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指出,要解决“三农”问题,需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因此这项工作在推进落实时需要抓住重点和关键环节,乡村产业发展能够为乡村振兴提供物质基础。然而如何推进乡村产业发展,实现产业兴旺,荣县进行了不断的探索。

一是以吸引农民工回乡创业为县域经济注入活力。乡村振兴,人才先行。农民工与农村、农业有着天然的联系,农民工回乡创业正在以其特有的方式,在带动农民就地就近转移、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加快不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农民工回乡创业是把优势资源从城市引向农村、从经济发达地区引向不发达地区,这样的流动把城乡、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发展联系起来,为乡镇企业、民营经济、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推动力,也为改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状况开辟了新的领域。荣县发挥政策引领、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助推农村人才回流;在“育”字上下功夫,建立服务型政府、通过开班授课、举办讲座等方式,开展先进学科技术、日常业务知识宣讲,提供技能培训,强化服务支撑,助推县域经济发展。

二是以“特色产业”引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特色产业是基于县域独特的资源条件,在市场定位、产品开发、消费体验等方面形成综合竞争力强的产业。特色产业作为县域发展的产业支撑,逐步成为农村现代农业的主要形态,具备一定的发展基础和产业融合的积累优势。荣县以“盐、陶、茶”“粮、药、肉”作为县域特色产业,打造西北盐陶茶产业发展、沙溪河粮经复合发展、越溪河现代农业发展等多个片区。通过标准化种植与精细化加工连接一二产业良性互动、研发创新与营销服务密切二三产业联系以及体验消费与健康旅游串联一二三产业,将特色产业嵌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中,提升特色产业效益、夯实乡村振兴产业支撑。

三是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出现了高库存、高进口、高产量的“三量齐增”问题,现有的农业生产方式和供给体系不能适应有效需求,同时,环境资源约束、生产成本高等也都制约着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他不仅可以突破农业自身分工不足的局限,还可以带动农业参与社会分工,分享其他产业分工发展成果。荣县不断探索了产业融合多种发展方式,包括农业产业链延伸、农业多功能拓展以及技术渗透型融合等,农业相关主体之间联系更加紧密多样,涌现了全产业链条、合作制等多种模式。同时,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代表新型经营主体还在不断壮大中,从而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

(韩欣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