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话,自古江湖流传“只要有人迹的地方,总能见到中国人的身影”。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地球也由原来的庞然大物变成了一个地球村,世界各地的人们都相互之间有了交流,地理位置也阻挡不了人类的脚步,国家和国家之间的交往也更加的频繁,在世界各地也都能够看到来各个国家和种族的身影,即使是在一些战争国家,也一样如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华人的外出的脚步,亘古至今,从未停歇。

特别是在一些发达的国家和城市,都会专门有一个区域是华人在那里聚集,一般来说都叫做唐人街,在唐人街里大家一般都说中文也说英文,有很多的中餐馆,大家可以到处见到很多的中国人的招牌。

而出国的必备要素之一,就是办理护照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的护照史,最早可追溯到秦代。

是的,秦代就有“护照”了:凡通达于天下者必有节。

早在先秦时,远行便需持有证件。《周礼·地官》“掌节”条记载:“凡通达于天下者必有节,以传辅之。无节者,有几则不达。”大概意思是,远行必须持有“节”,同时还要有“传”作为辅助凭证。如果没有“节”,被查到就不给通过,还要进监狱。

种“节”,功能上大概等于今天的护照,而“传”则是一种文字补充材料,供出关时进一步核查。有“节”还得有“传”,“传”是中国最早的出行证件之一,没有“传”,再有名气的人也无法出关。经考古发现,在古丝绸之路经过地区都有不同时期、不同朝代的“传”“棨”和“过所”,证明当年丝绸之路上的远行者都须持有证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海关安检,一样不少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秦不能带马、唐不能“倒卖热销品”。

古代对个人所携带物品有严格限制,列有“禁物”目录。今天看来很一般的东西,在古代很多时候都是禁止出关和市场流通的。

秦汉时都禁止马匹出关。马在古代很长的时间里都是重要的军事战备物资,相当于是现代的坦克装甲车,所以,古时不少朝代均有“禁马出入令”。

想上丝绸之路也必须过安检。

唐朝时,禁止携带出关物品目录有所调整。唐朝“关市令”对此释称:“锦、绫、罗、縠、紬、绵、绢、丝、布、牦牛尾、真珠(珍珠)、金、银、铁,并不得度西边、北边诸关及至缘边诸州兴易。”

一直到清代,西方航海技术获得突破,乘船出海不再那么危险和不可测。当时的航海技术能够轻松地达到主要的大陆和国家。加上一些已知的历史原因。达到了一个出洋高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光荏苒,从一关一关,一城一城到一国一国,祖辈们的脚步从未停步。

时至今日,全球化已成了一种不可阻挡的历史进程。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是人类历史中的重大突发事件,也深刻影响了全球化的进程。由于疫情人传人的特殊性,它突破了每个国家的公共卫生防线,令国际交往的风险性大幅上升。越是全球化程度深的国家,越可能遭到病毒的侵害。国家的本能反应是奉行孤立主义,暂停国际航线,封闭关口,以减少境外病毒的进入。很多出差、留学国外的公民都只能滞留当地,无法返程。在美、英、澳等国家都发生了亚裔留学生无故被打的案例。种族主义、保守主义、民粹主义空前高涨,网络上充满着对“他者”的语言暴力。目前相关冲突依然缺乏数据统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疫情终将是会过去的。

下一个黄金时代,就是全球化重启之时。只有集齐三个条件:和平、互信与共同的发展愿望,全球化才能重新启航。届时,可能是疫情告一段落之时,也可能是民粹主义慢慢消退、人们恍然大悟之时,也可能是各国首脑重新聚首,共同商谈建设良好双边关系之时。它还有多久,取决于是否有能力建设一个更为公平的新型全球化,也取决于是否能具有足够的理性。

也相信各国领导人们一定是具有足够的前瞻性眼光,不会在下一个黄金时代到来之时,还在盲目“锁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