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过国产手机近两年都在忙着提升什么性能,那毫无疑问就是「游戏」和「影像」。这二者不仅代表着我们大众所在意的两个方面,也是如今厂商衡量实力标准的不二法则。超大面积的散热面积、更高的传感器规格、更先进的算法以及自研芯片技术上的研发,这些都是近两年来手机厂商们竞争的重点。

不过每年我们也都是看着他们热闹着开发布会,坐在电脑前看着每年变化的参数,实际上的记忆并不深刻,甚至都不了解这两年发生了什么,只觉得一觉醒来发新机了,又怎么厉害了。那么实际上这两年手机厂商在影像上到底都做了哪些提升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年提升的硬件,媲美单反的拍照素质

单从昨晚发布的vivo S15系列新品来看,采用了独家定制索尼IMX766V传感器、5000万像素超感光影像系统、蜂鸟超级防抖以及夜景降噪、超级夜景算法等 vivo 算法矩阵,让其看起来近乎于一部完美的拍照手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中好理解的应该是5000万像素这个词,毕竟明面上的数字更能让人直观的理解它,而且这个数值甚至面对市面上动辄上万的专业单反还要高一倍,而同等级像素的单反价格又要远远高于一部手机的价。不过想当年小米10首发一亿像素的时候,这种单位量级带来的震撼还是十足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或许很多小伙伴会说,像素并不是衡量拍照好不好的主要标准,还得看底大不大。那么作为这些年在手机影像上宣传最大声的索尼传感器,实际上都大吗?

图源来自爱搞机

再看CMOS的时候,除了看传感器的大小,还得注意单位像素的大小,一个影响着感光能力,一个影响着画面的解析力。2022年旗舰主流是1/1.5英寸到1/1.3英寸级,中端主流是1/2英寸到1/1.7英寸。我们在看底大小的时候,注意分母数值越小,CMOS越大;

Μm代表像素尺寸,现在中端0.6μm到0.8μm,旗舰1μm起步,往上有1.2μm到1.4μm,1英寸底是2.4μm,像素的尺寸越大,接收光子的数量就越多,同光照条件和曝光时间所产生的画面也就越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在目前的旗舰手机上,我们能看到的都是来自于高端的传感器,比如vivo X80 Pro从GN1升级为特别的定制版GNV,1/1.3寸和5000万像素的规格;oppo Find X5 Pro、荣耀Magic4 Pro搭载了索尼 IMX766 50MP(1/1.56 英寸大底,单 1.0μm 大像素);小米12 Pro SONY IMX707 ,5000万有效像素,1/1.28″超大底,2.44μm 四合一像素尺寸。不过以上来看,还是小米11 GN2(1.4μm单像素面积、超大的1/1.12英寸规格)放到现在仍然很顶。

从以上来看,2022年主要的在传感器上的升级并不是很大,像素的提升大家都稳固在5000万,这也在侧面证明,硬件上的堆叠在经济实力上都差不多的时候,性能都是同一梯队,只不过有些加上「定制」二字就显得高级很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除了传感器上的争夺,各大厂商为了让大家能够拍的更稳、拍的更远,于是便在OIS防抖以及光学变焦上费了不少功夫。5倍光学变焦、10倍混合变焦、50倍数码变焦甚至100倍变焦等字眼想必大家伙也一定不陌生,这也已经成为了各大厂商宣传手机拍照能力的标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同样当拍的更好时,拍的更稳的防抖也同样变得很重要。这个代表性的还得是OV。OPPO 将镜头防抖与传感器防抖进行组合,协同实现专业相机级的五轴防抖效果,提升视频拍摄稳定性与照片安全快门;VIVO则是采用了微云台防抖,这一点用过相机或者手机云台都应该能了解。

从这几个方面来说,手机厂商们的目标看来一直是以专业单反的精神在打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算法和芯片,各大厂商的「计算摄影」之路

