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完,拍了一些短视频之后,原本打算睡觉,忽然想起来白天有个咨询,一直没给回应的,又爬起来看了看,决定做个回答。

经常有咨询,一不小心就拖得过了时间,只能跟那些朋友说不好意思了。

这是一位典型的初学者问题,这个判断并非来源于他最后两句话的客气,而是他这两句话给我带来的一种错位感。

其实还只看到第三句,就能看出这首七律肯定是出律了,很明显的失粘,没有达成格律诗的基本平仄关系,而且从第三句开始,即使在新韵下,平仄关系错漏百出,不像样子。

但是为什么这样一首作品,作者却认为自己是按照七律格式写的呢?

这正是我判断他是初学者的原因——错而不自知,而且是非常基础的错误,必然是由一些想象不到的低级失误造成的。

我们详细来掰扯掰扯。

《山雪》 (新韵)
浊云气重返波澜,翠带苍峰一体寒。
疾飘草坝鹰难觑,慢浸石苔虎不眠。
冻斧樵哥枝乱闪,凝神道观井浑圆。
白屋顶弱杂茅响,困坐醅炉野趣全。

自号七律,当然先看格律

首句“浊云气重返波澜”第二字为“云”,平声,所以平起,尾字“澜”,平声,因此这是个平起平收的律句,那么这首作品如果合律,该当是平起入韵格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而实际上呢?因为出律的地方过多,干脆就找了个平仄检测网站来标出,因为人工太费力气,大家直接看图:

是不是被这篇出律的字给闪瞎了眼?可以看到除了首联之外,其它联都有字不合平仄。

为什么这样一首作品,作者却自认按照七律标准创作?我们详细观察,大胆推理,小心求证。

所有出律的位置都是关键位置,仅有的三个关键位置没有出律,第三句的“难”字、第四句的“不”字,第六句的“观”字——等一下,这几个字,可都是多音字。我们在讲电脑平仄检测的时候,就说过只要遇到多音字,电脑就会筐瓢。因此我们要看上下文,并以这个字在当时语境下的发音来做出判断。

“难觑”——难见,难看到,“难”字肯定是发第二声,新韵下阳平;“不眠”——睡不着,“不”字肯定是发第四声,仄声字;“道观”——“观”在这里发第四声。因此,只要前后的关键位置失替,那么这三个字也是失替的。

这就相当有意思了——从颔联开始,每一个关键位置的平仄都是相反的。也就是说从第三句开始折腰之后,诗句的平仄关系并没有继续折腰,而是保证了相粘、相对的方式延展到末句。

面对着这么多失替的字,咱们不妨反向思维一下,是不是首联的平仄错了呢?我们把格式调整成仄起入韵,再进行检测,果不其然:

在新韵的仄起入韵格式下,仅有首联关键五字出律,其它地方完全符合平仄关系——但是谁会一动笔就写错呢?大家都知道是首联首句定整首诗的平仄骨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这只有一种可能,这位朋友写到第三句的时候忘记了前面的平仄关系……然后颔联、颈联、尾联又全部按照格律关系来写。

这算是典型的、低级的错误了吧。

不要笑,这是真实发生的,而且我以前也见到过。

根据改诗少动原则,咱们肯定是将首联改成仄起入韵比较好。如果还按照平起入韵来写,等于是要全诗重新写过,显然没必要。因此主要的任务是将首联换成“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的平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称之为格律诗。

新韵下押韵没有问题,再看中二联对仗,虽然不工整,但大致过关。所以说这首作品要被称为七律,就是要将首联平仄关系重置,而六个关键位置的平仄调换,实际上就相当于重写。

当然,这总比重写后面三联要轻松些吧。

我们要注意“重”字在这里没有标出平仄错误,同样是因为多音字的缘故。

先把首联换了,再来考虑诗歌内容文法方面的问题。

首联为“浊云气重返波澜,翠带苍峰一体寒”是什么意思呢?大概是说彤云密布翻滚,山雪骤来,天空和山风上下一色,寒气蔓延。

不知道是不是将“翻”字误写成了“返”字——能将整个马拉松队伍都带歪的朋友,犯这种小错实属正常,否则实在无法解释“返”字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咱们把这些字适当调整位置,同时理顺意思:“风卷彤云起巨澜,青峰碧落入凌寒”——意思大概差不多,不过第二句并没有贴切地表达出“天地一体寒”的那种味道。随口改,别要求太高,咱们先修整合律,字词到后期再慢慢调整。

至少先得到一首真正的七律再说吧。

《山雪》(新韵)
风卷彤云起巨澜,青峰碧落入凌寒。
疾飘草坝鹰难觑,慢浸石苔虎不眠。
冻斧樵哥枝乱闪,凝神道观井浑圆。
白屋顶弱杂茅响,困坐醅炉野趣全。

这就成为了一首仄起入韵,押新韵“八寒”部的七律。

再来看内容上的问题

首联是改过的,就不说了,写景入诗,营造雪来的大氛围。

颔联:“疾飘草坝鹰难觑,慢浸石苔虎不眠”。

作者是做了两个场景下雪的描写,出句写飞雪疾飘,对句写积雪慢浸,看上去不错,实际上是有问题的。

我们知道颔联“承”,是承接首联来的,如果在首联中写了下雪,那么在颔联中深化雪的描写是正常的,但是无论是改前还是改后的首联,是否提到了下雪?

