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白衣执甲、逆行出征,谢谢白衣天使用生命守护生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封控区里的“疫”不容辞

5月11日夜里10点多,黄馨奇拖着疲惫的身体终于回到家。就在前一天,他刚刚带领7名同事完成了浒墅关宽悦雅苑的封(管)控区医疗组工作。

37岁的黄馨奇现任阳山卫生服务中心医务科科长。作为抗疫“老兵”,他迅速调整,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工作状态。“面对突如其来的封(管)控,有些居民有点儿焦虑,我们存在的意义就是要用最专业的知识,温暖地守护直到解封。”

封(管)控区医疗队正式成立后,黄馨奇担任医疗组组长。时间紧,任务重,各项工作来不得半点迟疑,面对点多面广量大的任务,科学调度就成了关键。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他细化责任分工,将医疗保障组划分多个小组,分组分楼层实行定向管理。

对接社区、医院、居民,熬夜分配任务,保障各项工作迅捷、有序、高效地开展。有他在,大家工作起来更放心。“这几年陆陆续续进驻隔离点、封控区,每一次都是自我完善、自我学习的过程。”

驻点工作,质量、效率和温度缺一不可。“我的羊水提前破了,该怎么办啊……”前几日,小区的一名孕妇羊水早破、腹痛严重,“为了不耽误孕妇待产,在组织车辆、医护人员的同时,我们及时与定点医院进行对接,并将孕妇的详细信息向医院进行反馈,为孕妇顺利生产赢得了时间。”

孕妇一家的故事并非个例,为保障管控区域内群众的就医需求,黄馨奇所带领的医疗组密切关注、着力解决孕妇、独居老人、婴幼儿等重点人群特殊需求。不断在更新和细化的应急方案、不论何时都在热烈讨论的工作群,封(管)控区里有婴儿的啼哭,有患者及家属的一声声感谢,病毒搅不乱平凡的日常,这里就是春天。

进驻封(管)控区的时间里,最让黄馨奇牵挂的还是他10岁的双胞胎儿子。因为就在他进行封闭管理的同时,黄馨奇的妻子陈燕萍同样身为阳山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也战斗在前线。

不同的岗位,同样的坚守。在苏州本轮疫情开始时,夫妇俩便提前跟孩子们“打了招呼”,让他们有心理准备。果然如他们所料,疫情严峻时期两人纷纷投身抗疫,孩子就在家独自学习、吃饭。在“疫”线的黄馨奇唯一能做的,也只能是通过视频叮嘱孩子要好好学习、自己管好自己。

“对于儿子来讲,这也算是一个成长的经历和独立锻炼自己的机会吧。”波澜不惊的叙述里,藏着医务工作者的无奈。但是他说:“我不仅是一名父亲,更是一名医生、一名党员,当选择穿上白大褂的那天起,我的肩上就比普通人多了一份责任。”

隔离点里的“全能”医护

“7:00领取防护用品,8:00测体温、测核酸……”这是浒墅关某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医护组组长俞丹萍手写的工作安排,寥寥数语,透着一种快节奏的工作气息。

去年7月份,在收到医务人员进驻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的招募通知后,没有丝毫犹豫,浒墅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长俞丹萍主动请缨,申请进驻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并担任医疗组组长,这一呆就是四十余天。

进驻隔离点,对俞丹萍而言意味着开启了“24小时无定时”工作模式。6名医护,130多名隔离人员,这是她和她的团队单次需要完成的任务。“采样时由于感染风险大,采样人员必须全副武装,而隔离点走廊里空调管道是连通的,不能开空调。”七八月的高温,防护服下的衣服湿了又湿,两次采样时她突然眼前发黑、耳朵轰鸣出现中暑症状,但她也仅仅是喝了点儿水休息一会,又继续站回岗位。

没有人有抱怨,因为大家都知道集中隔离点工作性质特殊,要求更严,标准更高。一旦有任何突发情况,都要立即响应。“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面对庞杂的事务,比起个人感受,俞丹萍更在乎的,是工作中是否存在容易被遗漏的细节。全新的环境下,一边要不折不扣落实好疫情防控工作,一边要安抚照顾好被观察者的情绪。一个苹果、一句体贴的关心、一瓶及时送到的药看似很普通,但对隔离中的他们而言却很幸福。这些温暖的细节,让大家感受到了厚重防护服下苏州一颗颗有温度的医者仁心。

隔离期圆满结束后,一封封感谢信纷至沓来,尺素寸心,纸短情长。“你们辛苦了!”“我记住苏州了,疫情之后再来打卡!”疫情之下这份双向奔赴的爱、像家人般的陪伴显得更加弥足珍贵。

不是在集中隔离点驻守,就是返回岗位接诊采样,这是俞丹萍两年多来的生活常态。自2020年初参与疫情防控以来,医疗保障、急救、采样、培训……她像一只不知疲倦的陀螺,高速高效运转。

居家采样任务突然激增,她说我经常做,让我去;区域核酸未采人员要求临时加测,她说我操作规范动作快,让我去;居民说导尿管不出尿了,她说我在内科时间长,各种情况见得多,让我去;同事说女儿忽然发烧了,她说不要担心,你明天是什么班,我各个岗位都可以……她总是说我做得多了,我的同事们就轻松些,我们做得好了,居民就更满意些。

作为浒墅关卫生服务中心的“得奖专业户”,俞丹萍曾获得“江苏省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工作者”“苏州市最美劳动者”等荣誉称号,不过她说,这些荣誉属于团队所有人。“疫情就是命令,这是医务工作者的责任,我们理应站出来,冲在前。”

对于俞丹萍和她的同事们来说,坚持还在继续,道路虽然曲折,但我们终将迎来光明。近日,江苏省卫健委公布“2022年省优秀基层卫生骨干人才”名单,黄馨奇、俞丹萍名列其中。在浒墅关,还有千千万万个“黄馨奇、俞丹萍”,他们担当逆行,筑起抗疫屏障;他们无私奉献,彻夜守护患者……他们在平凡岁月里不凡守护,在非凡岗位上默默坚守。(刘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