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癌症”两个字,大部分人的内心都会泛起一丝凉意。因为人一旦得了癌症,患者本人的心理负担和整个家庭所承受的经济负担,都是非常沉重的,这也许就是大家口中所说的“谈癌色变”的缘故吧。

《一万天的奇迹》这本书的作者朱莉.叶.威廉姆斯,即是一位癌症患者,也是一位天生眼睛失明的人。她并没有因为自己的不幸遭遇而垂头丧气,相反在绝境中,她变得更加的乐观和开朗。她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了自己抗癌的经历。她用乐观的心态,去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人在患癌之后,心态需要改变

在医学不发达的年代,人只要得了癌症,也就意味着被命运判了“死刑”。但是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只要我们配合医生的治疗,一部分癌症是可以治愈的。即使有的癌症不能完全治愈,但是在医生和患者的努力下,也是可以延长自己的生存周期的。

人在得了癌症之后,作为患者本人首先要接受自己患癌的现实。因为癌症的治疗是需要医生和病人相互配合的,医生的职责是帮患者治病,而患者的心态又会影响医生治疗的效果。

如果患者的内心是处在绝望状态的,这会让患者自身的免疫力急剧下降。在这种情况下,纵使医生有天大的本事,也未必能够挽救患者的生命。

相反如果患者的心态是乐观的,积极地配合医生治疗,让自己的每一天过得都有质量。在这种情况下,患者自身的免疫力也会不断地提高,对抗癌也是有益而无害的。

人的一生会经历生老病死的过程,这是自然界生命轮回的规律。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真正地看透这个规律,我们的人生也会豁然开朗。如果我们要对自己的人生做个总结,无非就是两个阶段。前半生是第一个阶段,为别人而活。后半生是第二个阶段,为自己而活。

人得了癌症之后,生命并不会立刻消逝,只是改变了你对人生界线的划定,让人生的第二个阶段提前到来了。既然第二个阶段提前来了,那么我们就要做好为自己而活的准备。这样我们的人生,过的才会更加地完整和有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患癌的人,需要家人和朋友给予力量

一万天的奇迹》的作者朱莉,命运虽然跟她开了很大的玩笑,但是她同时也是幸运的。因为她的孩子和身边的朋友都很爱她,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人的爱,才让她有了与命运拼搏的力量。

抗癌是一个非常艰辛的过程,考验的并不仅仅是患者本人的抗癌毅力,同时也是考验一个家庭的承受力和包容力。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当一个家庭有了癌症患者之后,这个家庭不仅在经济上要承载很大的压力,同时家庭的生活方式也要随之改变。

我的母亲在去年9月份的时候,被查出是浸润性乳腺癌。在面对这个现实的时候,我们全家人都蒙圈了,没有人愿意相信这个结果是真实的。但是现实的结果就摆在眼前,我们没法去否认这个现实。

老太太很难接受这个现实,因为她担心的不是自己的病,而是怕拖累整个家庭,拖累自己的孩子。因为癌症的治疗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要经历手术、化疗、靶向治疗和放疗。在这个治疗期间,不仅要花费很多的钱,而且整个家庭的生活习惯也要为了老太太而去改变。

为了能够让老太太的心态乐观起来,我们兄妹三人可是费尽了口舌,最终才让老太太在心理上没有任何的负担的去配合医生治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作为家人要用心地去爱家中“患癌”的病人,只有爱才能激起她心底对生存的渴望

人的内心世界通常有两个极端,一个是积极乐观的,另一个是消极悲观的。而决定这两个极端的关键因素,便是这个人生活的环境。

在一个癌症患者的身上,这两个极端也会被得到充分的体现。而触发这两个极端的,就是癌症患者的家庭环境。

如果家人给予癌症患者的是发自内心的真爱,那么她的内心世界就是积极和健康的,性格也会随之变得乐观开朗,这对抗癌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反如果家庭环境是悲观冷漠的,那么癌症患者的内心世界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因为家庭环境,就是孕育“患者”情绪的土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综上:身体上的病痛,我们交给医生去治疗。而心理上的病,就需要家人用爱去温暖和疏导。有时候我们在绝症面前,无法改变最终的结局。但是我们可以用乐观的心态,和家人的爱去让这个结局来的晚一点,让余生过的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