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叫刘富财,现年67岁,是一名退休干部,现为河曲县沙泉镇石沟塔行政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2019年石沟塔与高坡村合并为一个行政村。石沟塔全村共有135户,365人,全村实际耕地面积约780亩。目前全村每年集体固定收入280万元,人均集体分配收入8000元,人均年收入达15000元。石沟塔村所处位置交通便利,距镇政府2公里,距县城约70公里,338国道穿村而过。回顾全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连续多年被上级评为“五星级党支部”,我前后两次达十几年的村支部书记经历,通过摸爬滚打,总结出一些不成熟的体会与大家分享、共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好村支书首先心中要有一个奋斗目标

我在正式参加国家工作之前,曾于1974至1978年任过五年的村党支部书记及主任,2011年我又第二次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虽然是第二次担任村支部书记,但上任后脑子一片空白,当时的农村工作与三十年前的情况有了根本性变化,如果思想跟不上,没有一个好的工作思路和方法是很难开展村内各项工作。当时我给自己定了一个奋斗目标,就是“宁愿苦干实干改变村里的面貌,也不苦熬白等守住村集体的旧摊子”。

根据自己二次任职必须力争干完三届(9年)的年龄实际,自己在思想上设定了个时间表,给村里扎扎实实的干成一些事实好事,坚决不出现半途而废。目标首先选定重点解决村内的主要矛盾和存在问题,理顺各种关系;其次以提升村民经济收入方面为突破口壮大村集体经济;第三抓村两委班子管理能力建设,建立健全保障村集体经济持续长久发展的制度机制。

通过村两委9年的不断努力,按照我个人制定的奋斗目标,初步实现三大任务:解决了人地矛盾这个大难题。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也是最重要的集体资源。在当时存在的主要矛盾包括企业占地兑现难,补偿款如何分配,今后种地如何解决,退耕还林地有个人承包的,工作上要照顾老党员,也有无名目乱领的;以及二轮土地承包后出现了有地无人或有人无地,宅基地批下多年不建,甚至在宅基地耕种的,面对这种复杂情况,作为上任后首要重点工作就是在全村范围征求建议。通过村两委、党员、村民代表反复讨论研究,最终全体村民签名通过形成了村规民约制度。具体就是,将审批未建的宅基地超过法定年限的一律收回集体,个人承包的退耕还林地收回集体,在不违背国家土地政策的前提下,土地承包进行小调整。探索实行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国家、企业征用占用土地手续均由村集体对口,补偿费应由全村人共享,所有被征占地居民采取自愿原则,想要土地由集体补,土地补偿费按每年500元/亩(现涨到700元/亩)统一由集体给予补偿,这样一来,深受全体村民认可,并为以后土地调整打下稳定的基础。找准了发展集体经济的突破口。2011年上任时集体经济收入约70万元,主要是原企业占地的补偿款。

为了增加集体收入上新台阶,通过组织两委、村民代表,全体党员进行了多方面认真细致的讨论,充分依托驻地企业的资源优势,将引进来的企业作为经济上再上新台阶的突破口,由于市场环境变化,运煤车型的改进(平板车变自卸车),原征占地有政府行为的存在(占地单价偏低)和环境等问题,村两委以劳务输出为重点与企业进行了多方面多次商讨,最终双方达成一致。企业给村集体进行了合理的以工补农,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一百七十万元,人均集体分配收入达到6000元,实现了整村脱贫。招商引资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贯彻落实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为进一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我通过积极协调,整合利用村内多年荒废建设用地,集体出资20万元搬迁一住户,引进一家混凝土搅拌站,集体投资50万元,年可增加经营性收入9万元。2021年底,石沟塔村全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280万元。

当好村支书必须得想干事和敢干事

2014年,为了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增加村民收入,充分利用引进的企业已落地良性发展的资源优势,千方百计在驻地企业上做文章。当时一家落地本村的企业远洋煤台,按原设计是一个煤台,在建设推进过程中,我多次到国土部门沟通,调取国土图库,并多次实地丈量建设现场用地,通过多方统筹,反复思考,脑袋中闪现出一个新的方案:能否充分利用本村闲置土地,让储煤台扩大面积,变为两个煤台,如果能够成功,村集体经济、村民收入均会大幅提升。带着这个想法和思路,村内开会研究,重点是与企业负责人进行商讨。起初村民不理解,反对意见较多,认为成功的可能性较小,加之企业资金不足,一度工作陷入僵局。经过我与村两委班子反复开会,算账、做群众工作,最终群众被我的执着打动了。在企业资金不足的情况下,村集体作出以经济支助企业的形式帮助其建设,村内部分村民以及我共同筹集资金,给企业垫资1200万元,施工过程中铲掉3个土山用于填沟,造地约100亩,除企业占用高回报40亩地外,给村集体也增加了60亩好地,最终成功实现由一个煤台变为两个煤台。新增土地用于土地流转增加集体经济收入,还可解决人口变化所需土地,2020年底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00万元,人均集体分配收入8000元。

