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我国出台枪支管理法,明令禁止个人或团体违法收藏使用枪支,一场轰轰烈烈的枪支收缴运动在全国范围展开。
枪支管理法出台,收缴枪支
山东莱芜当地政府就收到群众举报,称当地的一户老人家中“藏匿”了两把手枪。接到举报后,当地政府立即派遣了几名工作人员前往老人家中进行调查。
工作人员说明来意后,老人不紧不慢地从屋里拿出来一个红绸布,小心翼翼地打开,映入眼帘的是两支驳壳枪和一把匕首,可以看出来老人家把枪保养的很好,两把枪看着像上世纪战争使用的兵器,但是依然光鲜亮丽,老人拿出了一张泛黄的纸,工作人员看了看就愣住了,
抗战时期驳壳枪
这两把手枪究竟从何而来。纸上究竟写的是什么。这位老人背后又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这位持枪的老人叫滕西远,1925年出生于山东一户贫农家庭,家中有五个孩子,他排行老三,父母早早就去世了,留下他与四兄弟相依为命,家里无房无地,在兵荒马乱的年代,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靠要饭为生,过着居无定所的日子。
出于生计,滕西远的两个哥哥报名参了军,留下只有十岁的滕西远和两个年幼的弟弟。
恰逢天灾,为了照顾两个年幼的弟弟,滕西远便独自一人外出要饭。可谁知,他兴高采烈地拿回来两个热腾腾的窝窝头准备给弟弟吃,他的五弟却活生生的饿死了。
卢沟桥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军开始全面侵华,很快,日军铁骑踏上了山东境内,日本人凶狠残暴,无恶不作,正在乞讨的滕西远看在眼中,小小年纪便萌发了杀敌保国的念头,他利用乞讨的身份,时不时的给县大队送情报,不久,他便跟随已经加入共产党的大哥参军,成为县大队的一员。因为年纪较小,身子骨又瘦又黑,许多人都叫他“滕黑子”。
在一次动员大会上,首长说:“谁是狗熊,谁是英雄,只有砍下日本鬼子的脑袋才能决定。”当时滕西远就暗自下定当英雄的决心。
网络图片
没过多久,鬼子进村扫荡,在汉奸的带领下,鬼子抓走了两名共产党员和三名村民。原本滕西远也在抓捕名单里,由于熟悉地形,就顺利逃脱了。
在逃跑过程中又偶遇两名战友,正好看到一个单独行动的鬼子,于是三人就计划杀鬼子,他们藏在暗处,趁着鬼子不备,两名战友就按住鬼子的胳膊和腿,滕西远就拿出匕首刺向鬼子的脖子,敌人的鲜血溅了他一脸。
三人回到队伍,很快就出名了,人人都在夸赞他小英雄奋勇杀敌,首长也是对他刮目相看。那时候的滕西远只有13岁,生平第一次杀鬼子,到现在依然保留着手刃日寇的匕首。
日军扫荡村庄
1940年初,日本鬼子丧心病狂地在齐鲁大地上烧杀抢掠,他们妄图用三光政策将抗日根据地吃掉,由此八路军山东纵队就与日本鬼子开始了一场恶战,那就是杨家横战斗。
在战场上,面对敌人的凶狠,滕西远并没有退缩,心想擒贼先擒王,对着敌军的指挥旗手瞄准射击,敌人的旗手当场毙命,接着又找个隐蔽点连续开枪射击,接连杀死几个日本兵,子弹打完了,他就用上枪托子接着打,直到枪托子打烂还是没有放弃。
敌人眼见军旗倒下,一时乱了阵脚,就发狠地拿着东洋刺刀冲过来,一刀捅向滕西远的胳肢窝,可让鬼子始料未及的是,眼前这个瘦瘦的小伙子竟然忍着疼痛抽出了插在身上的血红刺刀,反手朝着鬼子刺了过去。
廖容标司令
此时的滕西远已经杀红了眼,满腔的热血涌上心头,用刺刀连杀多个鬼子。战斗结束后,滕西远已是伤痕累累,战友们看着只有15岁的滕西远,有如此魄力,人人都竖起大拇指。因为这场战斗表现突出,滕西远被记上一等功,当时的山东第四纵队司令员廖容标为了鼓舞士气,特意奖励他一把驳壳枪。这就是开头老人珍藏的其中一把枪。
而另一把枪,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是我国开国大将粟裕亲自赠送给他的。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可战争并没有结束,本以为开始安生好好过日子了,但是蒋介石公然撕毁国共双方战后和平的双十协议,发动了内战。
内战打响
内战打响后,滕西远再一次为了民族大义走上了战场。此时滕西远所在的部队接受改编,成为华东野战军一员,在七纵队某部炮兵连当一名连长。
1947年,滕西远所在部队接到命令,围歼国民党在山东南麻的一个整编师部队。一天,滕西远在山坡上查哨时,一个哨兵神色慌张地赶来,原来他发现周围情况异常,滕西远通过望远镜四周环绕,才发现有一队敌军潜伏在山沟里,准备偷袭。
对方大概有两个营的兵力,人数超过200人,不仅兵强马壮,而且有大炮,枪支等先进武器。再看看我军,主力军还没有到,只有两个人,盘点一下武器,只有三枚手榴弹,一支步枪和一支手枪,两军人力物力悬殊之大,哨兵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阵仗,担心的问:“连长,我们跟他们交手,能活下来吗?”
