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岛蓝谷这个只有0.29平方公里的小岛用上“长明电”,未来海上风电并网打造生态旅游岛。

这几天,小管岛上的居民纷纷开始盘算着添置空调、冰箱等“大件”。随着小管岛供电工程合闸通电,这个一直默默无闻的小岛一下子热闹起来,从此告别长期依靠风力和太阳能供电的历史。而这一切,得益于海底电缆的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管岛通电具有历史性意义,不仅极大改善了岛上居民的用电生活状况,也是将来海岛保护开发的重要基础。”鳌山卫街道党工委书记徐壮举说。

经略海洋,向海而行,山东省提出“探索保护性开发海岛”,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打造“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的目标。作为山东589个海岛之一,小管岛的保护性开发无疑具有先行示范效应。

如果说保护性开发海岛是一盘大棋,那么小管岛通过海底电缆实现供电就是一步先手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条海底电缆的背后

5公里的距离很近,因为隔海相望,小管岛又离我们那么远。

小管岛,位于即墨区东部海域,地处蓝谷核心区,坐拥鳌山湾,与崂山风景区遥遥相望,面积约0.29平方公里。从鳌山港出发,快艇在海上航行10多分钟,小管岛就在眼前。从海上看,岛上绿树成荫,几间民房点缀其间,处处透露着淳朴和原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远离陆地,用电一直是岛上的一个难题。“上世纪90年代,岛上的居民都用油灯照明,再后来,家家户户又安装上了风车和太阳能电池板。”岛上居民69岁的冯淑芹说,由于电能有限,居民们一般都安装两套设备,一套储备电能,以防电能不够。长期以来,岛上居民无法使用空调、电暖气和冰箱等大功率电器。

“这里原来的25户原住居民,多年来由于条件受限,不少年轻一代已经搬到了陆地上居住,现在居住在岛上的多是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小管岛网格经济合作社监事长冯鹏鹏说,好在家里有渔船,这些居民隔三岔五就会上岛一次,成为青岛少有的“两栖”居民。

为解决岛上用电问题,结束小管岛无长明电的历史,2020年,小管岛供电工程正式立项。小管岛供电工程采用10千伏双电源供电,线路工程总长22.3公里,包括陆上电缆8.3公里,敷设海底电缆14公里,岛上配置2台变压器。

“长龙”入海,一条海底电缆架起小管岛与陆地“接壤”的桥梁。“通过两年多的努力,工程已全部完工,并于近期实现通电。”鳌山卫街道办事处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主任于永伟说,项目实施初期,为给通电项目腾挪空间,街道组织人员逐户宣讲政策、评估补偿,在很短时间内完成了60余亩沿礁参鲍池的回收拆除,和岛上430亩相关用地的回收,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海上风电 串岛成“链”

丰富的海上风能资源和技术的可行性,让海上风电成为沿海城市追寻的目标,青岛先行先试。电缆入海,也给蓝谷鳌山卫片区发展海上风电留下广阔的空间。

乘船从小管岛出发,再行驶6公里就到了大管岛。作为姊妹岛,大小管岛也是周边众多小岛中唯二有居民的岛屿,各有一个自然行政村,共57户209口人。一直以来,两座海岛隔海相望,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亲密”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规划,大小管岛之间及大小管岛上将建设20兆瓦海洋能源融合发展试验示范项目。项目融合海洋牧场、海水淡化、制氢储能、波浪能发电等进行试验示范,项目全部投产后,年发电量3479万度,除了满足大小管岛用电外,产生的电能可应用于其他方面。

作为山东省首个已核准在建的海上漂浮式风电技术项目,对国家能源岛的规划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目前已完成大小管岛能源站、海水淡化、制氢储氢、储能等用房的建设用地选址,海上漂浮式风机海域定位,海缆路勘察定位选址,浮体桩的设计及材料采购,项目核准及电网接入申请等工作。随着小管岛海底电缆的铺设完成,项目迈出实质性一步。

不仅如此,蓝谷鳌山卫片区还将目光盯向深远海,青岛深远海20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也在加速推进中。该项目所发的电将并入大电网,供岛城千家万户使用,以一个家庭一年的用电量为3000度计算,所产生的风电可满足200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

未来,通过海底电缆的链接,兔子岛、狮子岛、大小管岛等周边岛屿将串“珠”成链,产生的海上风电除了供各个岛使用外,还将通过海底电缆源源不断回输到陆地。

从孤岛到海上花园

产业发展,电力先行。通电后的小管岛,也将迎来一个崭新的未来。

2019年年初,全省工作动员大会上提出“探索保护性开发海岛”。当年,即墨区会同青岛蓝谷管理局谋划在全省率先实施小管岛保护性开发试点。随后,《小管岛保护利用试点方案》得到山东省海洋局批复,小管岛保护性利用工作被提上议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朝霞点花簇,绿冠落碧海,登临岛上,如入桃源——这是岛上居民心目中的未来之岛。根据规划,小管岛保护性利用始终贯彻岸线整治、沙滩修护、岛体筑建、植被扩种等修复工程先行的施工思路,项目通过运用绿色能源、海水淡化、污物降解、海底电缆等先进环保技术,力求在保护岛上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改善岛民人居环境。

修复后,小管岛后续建设将按照“一村二场三中心”的空间规划构想有序推进。在保留渔家传统建筑的基础上,对小管岛进行旧屋改造和村址扩建,打造蕴藏渔家风情的原生态海岛特色民俗村;依托青岛海洋生物和海水养殖科研优势,开展海洋仪器设备和海洋智能装备试验,设置深水智能网箱和海上综合性平台,建设海洋科技测试试验场和岛基海洋牧场;在岛上建设包括生态养护中心、科技展示中心和亲海体验中心在内的覆盖式岛上服务网。

与此同时,还将扩建陆岛交通码头,并在岛上兴建集渔家美食、酒店住宿、休闲娱乐为一体的陆地服务中心,拓展海岛产业链。由此,小管岛也将完成生态优化、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的三级跃升,从而实现生态自治、能源自供、食物自给,成为大自然的绿色之岛、旅客们的向往之岛、岛民们的幸福之岛。

(消息来源:青岛日报/观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