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青年干部应以笃定心思、勤学善思、于行于思的躬行践履之态,让爱国爱党的忠心更炽热、为民的初心更闪亮,更好地为祖国发展、民主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国无精神则不强,人无精神则不立。站在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回顾历史,从中汲取奋斗的精神,才能聚合不断砥砺前行的力量。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自成立至今,涌现了无数英勇奋斗、舍生为国的青年英雄,孕育出了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的“五四”精神。拨开尘封的烽火岁月,翻开厚重的历史长卷,这千万个有志青年奋发图志的故事,既是青年干部应当学习的不竭精神涵养,也是青年干部们勇追进步的动力。特别是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之时,我们应充分学习“五四”百年精神,让红色基因代代流传,让“为人民服务”这份永不褪色的“信仰”传承下去。

明镜所以察形,往古者所以知今。青年干部应该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准支点,坚持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的态度,将“五四”精神与现实工作紧密联系结合起来,从时代发展、岗位需求出发,立足于实际,摒弃“好高骛远”之风,把“学习”作为接续奋斗、谋事干事的路线图,将学习心得和个人工作创造性地结合起来,汲取党史精髓,用新观念、新思维去研究解决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才能将汲取的精神力量切实运用到实际工作之中,对提高青年干部的思想站位、完善其工作不足、提升青年干部对当前政策的认识和理解,推动工作水平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

纸上得来终觉浅,“五四”百年精神不仅是一种赞誉,也是一种对后来者的鞭策与鼓励,且学习其精神的最终目的还在于借鉴和运用。青年干部必须不怕辛苦、勇于担当,对群众心存敬意、放下架子、主动亲近,感受群众的安危冷暖,做一个真正有益于人民群众的干部。广大青年干部应坚守初心,从学习中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行的勇气和力量。把初心转化为忠于职守、履职尽责、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态度,从心底尊重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特别是身处基层的青年干部,更当撸起袖子、俯下身子,走到群众中去,真正地了解群众的所需所求,这样才能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让“心得”变“真得”。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年轻干部务必不负韶华,不负时代。(啊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