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巴布韦因为他高涨的通货膨胀率而被世人所知,然而,津巴布韦的经济一开始并不是如此,恰恰相反,津巴布韦一开始的经济发展还不错,但是津巴布韦却在后来的发展中出现了巨大的问题,这才导致了津巴布韦之后经济的问题。

津巴布韦所面临的困境首先是由其激烈的政党斗争引起的。

津巴布韦的政治体制是西方式的多党民主制。津巴布韦的党派在一开始主要是民盟与人盟。民盟是在人盟中分裂出来的,这也就是民盟与人盟的关系,两者的政策存在一些差别,民盟更为激进而人盟较为温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民盟与人盟两者所代表的民族更为不同,民盟的多数成员主要是绍纳族,而人盟的多数成员主要是恩德贝莱族。两者代表的民族不同,在不加以控制的情况下,必然会导致民族之间的冲突,甚至是流血事件。

在民族身份差别明显的情况下,两党的竞选纲领所表现出的不是政策认同而是一种民族认同。两党通过民族身份认同来获取更多的选票,带来的必然结果就是两个民族之间的激烈冲突,而这种认所带来的的结果必然是一个民族对另一个民族的压迫。

有意思的是,民盟在当选后,他作为执政党完全可以选择凝聚共识、团结大众的路线,对政党进行建设,走一条可以长期执政的道路,但是民盟却选择了自己的竞选路线,这导致了后来对恩德贝莱人的压迫。

1987年,民盟与人盟合并组成了“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爱国阵线”,这也使得对于恩德贝莱人的压迫的结束。之后,民盟的高级干部退出民盟,组建了“争取民主变革运动”,津巴布韦回到了两党竞选的状态,不过从之后来看,津巴布韦主要是民盟长期执政。

同时,津巴布韦也进行过土地革命,需要指出的是津巴布韦的土地革命分为,三个阶段,即温和阶段,稍微激进阶段与激进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遵循“自愿买卖”的原则,第二阶段主要是可以直接征地但是需要进行赔偿,被征地者无权控诉,到了第三阶段,津巴布韦政府不再向被征地者进行赔偿。(注:由于历史因素,征地主要是对白人征地,这必然会受到国际的干预)

在征地过程中,津巴布韦存在了一些腐败行为,但总体来说,土改是有成效的。

实际上,对津巴布韦发展的历史进行回顾来看,津巴布韦实际上是一党长期执政,但是津巴布韦的发展却存在很大问题,这其中或许最为重要的是民盟自身的战略,民盟为了进行选举走的是单一民族的认同战略,这种战略在选举中固然会带来优势,但它必然会造成冲突,不利于团结各方,凝聚共识。同时,民盟自身的战略中没有政党建设战略,作为长期执政的党派,民盟似乎并不重视党的建设,这就使得民盟内部充满了腐败,这不利于津巴布韦的发展。

津巴布韦的几十年的历史变迁与民盟息息相关,而民盟的自身的战略也影响了津巴布韦的发展,而津巴布韦的发展会走向何处仍不得而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的多数观点都是对《优主治国》的整理,如有兴趣,可以自己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