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帮助每个人每天解决一个问题

在成长的道路上,很多人都会经历迷茫,甚至会一遍遍地问自己:

怎么样找到自己的天赋?

怎么样找到自己的兴趣?

怎么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

小的时候,常常是父母来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做什么比较挣钱,做什么才能活下去,甚至可能连高考填什么志愿都是父母决定的。

等到我们长大后,念了志愿选择的专业,才发现好像又不是自己喜欢的,但关键是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于是就这样茫茫然然地过了二三十年,仿佛都是照着别人的生活、别人的想法和别人的期许在过日子,好像一直找不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该怎么办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天花15分钟,认真看待自己

找到自己真正渴望做的事,是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

很多人的问题是,花了许多时间在学习,拼命地学这学那,好像总是觉得自己还不够好,还要学好多的东西,才能让自己变优秀。考过很多考试,拿到很高学位,拿到很多证照,拿到很高的工资,才能证明自己是很好的人。

其实一个人好不好,不是由别人决定的。

如果你觉得自己不够好,无论别人怎么说你好,你都不会相信的;但如果你认为自己很好,那么别人怎么说你不好,你也同样不会相信。

所以找到自己真正渴望做的事,最核心的一步就是,你怎么看待自己。

著名的迪士尼电影《狮子王》,和狂揽50多亿的票房《哪吒之魔童降世》其实也都是讲一个“寻找自我”的故事。

一开始不知道自己是谁,只是听了父母的话,觉得自己应该得是怎样的,后来随着成长才慢慢体会到,原来别人讲的都不是自己,于是开始突破各种条条框框,慢慢地才找回了自己。

所以,我们每天都应该花至少15分钟的时间,可能一开始还需要更久,30分钟甚至1小时,来认真看待自己,来了解自己喜欢做什么,而不是通过拼命的学习来填补自己不够好的焦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个步骤找到兴趣所在

第一步,想想自己小时候喜欢做什么。

我有一个朋友,她小的时候就很喜欢写作,每次写作的时候几乎就忘了时间,忘了要吃饭,忘了其他的任何事情。

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她在编自己的小故事,就是将头脑分成了两个,一个是上课的脑,一个是创作的脑。一边上课一边做笔记,同时也在一边创作。

其实这就是真正找到兴趣所在之后的一个特征,你会废寝忘食。

第二步,在喜欢的事情上,加种其他东西。

只要你找到了一件自己喜欢做的事,那么就可以从这件事情开始,像花一样去展开你的兴趣。

比如你喜欢写作,又喜欢旅行,那么写作+旅行,就可以是一本旅行书。

比如你喜欢写作,又喜欢看电影,那么写作+电影,就可以是一篇影评,或者是为电影写一篇文案,或者是写一个剧本,或者是写一个小说等等。

比如你喜欢写作,但同时你又喜欢教别人,那么写作+教学,就可以是一门写作课等等。

只要你找到一个核心的东西,那么这个兴趣就可以有无限多中拓展的可能性。而这个核心的东西,也被称为「天命」。

第三步,花时间经营你的不同身份。

天命是一种「频率」。当你非常喜欢眼前的事情时,这种喜欢的感觉可以投射到任何事情上。

比如,你很喜欢吃蛋糕,那么你可以把吃蛋糕的心情投射到「做蛋糕」这件事上,这就可以为自己开发一个新身份,也就是蛋糕师。

通过喜欢投射的方式,每个人每天其实都可以叠加不同的身份,你既可以是一位作家,也可以是一位旅行家,还可以是一位老师等等。

综合这三步,其实最重要的是,把自己最核心的兴趣点燃起来,就像生命的火炉,一旦点燃,将产生源源不断的、旺盛的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找到热爱,建立自己的灯塔

为什么要建立自己的灯塔?

很多人,每天都在不停地做很多事情,但是到最后往往徒劳无功,这就是没有建立自己灯塔的原因。一旦你主要的灯塔建立起来之后,所有的资源都会慢慢地流向你,帮助你开出各式各样的烟花。

比如,你喜欢写作,那你可以先从写出自己喜欢的一本书开始,当书本出版后,可能就会有其他出版社来找你写其他类型的书,或者是你还可以把其他兴趣,比如旅行,电影等等加进来。

所以建立灯塔,指的是,当你把第一件事情做出来之后,就相当于设立了一个高空炮,让大家看到你。那么与你领域相关的项目,就会来找你,往后的一切就会变得更加顺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的来说,找到自己热爱的事情,过自己想过的生活,是每个人一生的功课。

所以我们每天一定要空出时间来,哪怕是15分钟也好,去探索自己的内在,去找寻那些热切的渴望。

通过三个步骤:回忆小时候喜欢做的事,在喜欢做的事情上加种其他兴趣,像树木开出不同的分支一样,建立自己的兴趣版图,每天花时间经营不同的身份,让生活变得更加有趣。

当然最重要的是,选出一个最核心的兴趣,也可能是最核心的身份,然后将关键的兴趣做到最好,让大家看到你,让所有的资源都会慢慢地流向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