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视,读小说,总被里面的真情实感所震撼,把自己放在了主角的人生历程上思考,感受不同的情感冲突,了解不同的人生。

戏如人生,人生如戏。读刘震云的《一日三秋》,不仅让我感受到情感的震撼,还受到了一次思维的启迪。

一日三秋作何解释呢?小说给出三个角度。

一日三秋,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一日三秋,今天吃了好吃的,三年都要想它。

一日三秋,有些人见一面少一面,最后也只能梦里相见。

起初看这本书,开头是看不懂的,觉得很乱,因为强加了魔幻色彩,更看不懂。

看了故事的“结局”才知道,它比其他小说有意思的是逻辑,它利用魔幻、鬼神的故事,给我们生活的遗憾,怨恨找到了源头,给读者的每个人生故事预演好了结尾。

所以总结这部小说真的让我震撼三点:

1.一切都与我相关

心理学说万物一体,一切都与我相关,由我而起。你命好,命坏都是自我影响的。

这里的我也包含了潜意识。经常马虎做事,早晚会在马虎上吃亏,潜意识就会按照马虎的心理做事,引导自己成为一个糊涂蛋。

经常在一个地方跌倒,或者被车撞倒,不是你倒霉,而是你想要自己倒霉。这就是潜意识的习惯养成。

作者写一个县城的鬼神故事,这不同的人遇到的怪事,我却在其中看到了与我相关的道理。

鬼怪是迷信,听的人多了,说的人也多,故事也就变得真了。这里的真就是与我相关。

这种以鬼怪故事说服我们的,不是它的荒唐,而是补足了我们人的遗憾和漏洞。

2.不在话下

书中经常提到两种人,讲笑话的和不讲笑话的。

书里说不讲笑话就会死,其实就是严重警告我们自己,摆脱孤独很重要。

后来作者用四个字点明了,人人都喜欢说“不在话下”。

讲笑话的人多了,也会挤兑不讲理的人。不会讲不仅活不了,还得被人挤兑,指责。

不在话下,就是要有讲笑话的精神。只有懂了笑话,我们也就跳出来这本小说,变成一个不想埋藏遗憾、悔恨的人。

3.除了笑话,我们还需要什么

读这里的故事就像在挖掘自我的情感缺失,不由自主地用书中鬼神逻辑安慰自己,我们需要附身,需要算命。那么我们的精神世界需要什么呢?

我们需要摆脱孤独,摆脱一个人发呆,摆脱不说话。

还有,在真实的世界学会信大众都在讲的事,哪怕是鬼神。在精神的世界要讲笑话,哪怕是不太文明的,都要说。

总结,

熟悉的人和事都要“散席”,人生从来不只有与他人聚餐这一个目标,还要时刻为了躲避孤独而活。

我们身边有很多人都是孤独而终,偶尔笑看人生的傻子,糊涂蛋虽然笑着离开,却躲不了被别人笑话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