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孙辈后,看着他们无忧无虑的样子,总会叫人想起自己的童年,想起自己的祖父母。家传平台在为湖南教师吴笑沧编辑传记时,记录下了她和爷爷之间的点点滴滴。以下是吴笑沧的讲述。

当我做了奶奶,教孙子《三字经》的时候,我总会想起小时候爷爷教我读《唐诗三百首》《千字文》《声律启蒙》时候的情景。

我出生在湖南耒阳,书香门第。爷爷吴梓文读过不少书,中过举人,民国初期担任过耒阳县法院院长,是当地的乡贤。我没有上过私塾,爷爷是我的启蒙老师,亲自教我读书识字。

每天早饭后,爷爷先教我新学的文章,领我读几遍后就逐字逐句串讲,然后就让我自己朗读背诵。如果学的是唐诗,爷爷就用一张毛边纸折出中等大的方格,把着我的手,用毛笔一个字一个字写下来。我从小到大的语文成绩一直很好,写的字也算可以。这些都与爷爷对我的严格教育分不开。

我和爷爷的感情很深。他后来重病卧床时,都是我照顾他。我每天守着爷爷,把粥端到床前,一口一口喂他。还帮他擦身体、倒便盆。爷爷睡了,我就拿扇子坐在旁边,替他赶蚊子。他有时候醒过来,也不说话,只用深深凹陷的双眼深情地望着我。

爷爷去世前几天,让我找来纸笔,他说我写。他一共说了十多条,多是关于家里和爸爸的事,其中一条与我有关,我直到现在都记得清清楚楚。“笑沧生性聪慧,尽力送她外出求学,以便将来能自食其力。”

在那个重男轻女的时代,爷爷把我当男孩子一样悉心培养,弥留之际,还特意在遗嘱里交代父亲,要继续让我读书。,没有他,就不会有现在的我。

吴笑沧通过家传,记录下了她和爷爷的故事。她对爷爷的思念感激之情,因家传而永久记忆。未来,吴笑沧的孙子,也会通过家传,了解奶奶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