说起算法,这可就是国产手机厂商们的拿手好戏了。要说今年的黑马,那肯定得是荣耀Magic4,凭借着影像测试总分146分一举夺得了DXOMARK榜一的位置,力压华为、苹果,看来它的出走还是有种青出于蓝的味道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荣耀Magic4除了50MP 广角主摄 +64MP 超广角 +64MP 潜望式长焦镜头一系列强大的硬件属性,这次能够成就它上榜的还得是全新升级的「多主摄融合计算摄影技术」。通过新一代的自研HONOR Image Engine 图像引擎,配备一颗具备强大AI算力的定制独立影像芯片,推动软件算法与硬件的融合,实现软硬件的能力全面释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相比荣耀的软件的协调,OPPO跟VIVO在这一块上做的更为极致,开启了自研芯片的道路,不仅如此,前者联合哈苏、后者联名蔡司,让专业厂商下场带来更专业的影像技术,大大提升我们的拍照体验。

OPPO Find X5的发布,让我们见证了马里亚纳NPU芯片的出现,让摄影成为了一种更为专业的事。这颗芯片拥有18TOPS的Int8算力,20Bit Raw域的处理能力,11.6TOPS/W的高能效,以及片上Cache和独立DDR带宽。

这些硬件基础为手机的静态影像和视频拍摄能力提供了足够大的发挥空间,提高了其水平上限。这不仅意味着普通大众可以更轻松的拍出好照片,也可以让专业生产者用手机创造出更高质量的影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比OPPO的专门的影像芯片有些不同,VIVO推出的V1+IPS芯片,除了在影像拍照上,对于游戏显示也有一定的优化作用。V1+的极夜降噪算法,可以实现运动预估和补偿,让手机达到了专业级夜视仪的成像水准。凭此,vivo将黑光夜视功能扩展到前置和广角镜头,提升了手机拍照与视频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以上,小米从发布的12Pro来看,在计算摄影上的玩法是引入了骁龙8所集成的第七代AI引擎来强化自己的AI影像能力,配合夜枭算法,打造了人脸识别、万物追焦、画面智能取帧曝光合成等影像方案。

不过随着12超大杯的即将到来,小米影像芯片澎湃C2似乎也将出现在我们的视野当中,根据目前的消息澎湃C1拥有双滤波器配置,可以实现高低频信号并行处理,信号处理效率提升100%。

澎湃C1拥有更好的自动对焦(AF),大幅提升暗光、小物体及平坦区域的对焦能力;更精准的白平衡(AWB) ,复杂混合环境光也完全驾驭;以及更准确的自动曝光(AE)策略。不得不说还挺期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还得感叹一下,曾经拍照无敌的华为,反而在如今各家声势浩大的角逐中渐渐弱了下去。不过这也只是表象,作为在5G时代用4G仍旧能撑起一片天的大哥,在自己的影像技术上也从没退步。

最新发布的P50 Pro中,又开发两大黑科技:「原色引擎」以及「计算光学」。为了还原真实色彩,华为在「计算摄影(XD Fusion Pro)」的基础上推出了原色引擎,即硬件+软件+调校多种方式协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采用了新一代10通道环境光谱信息采集传感器,降低了色差,无限接近自然界的光谱,实现环境光谱分辨力提升50%,平均色相准确度提升20%;软件方面华为独家自研的“电子视网膜”色彩架构及人眼级视觉色貌映射,能够结合高精度色彩光谱信息进行标准色空间转换,令传感器像人眼一样去反应光,感应光的颜色,实现自然色彩真实还原。

而为了解决光学镜头都存在天然缺陷,比如彗差、球差、象散等问题,华为也通过算法提前预测光路导致的像差损失,在后期通过算法来还原成理想的成像效果,也就是所说的「计算光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说,华为凭借着「原色引擎」以及「计算光学」还有莱卡的加成,实力仍旧是一众旗舰手机中的佼佼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断提升的COMS传感器,带来更高的像素画质体验;越发贴近专业单反器材的防抖与变焦,这也是降低我们拍照的上手难度;而专业的芯片研发也将带来手机摄影的一个新高度,从拍摄到后期,都能让大众以及更专业的人得到更好的拍摄的乐趣;算法的不同,也是各大厂商区别同质化的独家绝技,也能让我们看到更多的可能。

相比于国际大厂来说,在硬件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随着厂商们的努力,这个距离也在可见的拉进。虽然生产的本质是销售,但我也仍然希望各大厂商能够立足在消费用户的需求上,去做一个在手机摄影上让人记住的好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