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解释

调解很大的怨恨,必然还留有余怨,这样怎么能算妥善解决的方法呢?因此圣人保存借据的存根,但不强迫人偿还。有德者就像保存借据的圣人那样宽容,无德者就像征税的人那样苛刻。大道没有亲疏,永远伴随着德善之人。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如果社会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矛盾,使用调和的方式,依旧会留下很多祸端,不是善举。

人际交往也是一样,朋友之间有了裂痕,以后自会解决的。平时做事就要小心,朋友之间要珍惜,家庭之间感情要珍惜,别真的等到埋怨之后,再想办法去解决。提前做出预防,“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人们都有爱埋怨的心理,不满现实是人的通病。对于莫测的尘世,没有谁是无怨无悔的。要做到样样都好是不可能的,把大怨化解了,那些小怨又会变成大怨了。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智慧的领导者,就像拿着契约的人。“左契”,契约,一撕两半,左边一个,右边一个,左边那个是借据。拿着这个契约借据而不是天天去追着要,表现出圣人的一种宽容。

“左契”,也指大的原则,守住大原则,不必求全责备。圣人并不要求达到天下至善,人人没有怨恨,事实上那是办不到的。是非善恶,并没有绝对的标准,都会因具体情况,因时空变化,以及人为因素而有所不同。

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有德司契,无德司彻”,有德的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彻”,就是税官,收税的。这是代表着两种态度,一种是和缓的态度,另一种是苛刻的残酷的态度。所以平日里,应该像“有德司契”的样子,那就不会积累那么多的埋怨。反之如果像那个税官一样,苛捐杂税多,还步步紧逼,不肯放松,老子认为这是无德的表现,这样会留下大怨。

司契的人,凭契据来收付,显得从容大度;司彻的人,总是斤斤计较,唯恐漏收,不肯饶人。为政不能积怨于民,用苛税和刑罚来压迫人民,都会招来怨恨、不满。理想的政治是“执左契而不责于人”,即对待百姓要宽容,不追迫,不干扰,而要以“德”去感化。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天地是没有感情的,并不因为你做了好事,就来奖赏你,也不因为你做了坏事,便来惩罚你。天道是公平的,没有偏私的。让一个人成为一个好人,那么一个好人吃点亏,这是正常的,因为你作为一个好人,这已经就是最大“道”给你的回报了。

故事

春秋战国时,魏国有一位大夫,名叫宋就。宋就曾经做过一个边境县的县令,这个县和楚国相邻。在宋国和楚国的边界处,居住着两国的边民,他们都在附近种瓜。

这一年春天,两国的边民又都种下了瓜种。但是由于天气干旱,瓜苗长得很慢。魏国的百姓担心这样下去会影响收成,所以每天晚上挑水到地里浇瓜。连续浇灌了几天,魏国边民瓜地里的瓜苗长势明显好起来了,比楚国边民种的瓜苗要高不少。

楚国县令因为魏国的瓜苗长得比自己的好,便责骂楚国百姓。楚国边民妒忌魏国边民瓜种长得好,于是夜晚偷偷潜到魏国村民的瓜地里去踩瓜秧。这样一来,魏国瓜田里的瓜苗都死了。

魏国的边民知道后,就去找县令宋就,请求他带着魏国百姓去踩楚国瓜田里的瓜秧作为报复。宋就听后,说道:“唉!这怎么可以呢?结下了仇怨,是惹祸的根苗呀。人家使坏你也跟着使坏,我们的心胸怎能如此狭小啊!我看,你们最好不要去踩他们的瓜地了。”

村民们早就气愤到极点,因此根本听不进去,纷纷嚷道:“难道我们还惧怕楚人不成吗?为什么让他们欺负我们呀?”宋就摇摇头,耐心地说道:“如果你们一定要去报复,顶多可以排解心中的怨恨,可是,以后怎么办呢?楚人见瓜田被破坏,自然也不会善罢甘休,如此下去,双方互相破坏,谁都不会得到好处。”村民们皱紧眉头,问道:“那我们该怎么办呢?”宋就回答说:“我教给你们一个办法,一定要每晚都派人过去,在夜里偷偷地浇灌楚国的瓜田,不要让他们知道。结果怎样,你们自己会看到的。”

村民们听罢,只好依照宋就的意思去做,每天夜间偷偷地去浇灌楚地的瓜田。楚国边民早晨去瓜田巡视,发现瓜田里都已经浇过水了,而且瓜也一天比一天长得好了。楚人觉得奇怪,不知道是谁做的。于是在夜里偷偷观察,才知道是魏国百姓所为。楚国的村民都惭愧得无地自容。

楚国县令听说了这件事,心里很高兴,就详细地把此事报告给楚王。楚王听后,对魏人的做法感到敬佩,也对楚人的行为感到惭愧,于是把主管官吏找来,说道:“调查一下那些到人家瓜田里捣乱的人,他们是不是还有其他罪过?这是魏国人在暗中责备我们呀。”说完,楚王派人拿着丰厚的礼物,向宋就表示歉意,并请求与魏王结交,这样,魏、楚两国的关系比以前好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