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疫情发生以来,通安镇集成指挥中心面对激增的涉疫类工单,充分发挥一体化平台优势,把疫情防控摆到头等重要的位置,高效能处理疫情诉求,高质量回应群众关切。

“我最近没有离开过苏州,为什么我的健康码变成黄码了?”“通安镇哪边能做核酸检测,望部门告知。”……收到此类求助、咨询等相关涉疫工单后,集成指挥中心第一时间同专班、责任部门对接,解答转码流程、提供核酸采样点地址及联系方式,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树立“三快”工作理念,形成高效防控闭环

基于疫情诉求的时效性,集成指挥中心在工单办理流程上狠下功夫,采取“快速受理、快速办理、快速反馈”的工作方法,及时了解疫情防控政策变化,熟练掌握相关法规和权责清单,切实提高涉疫工单派发精准度。同时,提高疫情类工单处置优先级,严格落实疫情类工单2小时内反馈初步处置结果的相关规定,确保问题诉求第一时间受理、全程跟进督办、快速高效落实。当好疫情防控政策的“宣传员”、受理群众诉求的“服务员”、核实解决情况的“督察员”,在人民群众与政府之间筑起了一座联合抗击疫情的“暖心桥”。

强化平台数据汇集研判,形成工作日报

由于疫情诉求具有多样性,集成指挥中心借助平台大数据分析手段,每日汇总各类基础信息,形成“涉疫类投诉咨询及舆情处置工作日报”,精准定位社情民意,提早发现苗头性问题,对突出问题进行预警分析,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加强研判,将紧急诉求即时推送至各处置部门,为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及时吹响“预警哨”。

强化值班值守,加强部门协调联动

集成指挥中心充分发挥疫情诉求的重要纽带作用,明确专人24小时负责寒山闻钟、12345便民热线、PDA工单等疫情防控类咨询、投诉件的接收与下派,建立疫情类重要紧急诉求应急处置机制,按照区、镇(街道)、社区三级涉疫类投诉咨询及舆情处置组织体系,加强各部门之间联系沟通,分别建立微信工作群,做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确保回应及时、处置妥当,有效化解各类矛盾。

据悉,2月以来,通安镇集成指挥中心共受理群众健康码转码、交通出行、核酸检测、隔离政策、入院就医等涉疫类诉求689个。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集成指挥中心将进一步发挥好一体化平台“决策大脑”和“指挥中枢”作用,把疫情诉求办理作为重点工作,做到疫情诉求优先受理、优先处置,以更加高效集约的方式,切实提升工作效能,不断助力通安镇疫情防控工作,搭建疫情防控“暖心桥”。(陆裕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