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记者梁淑芳
家是社会组织最小的单元,是人们生活的港湾,家庭、家乡的“微幸福”汇集起来就是国家和人民的大幸福。
日前,全国妇联公布了2022年全国最美家庭名单,新疆上榜50户,其中乌鲁木齐市有三户家庭获此殊荣。
17日,记者走进乌鲁木齐此次入选的全国最美家庭,聆听“最美”故事,感悟“最美”事迹,揭示“大国小家”的幸福密码。
刘涛家庭:种下乐于助人的种子
17日,记者在刘涛手机里看到一张两个人的合影。
对着镜头,穿着红马甲的老人微笑着做出比心手势,而后排的女子摆了个大爱心。照片里的老人姓陈,而女子就是刘涛,俩人并非亲人。
刘涛与19年来一直关爱的“陈妈妈”合影。
刘涛说,19年公益路上,“陈妈妈”一直是她的牵挂。刘涛和家人牵挂的还有养老院里的老人、那些一直资助的孩子们……
刘涛是市应急管理局的一名干部。“让我们一起在心里种下一个太阳!”这是她和家人在每次公益活动中说最多的一句话。
刘涛一家四口合影。
“小时候,父母给我种下了这颗乐于助人的种子。”从2000年建立家庭至今,刘涛一家一直在公益路上,家人工资的一部分,孩子们的零花钱成了“家庭的公益基金”来源,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
家住六道湾附近的陈姓老人今年81岁,在一次公益活动中,刘涛结识了老人,当时因老伴去世,老人一直闷闷不乐。
那段时间,刘涛几乎每个周末都会带着女儿去看望老人。
时间久了,慢慢发现,她每次没等敲门,老人早已探出头来等她们了。
老人把刘涛当成了自己的孩子。让刘涛记忆犹新的是,有一次,因工作忙,两周没去看望,有一天下班探望时,老人拉着她的手说:“我等了你好长时间了,你怎么才来!”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块巧克力。
“当时是夏天,巧克力都化了,吃着吃着我眼泪流下来了。”刘涛说,公益路上,不是她一直帮助这些老人,而老人们也用爱温暖了她。
去年,刘涛一家资助了14年的马新大专毕业后,走上了工作岗位。他用第一个月工资给刘涛买了条围巾,他说:“姨,戴着真好看!我长大了,可以自立了,后面有能力,我也去帮助需要的人。”
这句话,让刘涛很欣慰。她说,比起别人,自己多了点行动。毕竟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如今参与志愿服务的人越来越多了,这也是最开心的事儿。
“能用点滴行动,温暖他们,能帮一点是一点,希望大家都好好的。”她常这样说,也确实是这样做的。
黄春燕家庭:孝老爱亲,用爱撑起这个家
“百善孝为先”。每当提起的黄春燕,街坊邻里总是拍手称赞,夸她是一个孝老爱亲、勇挑重担的好人。
黄春燕是市第19中学英语老师,今年是她在岗位上的第21个年头。
她的家庭比较特殊,与父母、公婆同住。2013年,随着她诞下龙凤胎,组建了“四老两大二小”8口之家。
黄春燕大家庭合影。
2014年,72岁的公公因双侧股骨头坏死进行置换手术住院两个半月。
“那时,学生作业的批改都在医院完成的。”黄春燕说,整个寒假她更是吃住在医院。
因丈夫章铁政工作性质,常年出差,黄春燕没有任何埋怨。看着丈夫心疼的眼神,她安慰说,照顾了老人,又减肥了,挺好。
按时康复训练、做营养餐……黄春燕的孝心有了回报,老人慢慢丢掉双拐独立行走。
“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 黄春燕说, “我一直把公婆当成自己的父母来对待,看着身体一天比一天好,我发自内心地感到高兴。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
祸不单行,2017年,黄春燕的父亲因脑梗死留下了半身不遂的后遗症,生活无法自理。
她说,照顾瘫痪的老人,最怕两件事,一是生褥疮,二是肺部感染,但五年的照顾,父亲从来没有经历这些。
采访中,章铁政说,当时,他工作在外,也搭不上手。每次电话里,黄春燕总会安慰他“家里有我,你不用惦记”。
2018年,章铁政获得自治区脱贫攻坚“贡献奖”荣誉。领奖台上他特意感谢了妻子:“她用爱撑起了我们这个家。”
黄春燕说,孝顺,不一定就要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有时我们都不曾记得的一件小事,但在父母的眼里就是孝顺,可以带来极大的安慰。
在工作中,身为高中英语教师并担任班主任的她多次被评为学校优秀教师。
在她看来,孝道也是学生们的必修课。在教学中,她同样注重家庭教育,将孝顺父母的传统美德继续传承给学生,让孩子们铭记于心。
井黎莉家庭:赓续精神血脉传承红色基因
一家三代6口人,4名共产党员,平均党龄28年。15年来,以“家庭党支部”的形式传承着“向善向上”的良好家风,被邻里亲朋称为“红色家庭”。
井黎莉大家庭合影。
“用好家庭支部这个小阵地,做好家庭教育这件大事。”市税务局干部井黎莉是这个“家庭党支部”的现任书记。
不管工作多忙,她都坚持每月以家庭会议的形式,组织全家开展政治学习,结合实际谈体会说感受,孩子们分享自己喜欢的红色故事、唱红色歌曲,让红色教育在家里不间断赓续。
她说,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把党风融入家风,让家人感受祖国的繁荣发展和时代进步,让“知感恩讲奉献”的六字家风代代相传。
“我家三代从警,从爷爷那代起就教育我们三个字——往前冲。”井黎莉说,从公安世家嫁到军人世家,多次经历家人为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命相博,坚韧这个词已深入这个家每个人的骨髓。
井黎莉是单位的业务骨干,是社区出名的“热心姐姐”,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主动要求参加“访惠聚”工作队、当免费红娘,走到哪就把爽朗的笑声带到哪。
井黎莉的丈夫赵学磊是消防队伍的一员。灭火救援、抢险救灾,他一如父亲般勇敢。时代发展,赵学磊坚信科技可以成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盾牌,工作之余他全情科研工作,近年来,获得多个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发明专利证书”“实用新型专利证书”“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发表各类专业论文数篇。
言传身教中,尚未成年的孩子也用行动诠释着传承的力量。井黎莉的大儿子,小学三级就成为了乌鲁木齐市红色教育基地义务小讲解员队伍的一员,每逢节假日他便来到毛泽民故居义务讲解,还主动申请和班里的听障同学结成小对子,学习上共同进步。
一个普通的家庭,一代又一代人用不同的方式延续着一样的信念和目标,红色已成为最美的底色。
自2014年以来,全国妇联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以来,截至2021年,我市共有14户家庭上榜全国最美家庭。 这些“最美家庭”弘扬文明家风,以实际行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树立了榜样。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