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专家:左小霞,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营养科主任
5月10日,天舟四号成功发射,这意味着很快会有航天员再次“出差”太空了!
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三位“航天英雄”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顺利返回地球,创下了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长新纪录。接下来,轮到神舟十四号、天舟四号亮相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天舟四号是一艘货运飞船,负责提前将后面出征的航天员吃住用品货包快递到空间站。神舟十四号拟于6月发射,届时将有新的“出差小组”在中国空间站工作生活。
中国航天报 林佳昕 摄
“民以食为天”,不管在地面还是在太空,饮食总是最重要的一环。航天员到太空“出差”几个月的时间,长期处于失重状态下,如何吃好喝好、保证健康?
失重状态下,人体会发生哪些变化?
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营养科主任左小霞介绍,航天员在太空失重的环境下,代谢功能以及生理功能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首先,发生骨量丢失。人待在太空中越久,骨量丢失越多。航天员在太空中停留一个月,平均骨量丢失1%-2%。
其次,对颅脑和神经系统也有影响。长期驻留太空的航天员会有颅内压升高,继而表现为眼压升高、视力模糊。还会出现头痛,失重环境会导致一些体位的错觉眩晕等。
第三,出现一定程度的肌肉萎缩。虽然现在空间站都配备多种锻炼设施,让航天员尽量维持肌肉和体重,但航天员在太空不可能像在地面上一样运动,运动锻炼少就容易出现一定程度的肌肉萎缩。
第四,血液和体液重新分布。人体在失重时,全身血液和体液的分布发生变化,血液向上半身转移,当身体内脏感觉血液似乎太多时就会开启自动调节功能,排尿会增加,血红蛋白减少,出现心律不齐甚至心肌缺氧等现象。
第五,胃肠功能紊乱。失重可以引起胃肠功能紊乱,一些消化酶或者消化道激素的分泌受到影响,进而影响人体的消化吸收。
左小霞主任表示,以上这些不适,在航天员返回地球休整调理以后,可以恢复正常。
太空生活,航天员应该怎么吃?
对于这些失重带来的各种不适感,除了依靠航天员以往的严格训练来适应,在太空中的饮食调理也很重要。左小霞主任表示,“航天员在太空飞行中会出现一些胃肠道症状,比如腹泻、腹胀、消化不良等,吃得好有利于保证航天员良好的身体状态。”
01保持规律进食
要做好太空飞行的营养保障,首先能量要充足,航天员需要跟在陆地上一样,至少保证早中晚一日三餐,尽量不打乱以往的进食规律,可以有些加餐。
02食物种类多样化
航天食品要注重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以及各种矿物质的搭配。以前航天员在太空中吃的种类很少,除了压缩食品就是罐头等。随着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神舟五号时已有八宝饭、莲子粥、绿茶、墨鱼丸、陈皮牛肉、酱牛肉、牛肉丸等美食;天宫二号时有粳米粥、椰蓉面包、什锦炒饭、肉丝炒面、绿豆炒面、牛肉米粉等,甚至还能喝茶。左小霞主任表示,“现在的太空食谱已经非常丰富,跟地面上差不多,有主食、各种家常菜,还有甜点、热饮等。”
03吃点有滋味的食物
在太空中,航天员的唾液分泌发生变化,会导致味觉神经钝化。正因如此,好多航天员返回地球后都喜欢吃榨菜。左小霞主任表示,航天员有时候爱吃榨菜、巧克力、橙汁等有滋味的食物,尤其当没有食欲的时候,榨菜很清口,能帮助进食。
04热食不能少
能吃上热食对航天员来说是一种幸福。国人的饮食习惯喜欢吃温热食品,另外,在食物的加热过程中,会产生芳香味,这会使人感觉更舒服,更有食欲。热食还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增加胃肠消化液的分泌,利于消化和吸收。但是热食不等于烫食,不建议大家吃得过烫。
太空厨房:让航天员吃好每一餐
航天员们的“太空餐”经历了几十年的航天科技进步。最开始吃的食物比较难以下咽,有像挤牙膏一样吃的“糊糊状”食物,有一口吃一个的方形或圆形块状食物,还有加水就能够恢复原样的食物……直到科技逐渐发展,航天员们终于能够在太空中也能吃上和家里一样健康又营养可口的饭菜。
如今,技术人员还研发出了小型的“太空厨房”,包含了食品贮存设备以及制作设备,航天员在太空中能够吃到的食物种类越来越多,营养也越来越均衡。2021年4月29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九阳研制的“太空厨房”一同升空,成功入驻中国空间站。航天员一日三餐吃的热饭,每天需要的净水,以及太空豆浆,都来自这个“太空厨房”。九阳“太空厨房”包含饮水分配器、热风加热装置、太空豆浆和航天智能APP。
饮水分配器、热风加热装置
在保障航天员宜居生活的同时,“太空厨房”里的科技还运用到家用的电饭煲、空气炸锅、净水器、破壁机、炊具等太空科技新品中。九阳科研人员介绍,饮水分配器里的太空净水和加热技术被用于净水器九阳太空热小净,实现直接净化加热、节省烧水时间;热风加热装置里的太空360°热风循环加热技术用于九阳太空空气炸锅,让食物受热均匀、口感更好;太空精准控温技术搭配水润膜技术用于九阳0涂层电饭煲,不锈钢内胆没有涂层脱落风险,好吃又健康。
空气炸锅、热小净净水器、九阳0涂层电饭煲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