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习俗甚多,其中以婚丧嫁娶为著,除了结婚这样的喜事隆重举行,也就数喜丧了,亲朋好友不用通知也会迅速过来帮忙。一般说来,相较于结婚典礼这么喜庆的氛围,家有人去世,即便是高龄而走,仍免不了哭一场,表达对亲人离去的悲痛,至于丧亲饭局,基本上都是简单吃个便饭。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整治农村婚丧嫁娶以来,规范公职人员举办酒席,鲜有能看到大操大办的人家了,将钱花在刀刃上,亲人在世的时候多孝敬一些,远比逝世后烧纸钱强得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如果家庭经济条件允许的话,能够像古代那样风光大葬以及大摆宴席呢?

据济南时报以及人民网新媒体官方账号人民资讯报道称,网传陕西榆林子洲县一农村葬礼花费高达千万元,从拍摄的视频和照片可以清楚地看到,丧礼极尽奢华,吊唁者在宴席上喝的是飞天茅台酒,送礼回谢的是中华烟,都是高等规格招待,格外惹人注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视频中还显示现场燃放大量的烟花爆竹,排队等待敬献花圈的宾朋人数不少。此外宴席上除了茅台酒和中华烟外,大闸蟹以及甲鱼等名贵食材应有尽有,一看当事人就是不差钱的主。如此声势浩大的祭奠仪式,不禁让人好奇,这家主人到底什么来头。

据最新的消息显示,当地村民表示老人的儿子在陕西西安经营商超和农贸市场,能闯会经营赚钱了不少,附近人都知道他家境殷实,就是家底厚,想弄热闹一点,让老人风风光光地走。至于传言的千万花费,不太好估计,应该到不了,但是花钱不小气,来吊唁的宾朋也都很客气。

话说当地人看热闹,网络上也不乏吃瓜群众,更是有官方媒体直指问题所在,极目新闻记者获悉榆林市曾经为了遏制农村陋习的重点之一就是严禁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然而这么大动静,当地为何没有任何制止措施,让人难免心生疑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少网友表示非常羡慕,能让孩子如此下本钱为已故父亲操办丧事,说明这家的教育是成功的。功成名就之时,谁不想为自己的父母多做些事情呢?亲人离世,表示自己的哀悼之情,只要没有人反对,不影响他人,怎么做都不过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不少高校教授和专家表示,这种看起来是不错,但是违反了国家一再强调的移风易俗政策。本来不少农村地区对于送礼一事就互相攀比,这两年稍微有点好转,这种大操大办的做法明显不合时宜,花这么多钱不过是为了自己的面子而已,父母活着的时候难道不能孝敬吗?

然而当地官方表示,纪检部门一般情况下监管党员干部或者公职人员的铺张浪费行为,普通老百姓不在监管范围之内。言外之意,就是村民自发组织的吊唁仪式不在监管范围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者认为葬礼的举办其实就是给活人看的,甭管是为了博名声还是真的有其他的想法,真金白银地花这么多钱,说明这孩子绝对是孝顺之人。凭自己本事挣的钱,至于怎么花,应该有自由权。或许是家大业大,家底丰厚,普通网友理解不了家财万贯是啥样的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事论事而说,前来吊唁的亲朋好烟好酒好饭菜招待没有什么不妥,只是这样的招待在大家的眼里属于超标准消费。在全国疫情此起彼伏的情况下,如此大规模人员聚集且看不到工作人员登记疏导的情况下,确实让人手心握着一把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大家调侃的“有钱人不花钱,穷人怎么挣钱”一说,其中也蕴含些道理,富人的普通举动在大家的眼里就变成了铺张浪费,那何尝不是我等的努力方向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现象看本质,我们在摒除不利因素外,编者认为不必有仇富的情绪,只是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有多大能耐办多大事,在做好相关准备工作的前提下,做自己认为对的事,至于是非留给他人说,又有何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