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事业建设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党的几代领导集体都是一再告诫我们各级领导干部,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坚持眼睛向下、面向基层,这是对全体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要求我们开展一切工作要从实际出发,从群众需要出发,正确分析下情,深入体察下情,潜心研究下情,科学总结下情,把领导决策的着眼点深深扎根于基层,这是准确而深刻认识和掌握问题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不忘初心,眼睛向下、服务基层,是我们各级领导干部的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在当前信息化时代越来越完善和灵敏的情祝下,还要不要坚持不忘初心,眼睛向下、服务基层?能不能坚持不忘初心,眼睛向下、服务基层?怎样坚持不忘初心,眼睛向下、服务基层?这是我们各级党员干部在开展工作中面对的问题,有必要重新认识,准确把握和解决。

一、新时代党员干部为官从政,为什么要不忘初心,眼睛向下、服务基层。

要不要坚持不忘初心,眼睛向下、服务基层,对我们党员干部来说本不应该成为问题。但在现实工作中,有些领导干部往往只把眼睛向下看作是一般的工作方法问题,一般的领导作风问题。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和误区,严重影响了我们党在基层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当前,国家正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因此,眼睛向下看基层,服务基层群众,绝不仅仅是个工作方法和领导作风问题,而且还是个政治立场和思想路线问题。这是因为包含了领导工作的根本着眼点和落脚点,是政治立场和工作方法的统一,是思想路线和领导作风的统一。只有站在这样的高度去认识这一根本性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不忘初心,眼睛向下、服务基层的自觉性。

(一)不忘初心,眼睛向下、服务基层,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我们强调和坚持不忘初心,眼睛向下、服务基层,就是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心中时刻想着群众的利益、群众的呼声和群众的愿望,正如像邓小平同志讲的那样,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制定政策的首要依据和衡量工作的唯一标准,这样才能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觉贯彻到我们全部的工作中来,才能永远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二)不忘初心,眼睛向下、服务基层,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必然要求。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最根本的真正动力是基层人民,是人民群众,这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本观点。我们党强调不忘初心,眼睛向下、服务基层,就是指人民群众,就是指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高度来坚持不忘初心,眼睛向下、服务基层:一是端正了党员干部工作的出发点,解决了为什么人的问题,表明我们各级领导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人民谋利益:二是端正了党员干部工作的着眼点,解决了相信什么人的问题,表明我们各级党员干部干工作就是要真心实意的相信群众;三是端正了党员干部干工作的落脚点,解决了依靠什么人的问题,表明人民群众是我们全党上下干工作的根基所在,力量所在,源泉所在。

(三)不忘初心,眼睛向下、服务基层,是保持和发扬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优良作风的重要保证。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这种作风既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根本立场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又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根本路线的必然要求。强调不忘初心,眼睛向下、服务基层并不是为向下看基层而向下,目的是通过眼睛向下看基层,了解基层群众,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鱼水情的联系。只有坚持不忘初心,眼睛向下、服务基层,才能在感情上贴近群众,树立起同人民群众平等的观念,放下官架子,抛弃官脾气,不耍官威风;只有坚持不忘初心,眼睛向下、服务基层,才能在思想上相信广大人民群众,尊重人民群众,不自恃高明,不自以为是,使人民群众能够敬而近之;只有坚持不忘初心,眼睛向下、服务基层群众,才能在工作上依靠群众,善于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真正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困难摆在各项工作“主角”的位置上来:只有坚持不忘初心,眼睛向下、服务群众,才能在生活上不脱离群众,才能与群众同寒暑、共甘苦。

(四)不忘初心,眼睛向下、服务基层是形成和实施正确决策的基本途径。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民主化是科学化的前提,科学化是民主化的目的。要使领导的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必须坚持眼睛向下看基层,服务基层群众,只有这样,才能深刻反映“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一“循环往复”的科学认知和领导方法,因此,它是形成和实施正确决策的基本途径。首先“从群众中来”需要眼睛向下看基层,服务基层群众。领导在决策前,要倾听广大群众的意见,使决策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没有从群众中来,领导决策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次“到群众中去”也需要眼睛向下看基层,服务基层群众。当领导形成决策之后,要把它贯彻到实践活动中去,才能真正结合实际落到实处,不断得到检验、修正和完善,为基层群众服务发挥作用。