并没有。

因此颔联中忽然出现对飞雪与积雪的描写就会显得很突兀,甚至让人找不到被描写的主体——如果没有标题中的“山雪”,估计没有人会猜到这是写雪吧?

所以这个“承”有问题,咱们要么在首联中添加一个下雪的过渡,要么就在颔联中直接表达出来。创作古诗词时说要含而不露,是指含蓄表达,不代表这种明显的诗思断链。即使是跳跃诗思,也要让人知道你在跳跃,而不是没来由的就转换了方向、角度和主体。

颔联对仗不好动,还是动首联,反正首联已经面目全非。注意保持平仄关系,我们将首联的对句用来写雪充满天地,算是找回一点他原作的“一体寒”的意思——“风卷彤云起巨澜,乱琼碎玉地连天。”

这样至少在颔联的对仗写雪,就有了来由。

当然字词大家可以斟酌着改,我是边回答边写,只能做到尽量理顺,不能太过讲究。

颈联:“冻斧樵哥枝乱闪, 凝神道观井浑圆。”

这一联进行了场景转换,但实际上变化不大,虽然有动有静,对仗却不工整。怎么能用“樵哥”对“道观”,就算能讲得通,“冻斧”和“凝神”也不能对啊。不要以为“凝”和“冻”是局部反义词,就可以相对。很明显作为词组,“冻”变成了冷冻的意思,并非冻结的意思,不能和“凝”字相对的——对仗词的词性,是由字义所决定的。“冻”字在这里是定语,而“凝神”的“凝”是动词属性,两者不能强对。

再有就是颔联使用了并肩对,颈联最好采用流水对,让整首诗灵动起来。其实颈联的对句“凝神道观井浑圆”虽然有些无厘头,画面还是可观的,让我想起了张打油的“天地一笼统,地上黑窟窿。黑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诗虽然打油,但是大雪纷飞的画面感极强。

所以颈联要动,首选出句。第一是对仗要规整,第二就是看能不能换成流水对,同时将诗意转折到有意义的地方上去。

我们先看尾联写的什么,整首诗到底是一个什么内容表达。“白屋顶弱杂茅响, 困坐醅炉野趣全。”

大雪压得屋顶有些承受不了,发出一些声响,坐在温酒炉子边打着瞌睡,却感觉天地野趣,尽入我心。

翻译出来感觉很清爽,其实这联的表达也很有问题。像“醅”,是指没有过滤的酒——“醅炉”是什么东西?只怕又是诗人从“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借鉴过来的生造物事。一句诗,要表达自己的瞌睡,要表达有酒,又要表达有小火炉,内容太多又没有合适的字词来概括,就只好自己生造了。

我们先把修辞理顺,再结合前面去考虑颈联的修改。

末句的内容过多,我们将“困坐”提到出句——“白屋困坐听茅响”,腾出空间来的末句就宽松了些,可以更好地安排饮酒和火炉——“温酒围炉野趣全”。

这个时候我们再来看整首诗的发展脉络:首联——忽来山雪满天;颔联——雪越下越大;尾联——躲在屋子里听雪、喝酒、围炉。很显然颈联在整首诗中的作用,会起到不小的转折作用,要从风雪景色的描写转换到诗内主人公的活动中来。而我们看现在的颈联,是完全承担不起这个作用的,依旧停留在写景上面,导致尾联出现的闲情逸致完全没有来头。

这和首联颔联一样,颈联、尾联也是脱节的,甚至可以说,这首律诗是没有文法的,每一联都是脱节的。前面三联是分开的景色描写,甚至连下雪都没有交代,直接就到了尾联出现了野趣,也不知道人是从哪里冒出来的,肯定不可能是颈联提出的“樵哥”。

因此在颈联的修改中,主人公得出场,串联起整首作品。前面两联通过修改已经串联起来,颈联就格外重要,不但要合平仄,还要对仗,同时起到承上启下又发生转折的关键作用。

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大刀阔斧地改,出句的樵哥完全砍掉,换成主角的出场,如何与对句的道观保持联系呢?尾联不是写的屋内嘛,可以利用道观来作为避风雪之地,勾连起整首作品的前因后果。

注意,这是完全虚构,是假设在这首作品背景上的文法修改。不要抬杠,也不要较真,因为原作实在断裂得太狠,不虚构情节,没有办法衔接。

“雪下行人无路去,山中道观有房闲。”虽然我有点喜欢原作的“道观井浑圆”,但是为了全诗的联动,必须做出取舍,用行人、道观来连接起尾联的房内场景。

至此,这首七律就已经面目全非,仅有颔联没有变化:

《山雪》(新韵)
风卷彤云起巨澜,乱琼碎玉地连天。
疾飘草坝鹰难觑,慢浸石苔虎不眠。
雪下行人无路去,山中道观有房闲。
白屋困坐听茅响,温酒围炉野趣全。

这样就从格律上完全规整,从诗意上也能比较清楚地看出入山遇大雪,避于道观,反而在雪困中找到野趣的诗思脉络,至少这就成为了一首完整的作品。

当然,这只是格式上的调整以及诗歌创作文法的厘清,字词的修饰其实还有大空间可以提升,比如尾联,可以更好更通顺,也可以将意境写得更为淡泊,但是那些就不是原诗的问题所在,大家有兴趣可以调整,作者也可以自行修改润色。

这里的调整,还是在一些基础面上。讲清楚内容,让大家都能读懂,把格式规范化,就是这篇内容的目的。

至于完成度怎么样,大家就见仁见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