曾经,广东“最美女校长”胡红梅,被评为“中国十大点灯人物”。

她用10年时间普及“校园阅读”,为偏远地区的儿童打开了新的天地。

然而就在事业和名声蒸蒸日上之际,却有人曝出胡红梅丑闻:多年频繁抄袭他人作品

一时间,流言蜚语和质疑接踵而至,胡红梅也从“最美校长”沦为抄袭者。

在这背后她都经历了什么?是什么让她走上了这条不归路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小心高气傲

胡红梅出生在湖南衡阳一个普通家庭,父母是地道的农民,村庄的偏僻导致小孩们很少读书,往往都是在家种地。

但胡红梅从小就不甘平凡,她不想呆在贫瘠的乡村,她把精力都用在了学习中,每年都能拿到好几张奖状。

小学她是村里的第一名,中学到了县城依旧名列前茅,高考考上了深圳师范大学。

从偏僻的小村庄到寸土寸金的深圳,胡红梅第一次见证了外面世界的繁华。

看着一眼望不到头的钢铁森林和四处闪烁着的霓虹灯,她彻底沉醉了,心底突然对家乡有了一丝厌恶。

胡红梅暗想:“我必须要留在深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正是互联网蓬勃发展的时代,腾讯、百度等一大批互联网企业的出现,让胡红梅看到了一个比当老师更赚钱的行业。

于是,她就把主要精力用在了编程之上,期待毕业后能进入互联网企业大展身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三那年,胡红梅就拿到了计算机高级编程证书,毕业后又凭借编程优势拿到了进入深圳海关实习的机会。

但实习工作远比胡红梅想象中还要枯燥,每天12个小时都要面对电脑,一眼望到头的生活模式让她从心底反感。

胡红梅活络的心思再次跳动起来,她依然决然的辞掉了海关工作,开始四处寻找新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追求新目标

1999年,阿里巴巴得到高盛和新加坡投资的消息传来后,其新颖的经营理念和商业模式引发了很多人的关注,其中就有胡红梅。

当她了解到马云是从英语老师起家后,那颗不甘平凡的心随之开始跳动,她决定复制“杭州马”的成功路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胡红梅用业余时间考取了教师资格证,实习期刚结束,她就在深圳龙岗区一所小学做了代课老师。

代课老师是临时工,拿着最低的工资和最差的福利,却承担着最繁重的课程。

但最大的好处是可以旁听其他老师的课程积累经验和知识。

学校的代课老师走了一茬又一茬,只有胡红梅咬着牙坚持留了下来。

她用两年的时间积累经验,换来了学校正式职工的名额。

成为正式职工后的她更是展现出了惊人的带班能力。

她所在的班级次次都是年级第一的班级,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成绩远在其他班级之上,家长们为了让孩子进入她的班级也是挤破了头。

然而鲜有人知的是,所有的积累和勤奋都是胡红梅精心布的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3年在深圳首届青年教师素养大赛上,胡红梅凭借班级优势,如愿以偿的成为学校代表,参加比赛。

并且一举夺下上课、粉笔字、才艺、演讲、问答五个环节的第一。

“全项冠军”的荣耀,成功将其送上了教育界新星的宝座。

数年积累和布局只为一朝成名,胡红梅顺利的踏上了自己想要的那条道路,却也开启了自己的抄袭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旗袍女神

2004年,胡红梅拿下了代表学校参加比赛的全部资格,接踵而至的奖杯和证书,又成就了她一线小学名师的光环。

随着名气的不断攀升,两个重要人物也走进了胡红梅的视野。

一个是特级教师邓蝶梅,她筹划的校园阅读活动,成了胡红梅新的目标;

另一个是资深教研员赵志祥,他与胡红梅结为师徒,成为了胡红梅背后的策划者。

有了名气的胡红梅,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率先在自己所在的班级尝试推行邓蝶梅的“校园阅读模式”。

在得到学校的正向反馈后,又在赵志祥的指导下打破了“一学期只学一本书”的传统,让家长走进课堂,开启了“亲子阅读”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校园阅读”在深圳兴起后,胡红梅新颖的阅读模式顺理成章的成为了领头羊,所有学校纷纷效仿。

而此时,胡红梅早已向造富梦“转型升级”,她联合20名老师创立了“胡红梅儿童阅读工作室”,每周都会上传一节与教学相关的收费课程,凭借个人知名度在各大平台传播售卖。

为了加速财富的积累,胡红梅开始谋求社会地位的改变。

2014年,她凭借个人口碑和知名度,在深圳市小学副校长的竞选中脱颖而出。

胡红梅特意选择了刚成立不久的如意小学——新学校更容易出成绩。

复古的旗袍,配合一副双眼皮和甜美的笑容,再加上苗条的身材,一个学识渊博的小学女校长出现在了所有人的眼前。

外界也为她送上了“旗袍女神”,“最美女校长”的称号。

殊不知,这都是她刻意营造的虚假人设,最终目的仅仅是为了敛财和提高知名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逐渐开始膨胀

成为校长后,胡红梅名气越来越大,就连生活在同一社区的居民都不禁赞叹道:

“我们小区出现了一位小学女副校长。”