二、新时代我们各级领导干部为官从政,不坚持不忘初心,眼睛向下、服务基层会带来什么后果。

做为一名党员干部,在当前扎实做好高质量发展的各项战略工作,站位新时代,展望新征程,要不要自觉坚持不忘初心,眼睛向下、服务基层这一原则,绝不是一个仅仅需要从理论上弄清楚的问题,也不是一个在实际工作中无足轻重的问题。在加快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进程中,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实践证明,不坚持不忘初心,眼睛向下、服务基层,是我们各级党员干部工作的一个大忌,是滋生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的根源之一,它必然会在实际工作中带来十分严重的后果。

后果之一,导致权力私有化,使领导干部和群众的关系出现倒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总体布局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建设过程中,人民是权力的主人。领导干部不管职务多高、权力多大,与人民的关系永远是“公仆”和主人的关系。我们强调不忘初心,眼睛向下、服务基层、强调把为人民服务作为立身之本和为官之道,就是要从根本上保证人民是国家权力的主人这一本质属性不变质。但有的领导虽然眼睛睁的很大,但就是看不到基层人民群众的需要和利益。有的把权力使用的方向对着领导,眼睛盯着上面服务,投其所好,送其所需,把为人民服务变成了为上级领导服务;有的把权力使用的方向对着个人,以权谋私,把为人民服务变成为个人服务;有的把权力使用的方向对着家庭,眼晴盯着亲属,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把为人民服务变成为亲属服务;有的把权力使用的方向对着关系网,刮“裙带风”,念“亲友经”,把为人民服务变成为“一群一伙”服务;至于群众的利益、群众的意见和呼声置若罔闻,看不到下面实情,听不进下面的呼声,怎么能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服好务呢?

后果之二,导致工作形式化,使形式和效果的追求发生错位。从解放以来,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过程中,多少的教训证明,形式主义是危害我们党员干部工作的大敌。然而,为什么形式主义反了多年至今而不能绝迹,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领导干部还存在追名逐利的思想,眼睛只盯着上面,不盯着下面,只看领导满意不满意,不看群众愿意不愿意。有的人不是结合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而是漂在上面,围在领导身边乱出点子,滥搞活动,“情况不明决心大,心中无数点子多”;有的人不是着眼于效果,而是着眼于门面,争名义,“不是真干的,而是为看的”;有的人习惯于从办公室到会议室的工作,迎来送往,“上班不正干、下班到处窜”;有的人习惯于只求眼前利益,甚至不惜以权谋私,在工作中,用人上欺骗领导,弄虚作假,“不管群众呼声,只讨领导提升”。事实证明,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必然滋生弄虚作假的形式主义,弄虚作假的形式主义也必然助长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

后果之三,导致生活特殊化,使自律和他律的要求形成反差。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干部不是特权阶层,而是置身于人民群众之中、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的普通劳动者。从最近几年各级纪检部门所公布的案件来看,有的党员干部工作环境、地位发生了变化,在思想上滋生了搞特权、特殊化的意识和行为,崇尚奢靡,追求享乐,吃的讲营养,住的讲宽敞,用的讲高档,玩的讲排场,这些问题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中一条,就是在思想上早就忘记了党赋予他的职责,忘记了人民群众,忘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基本原则和光荣传统。党员干部只要眼睛向下看基层,服务基层,多听听群众的呼声,多察察群众的实情,多看看群众的需求,非份的不想,特殊的不受,违规的不干,特别是要有为群众之所想,为群众之所急的服务意识,这样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真心实意的拥戴。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不能坚持眼睛向下看基层,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一点是忘记了党的初心;有的人工作动机不纯,工作目的不正,眼睛只盯着上面,对上阿谀奉承,想方设法琢磨领导心思,揣摸领导“意图”;如有的领导干部对干部的考核和使用凭个人好恶,只听汇报的如何,不注重工作实绩,不听取群众公论,评先评优不按规定来,自己身边人评了一大堆,不管业务科室和一线人员的辛劳,看是公开公正,实则胡作非为,做一些弄虚作假的东西来蒙蔽领导和群众。因此,要防止和克服眼睛不向下看基层,不听群众呼声现象,必须综合治理。

