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东地区,曾发生了一件怪事。

来自东方大国的普通的煤气罐和大钢管,竟然被当地人改装,结果在战场之上大放异彩。

有的国家甚至斥资百万打造防御系统,只为防御这些游击战神器。

这些武器之所以诞生,则与当地的特殊环境有很大关系。

游击神器:煤气罐炮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08年,英国人在中东地区发现了大量石油矿藏,立刻成为了世界各国争夺的焦点,

因为随着工业时代的快速发展,有着“黑色液体黄金”美誉的石油,成为了国家实力发展的关键,且由于不可再生,被世界各国视为一级战备资源。

于是西方各大军事强国为了获取巨额财富,不断在中东地区挑起是非,甚至不惜数次发动石油战争,让中东彻底变成了一个战火不断,弱肉强食的地方。

石油:黑色液体黄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中东各国为求自保,不得不投入大量资金,购买外国武器

虽然其中有像沙特这种土豪国家,靠着卖石油发的财,直接狂砸几十亿美金从东方大国购买30多枚导弹,作为镇国神器,让那些虎视眈眈的国家再也不敢妄动。

土豪国家沙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其中一些贫穷国家,比如巴勒斯坦,既没有雄厚的财力,也没有什么大靠山。

然而它的宿敌:以色列。虽然也是小国寡民,但却有一票西方国家,特别是老美在背后撑腰。

例如在1973年爆发的“赎罪日战争”中,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为了支援以色列,竟然下令美国空军:“把所有能飞的玩意都飞往以色列!”

所以,以色列历经了5次中东战争,与中东地区的绝大部分国家都作对过,却始终屹立不倒。

以色列军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这个强大的对手,巴勒斯坦为了获得足够的军备,只好另辟蹊径,发展出杀伤力强大的自制武器。

但即便如此,制作武器的原材料也是个难题,但就在这时,来自东方大国的两款“神器”,进入了他们的视线。

第一样神器就是钢管。

出口国外的钢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中东国家巴勒斯坦,当地人用它制作的卡桑火箭,有着中东版“喀秋莎”之称,让他们的敌人以色列军队无比头疼。

原因主要有两个:

第一,这款火箭的制造十分简单,只需要将一定量的化肥和白糖灌入不同口径的钢管后,就能做成一款简易火箭弹。

也正因为武器中使用了大量的白糖,这款武器也被人称为“傻白甜”。

卡桑火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巴勒斯坦人还是用以色列的糖果来对付以色列。

因为他们发现,从最初采用的普通蔗白糖燃烧效率并不高,于是不断改良,先是尝试使用地中海果糖,但效果仍不理想。

直到他们使用了以色列产的沙枣糖,才出现了显著变化,燃烧效率获得大幅提升。

这是因为,当地昼夜温差极大的特殊气候,使得沙枣能大量积累糖分,以此制成的沙枣糖,就能在燃烧时释放出更多的能量。

沙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沙枣糖,高甜度、高密度和高粘度的优点,使得其易于保存,甚至几十年都不变质。

最重要的是,无论是化肥还是白糖,都是百姓生活中的必备物品,不可能提出禁运,因此敌人根本难以禁止。

第二,卡桑火箭方便携带、操作简单,就算加上发射架,也十分轻巧。

基本一个人就能扛着火箭弹和发射架到处跑,看到目标就能架起发射架原地发射,并且爆炸威力惊人,完全符合游击战的作战要求,令敌人十分头疼。

重量极轻的卡桑火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尤其是在第二次黎巴嫩战争期间,超过4000枚卡桑火箭密集轰炸了以色列各大城市,共造成了44人死亡,超过25万人被紧急疏散。

其带来的混乱影响,给以色列的国民安全和国家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更令以方大惊失色的是,在经过对武器残骸的仔细研究后,他们竟然在火箭筒上发现了中文。

中文生产厂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以色列马上找到了钢管厂商,准备兴师问罪,但厂家也听得一头雾水,表示是你们中东人说要购买大量钢管,是为了铺设煤气管道,乃是改善民生之举。

