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来谁著史?这个标题有一些大,实际上这是为了纪念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而写的,今天是5.12,是汶川地震的十四周年祭。跨过十四年再看这次地震,它体现了英勇的中国人民在灾难面前的伟大力量。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一场8.0级大地震导致近7万人遇难,1.8万人失踪。这场灾难发生之后,国家各界迅速反应过来。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没有地面指引的人民解放军的惊天一跃,我们可以看到党中央的迅速决策。也可以看到全国各地人民对于汶川的支持,有着为了献血而导致交通堵塞的人民。当然,处于受灾地区的人民也很伟大,他们坚强的毅力,伟大的精神,团结的信念共同是他们战胜灾难的伟大法宝。也是在汶川地震,我第一次的接触到了多难兴邦这个成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表 1来源:https://www.puchedu.cn/shouchaobao/1178086.html

不单单是汶川地震,在中华民族遭受重大灾难的时候,人民的力量总能帮助我们团结战胜各种困难。而人民的选择也决定了一个政权的兴亡,从秦时明月之际的楚汉争霸中的人民选择了刘邦到隋唐之初人民选择了李唐政权,人民的选择决定了这些大一统王朝可以建立。而从明朝末年的人民选择了反抗朱明政权到解放战争期间人民选择了反抗蒋家王朝,人民的决定使得这些政权必然是要覆灭的。

而回到本文的主题,五千年来谁著史?在中国历史典籍中,我们看不到人民的人民的身影,也看不到人民的名字。诚然,青史苍生无名,但是决定这些史书的恰恰是人民,正是由于人民的意志一个个伟大事业才可以成功。

历代封建统治者都在高呼着自己的帝王功业,而他们从来不将眼神向下望去,正是那些他们所看不上的人共同支撑起了一个庞大的王朝。在他们看的到的地方,在他们看不到的地方总有人在努力的活着。

历代封建统治者眼里只有长安,洛阳,仿佛那些地方才是人民的模样,他们却忽略了乡村里的广大人民群众。单单洛阳、长安里的人民决定不了封建王朝的存续,正是这些不代表的、被忽视的人遍布的人民与洛阳、长安里的人民的合力才会决定封建王朝的人心向背。

《尚书》里有一篇《五子之歌》,里面有一句是“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毛泽东在中共七大的开幕词中说道,“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而这些铿锵有力的声音也回答了标题的答案,五千年来谁著史?答案就是人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表 2图片来源“”https://www.sohu.com/a/444232232_120207622

笔者曾在知乎上看过名为Phoolean的用户说过:

“一个民族总有些东西是不能亵渎的。
天破了,自己炼石来补;
洪水来了,不问先知,自己挖河渠疏通;
疾病流行,不求神迹,自己试药自己治;
在东海淹死了就把东海填平,被太阳暴晒的就把太阳射下来;
谁愿意做拣选的石子就让他去吧,谁愿意做俯伏的羔羊也让他去吧;
谁愿意跪天子跪权臣就让他去吧,谁想不问苍生问鬼神也让他去吧;
斧头劈开的天地之间,到处都是不愿做奴隶的人。
这就是这个民族不可亵渎的东西。”

谨以此文写在汶川地震十四周年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