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有言:“万般皆是命,唯有人自渡。”

境由心生。

如果把人生看作一场自我救赎,我们对内心的观察,决定了人生的道路通向幸福还是痛苦。

观心并不容易。

它是将内在删繁就简的过程;是慢慢放下的过程;也是打碎重建的过程。

只有在人海沉浮中明其心之妙用,才能获得内心的平和富足,越活越顺。

01

以清净心看世界

对于清净,空说者多,实行者寡。

虽然嘴上说想清净,但却不敢行动。

真正的清净来自内心,而这种清净看似平常,实际很难达到。

唐朝有位高僧,平日与达官贵人素有交往。

他看多了官场上的人,明明迷恋权位,却在公众场合动辄声言归隐山林。

因此写诗讽刺:

“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

你们见面都说休官归隐好,可山林中怎么见不到一个人影呢?

南怀瑾先生曾说:“没有智慧的人不敢享清福。”

很多人到了晚年,本来可以享清福,却反而会觉得痛苦。

这是因为他的内心没有安定,环境越静谧,内心的嘈杂就越难以忍受。

所以人在心烦时不是躲个清净就好,红尘嘈杂是外相。

像陶渊明一样,在俗世中,也能品味的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

动若不止,止水皆化波涛;静而不扰,波涛悉为止水。

心境亦然,我们要做的不是换水,而是止住水的动荡。

内心越清净的人,反而能拥抱更丰富的世界。

02

以欢喜心过生活

《维摩诘的花雨满天》中写到:

“一天到晚看到人家嫌烦,别人看到你也烦死了,脸孔像讨债的冤家,一点喜心都没有,你还能度众生?”

一个人的不快,有时会像瘟疫一般蔓延开来。

社会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让实验者在一天内不要笑,不论在做什么。都摆出一张苦脸。

通过观察发现:

和这位实验者接触的所有人,都感到了情绪上的紧张,行事说话小心翼翼,进而生出更多的不安,气氛变得压抑。

外在的表情尚能带来负面的传递,更何况是内在的心境。

要想过欢喜的生活,需要拥有一颗转化之心。

快乐地活在当下,不被眼前的境况所左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小玲考研失败,内心十分苦闷。本来想去阳台晒衣服,阳光却迟迟不来。

她坐在楼顶闷闷不乐,对着空气叹气,总觉得自己做什么都不顺。

老房东看到了,笑呵呵地指着东方的天空:

“哭也是一天,笑也是一天,不如笑着过好每一天。“

小玲想起老房东的微笑。境随心转,心里的苦闷突然释怀。

太阳总要正常升起,有何不欢喜?

以积极地以正念应对逆境,用发自内心的微笑面对他人,久而久之,欢喜心慢慢就自然生成了。

03

以平常心生情味

庄子言“得而不喜,失而不忧”。

世上诸多事情,没有哪一件,是永恒不变的。

过日子也是一样,悲喜交加,不断得失。

修得一颗平常心,才能放下心中的包袱,轻松前行。

中国棋手林海峰,在一次和日本围棋大师的比赛中,因为输掉了第一局而焦灼沮丧。

他的老师送给他三个字:“平常心”。

并且宽慰他,何必惧怕失败,只要从失败中汲取教训,日后便能多一分取胜的把握。

放下得失心的林海峰,坦然面对,最终打败对手,成为当时棋坛最年轻的选手。

只要保持一颗平常心,才能成为内心真正强大的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高位而不傲,处低谷而不卑。

内心有自己的节奏,才能不为名利得失所累,自有欢喜,自得自在。

04

以柔软心除挂碍

柔弱的人是脆弱的,但是有柔软心的人,是强大的。

所谓“以柔克刚”。

就要像不倒翁一样,别人打他一拳,他倒下以后,就能马上站起来。

老子言: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唯其柔软,才能足够包容。

水是最柔软的东西,懂得顺应情况变化,或绕圈、或转弯,同时又充满力量,可以滴水石穿,

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和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在的虚名和烦躁。

拥有一颗柔软心,对顺境逆境心存包容和感恩,才能在纷扰的现世中,懂得圆满包容之心,留有清静怡然之地。

陶渊明一样,在俗世中,品味的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

柔软心不从外得,它是埋在心里的种子。

如果内心充斥着不满,那看到的世界就是愁云惨淡;当我们内心柔软宁静,整个世界都会赏心悦目。

人生的不如意和烦扰,就在于心思过重。

正如《小王子》里说的:唯有心灵才能洞察一切。

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挂碍。

时时觉察自己的内心,便能向善去恶,念头空明。

看到了,知道了,方能随遇而安,自在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