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大千 1979年作《腊梅图》镜心 设色纸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译文:百本栽梅亦自嗟 看花墮淚倍思家 眼中多少頑無恥 不認梅花是國花 友人令诵予環荜盦种梅拙诗 嘱为写之其爱而忘其醜耶 六十八年上元摩耶精舍 八十一叟爰
钤印:春长好(朱文)、已未(白文)、张爰之印(白文)、大千居士(朱文)、摩耶精舍(朱文)
规格:43.18×72.39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腊梅图》作品局部

梅花傲骨迎春、凌寒飘香,象征坚韧不拔,不屈不挠,奋勇当先的精神品质,自古以来一直是文人墨客钟爱与寄托情怀的对象。

张大千对梅花痴迷且情有独钟,被世人喻为“梅痴”;上世纪20年代在上海居住期间,每逢梅花开他必定要去杭州孤山与塘栖超山探梅赏梅;后来迁往四川青城山的道观,他亲手在上清宫附近广植梅树达百余株;旅居海外期间,他对这些自己亲手栽种的梅花更是念念不忘,特意嘱咐回乡的女儿去替他查看梅花的情况;在美国筑园时,为了能在园中栽植梅花,他几乎跑遍了附近的所有园林甚至不惜重金移栽梅树;他的不少友人知道后,纷纷从世界各地为他的“梅花愿”寻找适宜的梅株,最终百梅园得以建成;归国后在台湾住所摩耶精舍后院专门开辟了一座花园,用以栽植梅株,可谓“—枝入牖,众香失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腊梅图》作品局部

张大千一生以梅花为主题创作了上百幅佳作;梅花对于张大千来说,几乎是情感的全部寄托;不论是自身的清傲高洁还是对故土的殷殷思念,大千先生都将它们蕴藏在笔下姿态各异的梅花之中。

此幅《腊梅图》创作于1979年,为张大千晚年寓居台湾摩耶精舍时期所倾力创作的作品。该作品以梅入画,书以小诗《钟梅》,诗书画印相结合,尽显神韵;该作在构图、笔墨、设色、造型上巧妙独特;整体画面清新脱俗,意态新颖,内涵隽永;用笔纵情有力,收放随心,一气呵成;技法不刻意做作,自然稚气,一片天真,看似随意挥洒,实是笔笔精到。晚年的张大千时刻思念着故土,时常怀念着環荜盦的生活,他将这些情感融入笔中,画下这平生最爱的事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钤印已未(白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钤印:张爰之印(白文)、大千居士(朱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钤印:摩耶精舍(朱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钤印:春长好(朱文)

早些年的拍卖会上,张大千1980年作《环荜园梅》镜心 设色纸本曾拍到过287.5万人民币的价格。他的梅花作品中,有不少是小品,篇幅不大;而梅花作品中的精细之作,尤其是他为答谢友人替他寻觅梅花所绘的作品,其升值潜力是很强的。

张大千以古与造化为师,与自然共情,他对日常生活的体悟、对周遭人事的关怀和对生命之美的理解,为后来者注入了灵感与启发。

文:黄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