在我任职的几年时间里,先后投入150万元对公共基础设施进行建设,先后建起跨河大桥,综合性文化大院,现代化村民浴室,解决了祖辈洗不上澡的问题,极大地提高了村民生活质量。同时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也带来村民文化生活的进步,建立本村固定的文化节日,十三届从未间断,演出剧团也由原来县级水平提高到市级水平;利用文化节日还召集村内外有识之士,共同谋划发展,听取不同建议,以此促进经济再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好村支书既要懂政策更要做表率

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多年的实践摸索,学习政策,严格执行上级政令,加强组织学习,统一提高认识,认真吸纳群众意见,形成一整套村内各项制度。比如分配制度,结合实际情况,几年来进行过三次调整,人口变化实行按月分红,出嫁姑娘、新娶媳妇、死亡人口、离婚人口、二婚带入人口等均有详细规定;另外,在实施国家产权制度改革工作中,我们严格按照清产核资、成员身份认定、股权设置与量化,股份经济合作社的运行程序进行。

此项工作在农村贯彻落实本身就存在很大困难,我在工作坚持把好每一个环节。特别是在成员身份认定环节上,我反复研究文件方案,确保成员身份认定精准,扣好工作的第一道扣子。严格按文件精神登记、公示、确认。我本人一直是非农业户口,按照文件方案精神,我带头退出认定,主动不享受村内分红,在我的引领下,三名党员自觉退出在外工作子女享受村内分红,同时对全村不符合条件的人全部退出认定,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才顺利实行。成员身份的精准认定为以后农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的分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为全镇产权制度改革作出了示范和表率。

当好村支书作风要“民主”和“公开”

集体经济的发展,各项制度的形成,包括村民的认可,都离不开民主,村集体本身就是个大家庭,让大家共同参与,自己奉行的工作标准是公开、公平、公正、人性化,本着实事求是,无论大事小事都让村民清楚明白,作出的每个决定都是经过反复讨论研究,一旦出现不同意见,作为大家长的我,需搞清楚是为公还是为私。也更相信团结就是力量,尽可能团结和自己有意见的人,多少年来不知上门做过多少细致的工作,给多少村民解释他们暂时不能接受的制度,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全村上下一条心,村民之间和睦相处,也对我这个支部书记没有意见。

我村集体经济收入较多,由此引发的矛盾问题也较为突出。再过去,在引进企业占地问题上有一位村民因土地对口问题上三天不让支部书记出门;还有一位村民是二婚,并带入子女,本身不符合分红对象,但其私下弄假出生证强行让给予分红。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两委班子经过研究形成了一套科学合理的制度,这些严重的问题都在本届班子领导下得到解决。我们始终坚持“民主”和“公开”这是解决基层复杂问题的法宝,在收入分配方面我们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则,做到收支两清单到户,让村民对集体财务清楚明白。为了充分发挥理财监督委员会职能,自己也是以身作则,带头执行制度。这么多年来,自己包括请客吃饭、招待客人支出从未在村财务内报销过,更未给自己记一个义务工。为了美化村委会周边环境,个人捐助1500棵树苗,对村委周边进行了绿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沙泉镇石沟塔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刘富财

到2021年底,接近七十岁的我完成自己十年村党支部书记的目标和规划,同时组织上也给予我工作上的肯定,石沟塔村连续几年被县委评为“五星级党支部”和“先进基层党组织”,个人也获得“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去年换届,上级让我继续留下来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我将不负众望,站好最后一班岗,为石沟塔村的更好发展发挥最后一点余热。

编后语:在举国上下实施党中央“乡村振兴”战略决策过程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和先进人物,河曲县沙泉镇石沟塔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刘富财就是其中一位。2011年刘富财当选为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从那一刻起,他就抱着一颗“宁愿苦干,不能苦熬,不当守摊子”的村干部。他积极作为,奋勇争先,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主动从群众急难愁盼的事情做起,他无私奉献,尽心尽力为群众办事,他带领党员干部和村民艰苦奋斗,引进外资共谋发展,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和各项事业长久发展。他敢想敢干,思路超前,一切从实际出发,集思广益,共谋发展,由原来出名的穷村子变为现在远近闻名的富裕村。石沟塔党支部成为了五星级党支部,刘富财个人被县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

发布:晋北文化平台

作者:刘富财

编审:张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