与此同时,胡红梅再次巧妙的利用自己的名气,在社区开展了“地球村阅读”活动,并在学生和家长的帮助下扩展到了深圳多个社区。

为了扩展孩子们的课外知识,胡红梅用两个月工资采购了一大批书籍,将自己的办公室装修成小型图书馆,告诉学生随时都可以来借书,也能在她的办公室阅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之外,胡红梅还在校园内推出了“梦想书屋”、“一人一本书”、“阅读树”等诸多活动。

她经常会利用自己的课程时间,带领孩子们学习弹琴、吹笛子、书法等,帮学生培养课外兴趣。

在另一边,胡红梅的工作室也把阅读活动辐射到了全国,给贵州、云南等偏远山区的孩子送去了新的世界。

几年下来,胡红梅所推广的阅读模式成绩斐然,培养了许多孩子爱看书的好习惯,也改善了很多学生家庭的亲子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胡红梅也收获了“感动深圳教育人物”、“深圳十大最美家庭”等荣誉称号,甚至被中国教育报评选为“中国十大阅读点灯人物”。

除了名气和荣誉,多年下来胡红梅的工作室也越做越大,为她积累下了惊人的财富。

至此,胡红梅已经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学生,成为了全国瞩目的“最美校长”。

然而,就在她摩拳擦掌,准备开始自己新目标的时候,一条朋友圈的出现,彻底揭下了她的伪装面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窗事发

2020年2月23日,一个名为“陈吉吉大猫”的网友发了一条朋友圈,里面写道:

一个著名的陌生人,丰盛而热烈的胡红梅老师,这些年用着我的书,标题都不改,香喷喷的开讲座、公开课。

2017年深圳市百姓学习之星,这个称号还真讽刺....

下方,还配了几张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吉吉大猫”真名叫陈迅喆,也是一名资深的阅读推广人。

多年来,胡红梅工作室售卖的资料和公开课,很多都是陈迅喆出版的书籍,有的只是改了个标题,有的甚至连标题都懒得改。

对此,陈迅喆玩味的说:

看来胡校长对我是越来越满意了!

事情发生后,胡红梅紧急辟谣,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发了一篇《致歉信》,里面写道:

是我对版权认识不够,只考虑优秀作品却忽略了他人感受,我将在近期认真反思相关内容....

红梅心有愧疚,但儿童阅读推广依旧是美丽的。

写的虽然是致歉信,但字里行间却透露着“不知者无罪”的态度,甚至还想通过“儿童阅读”洗白,在她的评论区里全是家长、学生、老师的质疑和谩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眼见无法平息众怒,胡红梅便又在评论区内追加了一则留言:

“如果还得不到谅解,我也将遗书奉上!”

之后,胡红梅的“以死相逼”,确实产生了效果。

不少家长松了口气,甚至有人开始为胡红梅打抱不平,用她给孩子、社会做出的贡献来说服众人,请大家给胡红梅改过自新的机会。

一时间,网络上对胡红梅的质疑和谩骂少了很多。

然而仅仅过了4天,又有一个名为王爱玲的小学校长出来指责胡红梅抄袭。

她声称胡红梅工作室的“读书单六十例”中,有20篇是王爱玲的作品,其余40篇则源自一位加拿大作家。

到了3月3日,著名儿童推广人王林博士发声,称自己用数年翻译的书籍也被胡红梅原样搬运。

台湾一校长所著的《假如要有学习单》,也被抄袭搬运。

胡红梅只改了个标题,就成了《儿童阅读的导读智慧——学习单设计实例》,还在显眼处标注:胡红梅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被侵权者接连出现,胡红梅多年营造的人设彻底崩塌,从“最美校长”沦为了一名“无耻抄袭者”,学校也被家长、记者和维权者围的水泄不通。

2020年3月6日,深圳教育局发布了关于此事的处理结果:

胡红梅被撤销职务,收回以往的所有称号和荣誉,2020年学校的考核也被评为“不合格”。

至此,胡红梅抄袭事件落下了帷幕,一代“美女校长”也永远失去了任教资格,她之后所要面对的,将是众多维权者的起诉和讨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胡红梅的抄袭行为是有迹可循的。

从接触邓蝶梅到推广“校园阅读”,就是她走上抄袭之路的第一步。

有一位作者透露,很早以前她就接到过胡红梅请求转发自己文章的电话,当时的胡红梅也表示,会注明来源和作者,她这才答应了下来。

然而文章发布后,只有结尾处标注了“感谢XXX的指导”,作者却是胡红梅本人。

这位作者也曾公开指责过胡红梅的无耻行为,但因为人微言轻,事情最后也不了了之。

也许从那时起,胡红梅的内心就已经发生了变化,走上了对作品肆无忌惮的抄袭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胡红梅推广的阅读模式,的确提高了孩子们的阅读积极性,改善了很多家长与儿女间的相处方式,也让偏远山区的孩子看到了新的世界,可以说是大功一件。

但她抄袭同行,肆意剽窃他人劳动成果的行径,也是彻彻底底的错误行为。

关于胡红梅的功过如何,各位看官内心自有定论。

观看过相关阅读推广课程的家长也表示,胡红梅讲课确实很不错。

如果她没有走上抄袭之路,也许未来依然能够成为一名年轻有为的女校长。

但现实没有如果。

一位“名师”从神坛上跌落下来,被教育行业永远的除名在外,这样的结局也是咎由自取。

本文作者:小郭
责任编辑: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