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东奕被称为“数学天才”,因为一段采访走入公众视野,关于他的经历也被人知晓。中学时期的他凭借参加各项竞赛拿到的荣誉,被保送进北京大学,毕业后,拒绝了哈弗大学的邀请,选择留在北大成为一名助教,喜欢他的人称他为“韦神”。

数学这一学科是有很高的“壁垒”的,非专业人士,很难通过短短几行获奖记录,得知“韦神”的厉害之处,反而是他的颜值和生活习惯,引发的争议更大。近几日,“韦神”又登上热搜,想必也能让大众,对这位天才级别的人物,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韦神又登热搜,一晚上解决博士团队4个月未解决的难题,执意不收钱称太简单

北大“韦神”因一段校园采访被大众熟知,后频频引发讨论,但大众关注的重点,并不是他在学术上的成就,反而是他的个人形象,以及比较特别的生活习惯,比如从不使用空调,之前也从未使用过智能手机等。有人称他为“天才”,也有人认为他是个“怪人”。

数学的门槛很高,不是光靠努力就能够有所建树的,学习这门学科的学生,无不是头脑聪明,韦东奕的智商更是高达160。近日,一位学生在社交媒体中发文,说自己前段时间做了一个软件,但面临了一个失真度过高的问题,后由6个博士所组成的团队,帮助解决这个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个月过后,问题还是没能解决,其中一名博士说,也许可以联系“韦神”让他试试,结果发过去的第二天,“韦神”就把结果发了过来,准确度高达99.8%。“韦神”执意不要博士团队给出的感谢费,称太简单了没必要给钱,几个人劝了好一会,才让他勉强同意接受团队为他充交通卡。

这位学生说这件事时,是很激动的,博士已经是国内最高的学位,6名博士4个月没能解决的问题,让“韦神”一晚上给解决了,这种降维打击,怎能不让人敬佩。但想必对“韦神”来说,这和做一道一元二次方程没有区别,北大院长也对此事做出了回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大院长对此事作出回应:他能做出来很平常

在此事持续发酵后,北大数学院院长也做出了回应。院长表示,此事他已经听院里的学生说过,他本人并不感到惊讶,别人也许做不出来,但韦东奕能做出来是很平常的。紧接着说道,韦东奕很聪明,是个专心做数学的人,只是生活方式比较淳朴,院里的师生也很尊重他的意愿。

韦东奕能有如此成就,不仅是因为他具备天才的头脑,也得益于他那种朴素的生活方式。学术成就与简朴的生活态度,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门心思扑在学术上,自然无暇关注其他,而不在其他事物上浪费过多精力,也让他有更多的时间钻研数学,知名院校的大学教授们,也多是如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才”总是更加纯粹的,韦东奕就是如此,不因为一点小成就,就大肆宣扬,而是深藏功与名,若不是那位学生在网上说起此事,怕是大众也不会知道,这也是研究学术的人最需要的。功利心过重,是做不了学问的,这是很多研究生导师所强调的,学生气浓厚的学生,也更能得到导师们的青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韦东奕的成就不可复制,但学生们可以学习他的精神

像韦东奕这样的“天才”,对普通人来说是遥不可及的,连博士生和他之间,都有如此大的差距,更何况是普通学生。韦东奕的成就虽不可复制,但学生们可以学习他的那种精神,只要专注在一件事情上,心无旁骛,就能有所收获。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韦东奕会不断在数学领域钻研,是因为他从小就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学生们若想提高成绩,要先让自己对各学科产生兴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拥有再高的智商,若不能沉下心来做学问,韦东奕也不会有如此高的成就,到那时恐怕就不是“韦神”,而是“伤仲永”。头脑如此聪明的人,尚在努力,学生在学习方面更应该专心,学习是会影响到自己未来的事,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在学习上偷懒,只是在自欺欺人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结:在当代社会,人们需要看到如同“韦神”这样,能力出众又谦虚朴素的人,“韦神”逐渐成为年轻人心中的“偶像”,也能给学生们带来积极的影响。

你对于“韦神”有何看法呢?评论区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