三、新时代党员干部为官从政,怎样才能做好不忘初心,眼睛向下、服务基层。

注重基层,服务基层,是我们党员干部的工作原则,是具有历史使命的重要意义。不坚持眼睛向下看基层,服务基层群众,就会给我们党的事业和国家建设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我们党员干部在实际工作中,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必须正确处理好个人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有个人见解但不能唯我。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不能自觉坚持眼睛向下看基层,服务基层群众,是因为没有摆正个人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把自己看成是“诸葛亮”,把人民群众看成是愚昧无知的“阿斗”,不相信群众,不依靠群众,自以为是,凭想当然。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我们一个人知识再渊博,经验再丰富,能力再超强,也毕竟是有限的,正所谓“思者千虑必有一得”。只有我们善于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倾听基层的呼声,了解群众的困难,才能结合当地实际和环境制定出符合实用有效的决策来,才不能犯主观倾向性错误或采取听之任之的自由主义思想。

(二)必须正确处理好理论和实际的关系,重视理论知识但不唯书。重视理论知识但不唯书,也就是要求我们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理论和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用科学理论去指导实践,用实践经验不断丰富和发展已有的理论。当前我们正在规划和实施新农村建设,振兴我国乡村发展战略,我们要结合实际,深入实地了解下情,调查基层群众当地环境适合什么,人民群众需要什么,结合实际科学规划和发展,形成解决各种问题的理论、政策。正确处理理论和实际的关系,是能否坚持不忘初心,眼睛向下、服务基层的关键所在,如果只满足于个人经验,满足于书本知识,认为有了这些就能“行走天下”,就永远走不出办公室,走不到群众中去。

(三)必须正确处理好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关系,对上级负责但不唯上。领导和群众、上级和下级之间,只是分工的不同,在根本利益和根本目标上是完全一致的。因此,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从根本上也是一致的。所谓“不唯上”,就是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创造性地执行上级指示和决策。反对以“不唯上”为借口,对上级指示和决策采取对自己有利的就执行,不利的就不执行的实用主义的态度,反对“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本位主义的态度,反对无视全局、只顾局部的地方保护主义态度。每项工作虽然有它的客观实际性,但我们在工作中一定要建立在对客观实际的全面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各行业、各部门、各科室的具体情况错综复杂、我们要本着实际问题着眼全局想办法,因此,我们在执行上级指示和决策时,必须眼睛向下,从实际出发,把上级指示和决策与本单位实际结合起来,积极主动而又有创造性地执行,着眼于本单位的实际而创造性地执行上级指示,这既对下级负责了,又对上级负责了。要做到对上负责不唯上,一是要克服生搬硬套的工作方法,对上级做出的指示,不动脑子,不结合实际,不看条件,囫囵吞枣,一味照办;二是要克服盲目照抄的工作方法,对上级下发的文件,不去结合实际去研究,去消化,而是生吞活剥,不问实际,一律照办。

总之,不忘初心,眼睛向下、服务基层,是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在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把“钥匙”,对做好领导干部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要不要坚持不忘初心,眼睛向下、服务基层群众,能不能做到不忘初心,眼睛向下、服务基层群众,既是对领导干部根本工作动机和目的的深刻检验,又是衡量和评价领导干部领导素质和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准。随着我们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总体布局和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加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进程中和国家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我们各级党员干部会不断遇到一些过去从未遇到过的新情况、新问题,只有坚持不忘初心,眼睛向下、结合实际,深入群众,才能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各级政府的执政能力,更好地带领人民群众完成我们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总体布局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事业。(刘斌鑫 新乡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