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网商银行公益小店成立一周年,其支持的公益小店成员已超1000家,加入公益小店的成员越来越多,网商银行公益小店联盟的模式也开始被大众熟知。这些小店类型涵盖餐饮、理发、商超等,公益模式涵盖免费提供用餐住宿、供应救灾消毒物资、专设特殊人群就业岗位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其中,有一家新余的公益小店曾登上热搜,傅建国、胡金兰夫妇,5年时间风雨无阻,每个月20日骑着小电驴到村里的“颐养之家”,为留守老人义务理发,他们的善行善举获得了各大媒体的关注和传播。

新余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文明办的共同帮助下,傅建国、胡金兰夫妻俩的理发店加入了“网商银行公益小店联盟”,做好事的成本由网商银行承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仅仅是这家理发店,自去年下半年开始,在新余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文明办的指导下,新余有一批长期投身于社会公益的小店加入联盟,网商银行则通过提供公益金、免费升级经营设备等方式,为加入联盟的小店分担公益成本。

“凡人善举在新余蔚然成风,新余有爱成为这座城市的金字招牌。网商银行公益小店联盟形成了‘银行帮小店’的创新公益模式,从抓典型开始,推动全社会向身边的好店主学习,逐渐形成一个‘好人之城’的氛围,成为新余不断提升文明素养、扩大影响力的重要内容。”新余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中心负责人表示。

新余市的公益小店和网商银行一起积极探索创新的公益形式,让公益力量呈现更多样、更主动的姿态。不仅是关乎“好人好事”,更关乎“作为城市一份子”的温情、勇气和责任……

原先业余的公益店主变成了公益行业的中流砥柱。新余好人的事迹传播,让我们发现身边许多的新余人身上有着同样的闪光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是周红英做公益的第十四个年头。她和爱人居住在新余,从2008年到现在,她每周都会去一趟敬老院,给老人剪头发、包饺子,偶尔送点实用的东西。虽然这些年来,身边各种各样的声音,她听过不少,但偏偏对做公益这件事,她就是有一股坚韧的劲儿,而这一做就是十来年。

这十几年的坚持,周红英已经为公益事业投入了十几万。而如今,她不仅自己做公益,她最好的朋友也已经是一名公益志愿者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捐款、捐物也是常有的事。

为了支持周红英为老人剪发的善举,网商银行公益小店联盟主动为她分担了部分公益成本,希望帮助她把爱心事业一直做下去。

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像周红英这样的故事,在新余屡见不鲜,推动着新余的好人故事,从一道风景,变成人间风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新余的老西街上,有一家不起眼的爱心粮油小店,店里卖的东西虽普通,背后却大有乾坤。

这家小店有21位“股东”,还兼顾着600多位遗体器官捐献者的家属或签署了遗体器官捐献协议的志愿者,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新余市红十字会“莲丝信使”服务中心志愿者,这家小小的粮油店就是这个特殊志愿服务群体互帮互助的落脚点,收入都投入到这份特殊的事业中。

从最开始的13人到600多人,队伍越大,核心成员黄河的担子也越来越重。“如今,许多人都开始接受遗体器官捐献,这个就是我的动力,支撑着我慢慢走下去。”黄河说。

法国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在他的著作中写道:“远方照耀近处,近处也能照亮远方。”笔者看到了这些散落在城市里的小店,加入了公益小店联盟,在全国各地点燃了“星星之火”,不论远近,照亮着生活的灵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疫情之下,小店正在经历重重考验,如同化雪,其时最难。“疫情进入第三年,小店的不易也被放大了”,网商银行公益小店联盟负责人王烨表示,“网商银行是由蚂蚁集团发起成立的科技银行,服务对象就是小微群体,目前已经有超过4500万小店、农户、小微企业等使用过网商银行的金融服务。而公益小店联盟成立的初衷,就是希望为这个群体提供额外的支持。”

“我们帮助小店,能做的不多,希望让他们更加没有后顾之忧地做他们想做的事。未来,我们计划在继续挖掘和扶持江西公益小店,期待有更多伙伴跟我们一起,为小店提供支持,帮助他们抵御疫情冲击,在城市里扎住根,支持他们的善意延续下去,能够帮助更多人。”王烨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