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不断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按照新时代文明实践主体力量是志愿者、主要活动方式是志愿服务的基本要求,要动员和组织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文明实践,推动志愿服务活动在城乡基层蓬勃发展。

建设富有活力的志愿服务队伍。一是党员干部示范带动。各级党员干部带头当志愿者,深入田间地头、居民院落、企业园区等一线,面对面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为群众排忧解难。调动各类行政和事业单位力量,定期为基层开展专业服务、辅导培训。二是发展专业社会队伍。鼓励更多具有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志愿服务组织利用自身特长和优势,为群众提供专业、优质的服务。三是动员群众参与进来。鼓励和引导田间秀才、土专家、新乡贤、民间艺人等有特长、懂技术、热心公益的个人和团队参与到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中。

打造特色鲜明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新时代文明服务最大的特点是,在党的创新理论引领下开展志愿服务,把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作为基本职责。要主动围绕全面小康、乡村振兴、生态文明、疫情防控等经济社会发展中心工作,设计开展主题性志愿服务项目;要推动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将传播工作理论、宣讲党的方针政策、弘扬主流价值有机融入志愿服务活动中;要突出需求导向,围绕群众日常生产生活中最现实、最迫切、最关心的问题,设计有针对性的志愿服务项目;要重点关注农民、新市民、青少年、家庭妇女、优抚对象等特定人群,科学设计符合他们认知特点、回应他们关切的志愿服务项目,在关心服务群众的同时教育引导群众。

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要高质量地发展,离不开一整套科学、高效的运行机制作保障。要深化常态管理、优化供需对接、强化应急响应,动员多方力量、整合各类资源,切实提升志愿服务的效能。

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要突出党的全面领导,强化主流价值引领,以队伍建设为基础,以项目实施为关键,以机制保障为重点,不断推进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精准化、常态化、便利化、品牌化,更好地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更好地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九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