至于后来如何流落到当地武装手中,被改造成什么武器,他们也不知情。

以色列本想向发难,结果弄巧成拙,让各国都知道了当地人之所以要舍近求远购买东方大国钢管,就是因为钢管质量达到了军工标准,且物美价廉。

这样一来,厂家反而收到了更多的国际订单。

国际订单的钢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本打算向东方大国“兴师问罪”的以色列,最终结结实实地当了一回钢管“代言人”。

无奈之下,以军只能自己解决卡桑火箭弹带来的威胁。

经过长时间的较量后,他们的反应越来越快,几秒钟就能发现卡桑火箭的发射地,随后立马采取反击,直接打掉当地武装的发射地。

于是巴勒斯坦见招拆招,为卡桑火箭的研发招来了投资者:伊朗。

在伊朗等国的帮助下,巴勒斯坦将火箭进行了升级,不光体积上趋近于现代火箭弹,就连火力也得到了跨越式提升,先后推出4型卡桑火箭。

改进版卡桑火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中,最新诞生的卡桑-4型火箭,为了防止以军偷袭发射阵地,还取消了发射架,改用更为隐蔽的发射井发射。

其最大射程达到了17千米,最大火药装填量超过6公斤,而且曾经的短板:精准度,也有了很大的提升,成为了当地武装爱不释手的神器。

更可怕的是,升级后的卡桑火箭,甚至连火箭发射架都不需要,随便找个地方点火就能发射,但成本也随之飙升,达到了1000美元一枚。

价值1000美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奈之下,被卡桑火箭折磨得痛苦不堪的以色列军,只好下血本,推出了终极杀手锏——铁穹反火箭弹系统。

铁控系统由发射、雷达、操控和监测等装置组成,拥有6个发射台,每个发射台配备20枚小型导弹。

能通过计算来袭目标的弹道,发射导弹迎击威胁较大的目标。

这款武器出众的性能,使其在进入国际市场后,立刻收到了来自美国和英国的订单。

以色列铁穹反火箭弹系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看似风光的背后,是以色列财政部的心都在滴血。

根据数据统计,一套铁穹发射系统的价格,达到了400万美元的天价,并且拦截弹则根据效果不同,单价也在几万到几十万不等。

也就是说,以色列每进行一次大范围拦截,都要花费几十甚至上百万美元。

昂贵的铁穹防御系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谁能想到,这样一款高精尖武器的对手,只是单价1000美元一枚的卡桑火箭。

更令以色列难受的是,要射哪种价位的拦截弹,完全由卡桑火箭来决定。

无论如何,火箭炮都拥有物美价廉的绝对优势,用它同以军周旋,完全是稳赚不赔。

“铁穹”大战卡桑火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即便有如此先进的装备,以色列也依然无法完全抵挡卡桑导弹的威胁,

因为理论上,有多少卡桑火箭炮发出来,就发射出多少同等规模的拦截弹就行。

但实际上,只要巴勒斯坦利用卡桑火箭弹物美价廉的特点,进行密集发射,系统的拦截能力就会到达临界值。

一旦火箭炮的数量超过了临界值,系统就会超负荷,届时,火箭炮就能穿破防御,炸毁地面设施,真正诠释了什么是“蚁多咬死象”。

大量使用过的卡桑火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卡桑火箭成了以色列眼中十分忌惮的“狠角色”,是不折不扣的“高科技杀手”。

而正当以东方大国钢管为主体的卡桑火箭,在中东战场大放异彩之时,另一个来自东方大国的“后起之秀”逐渐崛起,成为了以色列军队新的噩梦。

这便是第二样神器:东方大国的煤气罐。

在中东,有一个十分奇怪的现象,明明他们脚下就有大量的石油,但他们却频频从东方大国进口煤气罐,而且量还很大。

出口的煤气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数据统计,仅也门一个国家,就曾在两年内,累积从东方大国进口了2亿个煤气罐,而中东地区的总人口,才不过4.9亿!

那么,中东各国为何要进口如此多的煤气罐呢?

