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这首《点绛唇·蹴罢秋千》明快的诗词中,一位少女矜持神情,宛然眼前。

这是一年中什么时候的场景呢?一切得从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说起,这个节气叫立夏。

5月5日20时26分,迎来立夏。《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建始也”“夏者,假也,谓万物假大也”。顾名思义,立夏便是春夏交界,夏天至此开启,天地始交,万物并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十四节气中,每个节气间隔15天,每15天又分成三候。每一候都有动物、植物、鸟类、天气等随季节变化的周期性自然现象,这些现象称为“物候”。

立夏分为三候:一候蝼蛄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意思是,此节气,首先可听到蝼蛄在田间的鸣叫声,接着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后王瓜(一种瓜蒌类的药用植物)的蔓藤开始快速攀爬生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史载自周朝起,立夏当日,皇帝要率文武百官,君臣一律着朱色礼服,配朱色玉佩、乘朱红马匹,插朱红车旗,到京城南郊举行仪式,祈求五谷丰登和未来可期。

在民间俗语中,有“立夏见三新”之说,借以表达对未来美好的期望。这里的三新指樱桃、青梅和麦子。至此,你自然知道了“千古第一才女”笔下那个纯情少女“却把青梅嗅”所指的节气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00多年后,另一位南宋词人蒋捷留下“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感叹似水流年,时令上大抵与立夏相近。

古时立夏日有“秤人”之俗,到立秋再秤,看经过苦夏,瘦了多少。“风开绣阁扬罗衣,认是秋千戏却非。为挂量才上官秤,评量燕瘦与环肥”——闺秀都走出了深闺,悬秤看来像是秋千,燕是赵飞燕,环是杨贵妃了。大约,古人也是懂“五月不减肥六月徒伤悲”的痛楚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写的日记;明天你是否还惦记,曾经最爱哭的你……”透蓝的天空下微风轻起,阳光密密层层的洒下来,唱几句广播里放着的那些歌曲,也不知那些明媚的笑容里,在未来会藏着怎样的忧伤。这就是我们青春里的夏天。

刘禹锡在《初夏曲》中写道:“时节过繁华……寂寞孤飞蝶,窥丛觅晚花。立夏,也被称作“春尽日”,春日如流沙逝于指尖,令人难免追念感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按气候学标准,日均气温22℃以上为夏季。“立夏”前后,我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算是真正的“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的夏季,包括武汉在内大部分地区仍处在“百般红紫斗芳菲”的暮春时节。

统计显示,1949 年以来,武汉平均入夏时间在 5 月 22 日前后。新世纪来,在立夏之前入夏仅有2000 年5 月 2 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不必为春天稍纵即逝而叹息,珍惜眼前比什么都重要。眼中有美,才能有美的遇见,心中有爱,才会品爱之甘甜。你不妨,到江滩、到东湖、到木兰草原,漫步在春光里,感受下亲情的醇厚甜蜜。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暮春,怀一颗初心,用汗水浇灌,用努力证明,我们终会收获梦想与光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