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作者孙绪闻

据观察者网最新消息,德国前总理格哈特·施罗德被指控“亲俄”后遭到清算,德国联邦议会和欧洲议会先后没收其办公室并将之列入制裁名单,这一消息引起了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施罗德也成为俄乌冲突以来第一位被西方制裁的前欧洲国家领导人。

施罗德在1998年至2005年间担任德国总理的职位,在2005年后成为德俄两国天然气管道合作项目“北溪”股东委员会主席,如今担任俄罗斯石油公司监事委员会主席。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以欧盟为主导的大部分西方国家几乎一致做出对俄制裁的决定,其制裁力度也是前所未有的严厉。

西方国家对俄制裁范围包括金融、贸易、政治、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甚至包括动物、植物和个人,有不少人因为打上“亲俄”的烙印而被列入制裁名单中。施罗德在此前就遭到抨击,被要求辞去在俄罗斯石油公司的职务,与俄罗斯做出切割以表明对乌克兰的“支持”,不过其坚持不肯辞职,并表示俄罗斯不可能被孤立,德国的工业生产离不开俄罗斯的能源。

作为德国前总理,遭受到来自德国政府的清算可以算是一种“背叛”了,不过在大多数欧洲政客看来,仿佛他才是那个“背叛者”。在美国的“拱火”下,欧洲大部分国家陷入一种“二极管”思维,“反俄”成为了一种“政治正确”的选择,在他们眼里不反俄就是亲俄,由于政治站队的极端化,这也导致了各国面临严重的社会问题。

如今施罗德已经遭到了制裁,下一个被清算的欧洲国家领导人很有可能就是德国前总理默克尔,其作为德国历史上少有的女性领导人,还是一位拥有敏锐头脑的政治家,她在欧洲政坛的地位堪称传奇,她在任时与中俄的关系都处理的不错。

默克尔在处理对外关系时延续了一部分施罗德的政策,也正是这个原因导致了一些德国政客借此攻击其“亲俄亲华”,那么在与俄罗斯与中国交好是“政治不正确”之风袭扰欧洲政坛的当下,默克尔的退休生活恐怕真的不会太平。

事实上,在此前中欧峰会举行期间,就有部分德国媒体将矛头对准默克尔,指责其“过于亲华”。这也是由于默克尔在任期间积极与中国展开合作,大力推动中德两国加深贸易合作,这才被某些人认为与中国关系“过于亲华”。

其实这种说法完全是荒谬的,默克尔是德国领导人而非中国领导人,她所做的事情是基于德国利益的考量,与中国的友好关系本质上也是中德两国在经济合作上互利互惠的体现,而不是个人政治倾向,以此作为“清算”一位劳苦功高的前国家领导人的理由,未免也太儿戏了。

“亲华”、“亲俄”这些带有强烈政治色彩的帽子本就缺乏客观,更何况如今欧洲的政治风气已经是“一团糟”,在政治环境极端化的情况下,欧洲国家能否作出正确的判断值得怀疑,也就是说默克尔很有可能遭遇同样的境况。

其实深究起来欧洲政坛这一滩浑水下,也少不了美国政府的影子,从最初的俄乌冲突爆发就有美国在背后推波助澜,然后撺掇欧盟对俄实施制裁,通过“道德绑架”和“政治正确”的方式大搞选边站队和阵营对抗的把戏,而让欧洲“乱起来”就是美国的主要目的,毕竟乱中才方便收割欧盟。

在欧盟的对俄制裁措施下,欧洲国家和俄罗斯基本上是两败俱伤,甚至欧洲比俄罗斯受到的影响更大。经济危机、能源危机、人权危机接踵而至,欧洲国家和俄罗斯的矛盾更深了,美国却因为倒卖能源赚物资赚得盆满钵满,谁是鹬蚌谁是渔翁一目了然。

站在局外人的角度来看,德国和欧盟“清算”施罗德的是不理智、是疯狂,是已经扭曲的价值观和政治倾向,但也许在很多欧洲人看来,这样的做法就是“正义”,是欧洲对俄罗斯制裁取得的又一“胜利”,只能说现在的欧洲已经彻底被美国忽悠瘸了,再想站起来恐怕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