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七味:柴米油盐酱醋茶。油在烹饪方面的地位一直都很高,正是有了油脂的参与,才能让我们摄入足够的脂肪能量,让我们日常饮食更加具有色,香,味。随着食品行业的发展,普通家庭用油也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品种,例如大豆油,玉米油,橄榄油的相继出现,也在不断地在餐桌上变着花样。

而在一种油脂中,说起大豆油,应该是我国使用最为广泛的了,大豆油产量高,价格低,自然是最受青睐的一种。但是,却有一部分健康人士对大豆油提出质疑,认为大豆油危害大,反式脂肪含量高,这是真的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研究称,大豆油危害大,反式脂肪高?

这项研究曾经被刊登在内分泌学期刊《Endocrinology》上,研究表明,通过对实验室小鼠的油脂摄入管控,最后发现喂食大豆油的小鼠,体内大约100多种基因运行受阻,存在反式脂肪酸影响的特征。

因此论文指出,哺乳动物食用大豆油,会显著受到反式脂肪酸的伤害,增加肥胖,糖尿病等风险,甚至会从DNA层面致癌!

如果这是真的话,各种各样的缺点,的确足以将大豆油评定为“最不健康的食用油”。但这个研究的真实性仍然存疑。

辟谣!大豆油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

我们不妨从实验本身入手:

一方面,这项实验是在实验室小鼠的身上进行的,老鼠的消化系统和代谢系统和人类存在差异,因为对油脂代谢不完全,小鼠身体出现健康隐患是很正常的。

换句话说,不仅仅是大豆油,即便给老鼠大剂量地服用玉米油橄榄油等,也依旧会出现类似的实验结果,并不能说明大豆油中反式脂肪酸高,更不能认为大豆油对人体有害。

另一方面,这样研究的发起者玛格丽塔·库拉斯,还曾经有过“反疫苗”,“支持新冠躺平论”等反科学宣传,本身就不具备足够的科学威望,她所提出的大豆油危害论,可信度自然也不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大豆油中的反式脂肪到底有多高?

根据美国农业部的相关信息,100g大豆油中反式脂肪还不足1%,并不属于高反式脂肪食品的范畴。不仅如此,任何油脂在精炼的过程中都会出现反式脂肪,少量的食用是不会对健康造成损害的。不仅仅是大豆油,例如花生油,玉米油,橄榄油这3种常用油脂,哪种又更健康?

花生油,玉米油,橄榄油,这3种常用油哪种更健康?

之所以列举这3种,是因为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这3种油的营养价值都是不容忽视的。合理的食用适合自己的油,对树立人体营养架构,也能产生不小的好处。

首先是玉米油:玉米油包含大多数玉米的营养特征,比如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等微量元素,适量食用玉米油,能够帮助清血管清理垃圾,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花生油:除了大豆油之外,花生油的食用比例同样很高,不仅如此,每100g花生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36g,仅次于玉米油和大豆油。并且花生油的烟点更高,更适合爆炒烹饪食用。

最后是橄榄油:提到橄榄油,很多朋友都会想到“绿色”,“健康”。但实际上,橄榄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反而是最少的,每100g中仅有7g左右,而橄榄油真正的营养价值,在于多种微量元素补充以及较低的热量。并且橄榄油的烟点较低,更适合在凉拌,低温烹饪时食用。

总结一下,无论是之前提到的大豆油,还是花生油,玉米油,橄榄油,它们并没有谁更健康一说,在不同的情况下使用特定的油,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健康价值:

比如玉米油更适合心血管风险较大的老人滋补食用;花生油更适合于日常高温烹饪;橄榄油则更适合减肥人群食用等。定期更换食用油种类,其实才是更适合的方法。但是一些特殊的油脂,却的确不能多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3种种油实锤反式脂肪酸含量高,尽量少吃

反式脂肪酸含量,是评定油脂健康的主要标准,摄入过多反式脂肪酸会增加高血脂,高血糖,以及各类心血管病隐患。

放置时间过长的油

家里买油都是大桶装的,经常会有很长时间没吃掉的情况,如果食用油放置时间超过保质期,其中发生氢化反应,反式脂肪酸的含量也会增加。因此,放置时间过长,甚至超过保质期的食用油不要吃。

反复使用,甚至变黑的油

在高温作用下,油脂也会产生氢化反应,换句话说,油脂在高温环境下使用次数越多,反式脂肪酸含量也就会越高。一般来说,如果家里油炸使用大量的油,最好不要重复使用4次以上,毕竟健康最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造奶油,黄油等

随着食品工业发展,一些用于甜品制作的人造奶油,黄油应运而生,它们有着味道香,价格便宜的优点,但反式脂肪含量也很高。比如人造奶油、黄油制作的甜点、蛋糕、点心等,喜欢吃的朋友也要管住嘴。

总而言之,油脂在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我们在食用油脂时,也要细心挑选,以多样性为前提。学会避开不健康的油脂种类,饮食生活才能更加健康。

参考资料:

[1]:《什么油不健康 多数人都忽略了!医生提醒:这3种油应该少吃或不吃》,知乎日报,2022-2-9

[2]:《热炒植物油中反式脂肪酸含量最高》,人民资讯,202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