因为他们发现,这个随处可见的日常用品,不仅可以作为武器。

而且这些煤气罐炸弹,还有着3个无与伦比的优势:

第一个优势:制作简单。

最开始,煤气罐在中东地区,确实是拿来给人们生火做饭的,但是用久了,就用出新意了。

制作煤气罐炮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地武装人员发现,制作一枚煤气罐火箭弹十分简单,只需要在战斗部分装填爆炸物后,在尾部焊接一个无缝钢管作为助推器,里面塞满糖和化肥。

最后安上一个当作引信的小口径榴弹,就大功告成了,简单到让当地武装战士们爱不释手。

东方大国煤气罐的第二个优势,就是极低的价格。

东方大国在民用金属压力容器领域,一直处于世界一流水平,而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煤气罐,自然也是如此。

质量过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地武装发现,来自东方大国的煤气罐安全可靠,质量有着很高的保证。

相比于昂贵的军用火箭弹和各类炮弹,一个煤气罐的价格,在70元到260元之间,作为一款武器来说,简直等于白送。

而用来当作助推器的化肥和糖,作为百姓生活中的常用品,并没有出口限制,因此价格也相对低廉。

所以就连资金不富裕的武装组织,也可以放心大胆地大肆囤积。

当地武装大量囤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制作简单、价格低廉,并不代表这款武器的杀伤力也大打折扣。

相反,这款武器的第三个优势,正是恐怖的杀伤力。

这款武器发射后,外挂的榴弹会使罐身破裂,罐内的爆炸物,会使高压液化气瞬间升华,形成强大的冲击波,造成第一次爆炸。

随后,升华的高压液化气会和空气中的氧气混合,再遇上第一次爆炸时产生的火焰,产生杀伤力巨大的二次爆炸。

根据数据统计,一枚改装过的10升煤气罐,爆炸威力等同于150公斤的TNT炸药。

这就相当于3000枚手榴弹的爆炸威力,曾创下过3发煤气罐大炮轰平一座居民楼的不俗战绩。

炸毁一座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人类一旦吸入这种气体,对他们的肺部也会产生严重的伤害。

正因为这些优势,当地武装才会选择大规模地购买煤气罐,将它们全都改装成了炸弹。

而在后来,他们还发明了让以色列军队无比胆寒的“地狱大炮”。

地狱大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将废弃的水管做成了发射架,还给炮弹尾端安装了尾翼装置,大大提高了精确度,射程达到了2公里。

不光如此,为了完美适用于灵活作战的游击战,他们还为发射架装上了滚轮,实现了移动发射,再将它安装在拖拉机和皮卡车上。

这样一来,就可以随时开着车巡逻,一发现情况不对就停车发射,炸得敌人叫苦连天。

煤气罐炸弹发射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让以军头疼的是,这种武器的原材料,只是老百姓用来烧火做饭的日常物品。

如果禁运煤气罐,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就会出现问题,但如果不禁止,就会让部队徒增损失。

就在以军对当地武装的煤气罐炸弹束手无策时,一个意外的事件,让情况发生了转机。

由于这款炸弹的实战效果让当地武装相当满意,他们在网上发布了炸弹的制作流程。

这让以军也掌握了制作技术,然后决定“以毒攻毒”,自己也制造煤气罐炸弹,反击当地武装。

以色列煤气罐炮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以军和当地武装都来到了东方大国,以提高百姓生活水平为由,大量采购煤气罐,仅一年输入到中东的煤气罐就高达1.9亿罐。

但这些煤气罐,只有小部分进入了寻常百姓家,更多的还是出现在了战场之上。

因此,在中东战场上,经常出现一个奇景:一辆拖拉机或皮卡车,经常开着开着就射出一发导弹,让人防不胜防,煤气罐也成为了名震中东的游击战神器。

名震中东的游击战神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无论是东方大国的煤气罐,还是钢管,之所以能在中东人的手中成为杀伤力巨大的武器,靠的还是过硬的质量,以及超高的性价比。

而中东人民的奇思妙想,也向世界证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功夫再高,也怕菜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