滕西远胸有成竹地说,我们要活,就要靠计谋,你听我的。他们毫不畏惧,朝敌人扔了一枚手榴弹,决定来一场空城计,一是吓唬敌人,二是给我军发出信号。
当时敌人正在做晚饭,被手榴弹吓得措手不及。滕西远顺势对敌人大喊,缴枪不杀、优待俘虏,你们被包围了。敌人误以为中了埋伏,不敢轻易妄动。这时候增援部队赶来,轻而易举地歼灭两个营的军队。
粟裕将军
就这样,滕西远的智勇双全很快在部队传开,在表彰大会上,滕西远又一次荣获一等功,粟裕将军对他称赞有加,赞他为孤胆英雄,同时,又奖励他一把驳壳枪,并亲自佩戴在滕西远腰上。当时驳壳枪在我军内部非常稀少,滕西远能得到两把,也是十分珍惜,先后又参加过无数战斗,战友们都叫他双枪滕黑子。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人民终于迎来了和平安宁的年代。滕西远不少战友都复员返乡,就在这时,朝鲜战争爆发,美国侵略者侵犯我国东北边境,直接威胁我国领土主权安全。
抗美援朝
1950年,滕西远所在部队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从福建坐火车北上,刚过鸭绿江,敌机就在上空轰鸣盘旋,在天寒地冻的环境下,部队每天要走上百里路,即使双脚磨泡,也没有一人掉队,随身携带的炒面吃完了,就随手在地上拿起一把雪塞进嘴里。
在这种饥寒交迫的条件下,敌我力量悬殊之大,敌人上空有飞机,陆上有摩托化步兵和坦克大炮,而我军只有小米加步枪和两条腿,远远比抗日战争更加艰苦,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作战能力并没有因此而减弱,一次次打败美国侵略者。
朝鲜战场上的美军
1953年,滕西远所在部队在朝鲜马坪里展开作战,敌人的坦克正好挡住部队的前进的道路,要想顺利通过,就必须炸掉敌人的坦克。这个时候,滕西远就自告奋勇,抢下了这九死一生的任务,临行前他嘱托战友,我要是死了,给家里捎个信。
随即他趁着夜色,利用地形的掩护,带着炸药包悄悄接近敌人坦克。敌人这时在炮塔上拿着望远镜四处查看,他心知若是被敌人发现,肯定是在劫难逃。
此时的他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身手敏捷地朝敌方坦克匍匐前进,好在他个头娇小,皮肤黝黑,并没有被敌人发现,很快把炸药包放在坦克下方,快速的点燃引子,自己全身而退,随着一声巨响,坦克成功被摧毁,滕西远也因此得到了爆破英雄的美名。
美军镜头下的朝鲜战场
从朝鲜战场归来,滕西远先后到河南、北京,任职,1963年,滕西远转业回到莱芜,在公交公司、园林、住建等多个部门继续贡献,见证了莱芜的发展。他也经常教育子女,和平来之不易,要艰苦朴素。
回望过去,滕西远先后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等,特别是在解放战争中,他参加了莱芜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大小战役十余次,滕西远对当时的战斗场面依然记忆犹新,每次回忆都禁不住流下眼泪。在他的军旅生涯中,曾荣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两次、三等功三次。经历过一次次残酷的战斗,他前后负伤5次,脸上的弹片在他身上留下了永久的印记。
部队签发持枪证明
1982年,滕西远带着两把枪和自己的军功章来到部队,请求部队允许他继续保留枪支做纪念,也许是有军功章作保,部队就为他签发了枪支持有证明,并盖上了鲜红的印章。闲暇之余,老人会坐下来擦拭陪了他大半生的战枪,会回忆战场上的惊心动魄,会想念他壮烈牺牲的战友,直到1996年,工作人员上门收缴枪支,
听完老人与这两把枪背后的故事后,工作人员只是将手枪的击发装置去除了,随后又将这两把驳壳枪物归原主,希望两把枪能陪老人安度晚年。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