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单株碳汇精准扶贫项目惠及3800多户贫困家庭被多个媒体报道,还吸引了各地政府领导的参观学习,随着双碳政策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开始行动起来了。

为深入贯彻国家生态文明思想,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充分调动全社会节能降碳的积极性,促进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生活方式,领导们都在跃跃欲试,找到那个最好的连接点。

这下好了,之前大家总觉得离自己既遥远又抽象的碳中和,现在可以触手可得了。用大家的话说:“干农活一辈子,真没想到有一天可以卖空气挣钱,感谢国家的好政策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怎么让更多的农民享受到这个政策红利,我给大家整理了操作案例,快喊你们的村支书来看!

沼气农业扶贫——湖北开发30个农村沼气CCER项目 可减排500余万吨

你没看错,沼气也可以产生碳汇!

2016年4月8日召开的湖北农村能源会议上,“恩施模式”获广泛关注。

湖北拟开发30个农村户用沼气CCER项目,预计实现减排二氧化碳500余万吨,交易完成后总收益可达4000万元左右,将为30余万农户带来至少2000万元收益。

沼气作为可再生清洁能源,是该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重要一环。据了解,湖北已形成了以“猪——沼——菜”、猪——沼——果”、“猪——沼——茶”、“猪——沼——鱼”等为代表的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全省以沼气为纽带的循环农业面积达1300万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沼气扶贫不仅增加了农户收入,提高了沼气使用率,更为正在实施的农村沼气CCER(即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项目提供了借鉴。

种树农业扶贫——福建尤溪完成全省首个社会化碳汇造林项目

2022年春,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完成全省首个社会化碳汇造林项目,建立碳汇造林示范片3.42万亩,通过海峡股权交易中心完成碳排放交易8.8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成交额达149.67万元,所得收入为全县14个乡镇、2000多农户共同所有。

此举不仅让广大农户直接参与碳汇造林,直接分享绿色收益,分享“空气也能卖钱”的幸福指数,而且为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了尤溪样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尤溪县在创建碳汇造林示范片过程中,组织个体、集体等零散林权主体进行集中社会化林业碳汇造林,并采取了不炼山造林技术方案。

项目作业时,在做到不移除地表枯落物的条件下,尽最大限度减少地面物和土壤的扰动。项目实施前三年,每年春、秋两季各开展一次抚育,实行“劈草+穴锄+施肥”等措施。

项目后期实行专人养护,严禁人畜破坏,严防森林火灾、病虫害发生,最终确保林木的成活率和保存率达标。目前,已建立的3.42万亩示范片设置了601个监测小班。

此外,还构建了企业提前储存碳信用平台,鼓励企业自愿参与林业碳汇项目建设,捐资造林增汇,获取二氧化碳减排信用指标,为未来发展争取更大的空间。目前,已有3家大中型企业融入项目运营中,完成增汇造林项目0.16万亩。

我把操作方式小总结了一下,分为这四步。

第一步:农业碳汇方案制定。

结合地域特色,因地制宜,看看自己生活的区域适合创造什么碳汇。

2021 年 3 月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 “要提升生态碳汇能力, 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有效发挥森林、 草原、 湿地、 海洋、 土壤、 冻土的固碳作用, 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实现了碳汇生态产品价值转换。

比如我是四川的,那我们这当然是竹子多,那我就制定“竹子生态经济+扶贫”的方案,我要圈多少地,需要哪些农户参加,碳汇项目申请,核算登记,颁发“碳汇凭证”和“碳汇”交易等都要体现在这个方案里面。

第二步:找到第三方机构的核证。

简单说,你的茶园或者林业能产生多少碳汇,都是经这些第三方机构测算后评估出来的,他们的数据直接决定农民的收益。

市场上的农业碳汇经第三方核证机构核证后方可进行挂牌出售,从而获得经济收益。

目前市场上的第三方机构开始慢慢变多,可通过招投标的方式进行洽谈。

第三步:找到碳汇交易平台。

没有交易,就无法推动农业“碳汇”变“钞票”,碳汇交易平台就是一个变现渠道。

一个设计得当的农业碳汇交易平台能够充分反映边际减排成本和外部成本,故而依靠农业碳汇交易平台的价格发现功能,有助于弥补生态产品在传统市场上的收益不足,从“卖空气”中获得额外收益。

第四步:做好宣传工作。

农业碳票扶贫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双收益,兼顾了多方的利益,在宣传上我们得分不同的主体进行。

对内宣传,让更多人的农民参与进来,通过生态种植产生更多的碳汇;对外宣传,让更多的企业集团关注到我们的碳汇扶贫,优先购买农业碳汇,帮农民实现碳汇变现。

当然,做好这个工作远不止这四步,需要大家的共同配合和努力,但首先得迈出第一步。

关注我,让你在碳圈少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