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袁隆平院士逝世一周年。

央视《国家记忆》首次公开一段视频:晚年的袁隆平患上了慢阻肺,多走两步路都会喘气。

91岁的他在去医院的路上,乐观地唱起了《歌唱祖国》——“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高校有了一座“隆平楼”

5月20日,湖南农业大学举行袁隆平院士逝世周年纪念会,学校宣布将第十二教学楼命名为“隆平楼”。有网友说:在这栋楼里上课,会格外认真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纪念会上,袁隆平院士家属代表向学校捐赠了袁隆平院士遗物,包括袁老使用了60余年的英文字典,见证着杂交水稻高产更高产的计算器,出镜率最高的格子衬衫......

据介绍,袁隆平院士一生极其简朴,日常穿着的格子衬衫都是35元一件,使用的笔都是两三元一支的普通签字笔。

家人们唱起了袁老最爱的歌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5月21日,袁隆平院士夫人和家人们到墓园纪念袁老。 简单的纪念活动后,他们唱起了袁老喜爱的歌,包括那首他最爱的《红莓花儿开》:“红莓花儿开在野外小河旁,一位年轻的姑娘使我日夜想……”

袁老去世后,全国各地的人们送来鲜花和悼念卡片。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 20多名年轻人, 自发前往试验田雕塑旁、殡仪馆等地 收集鲜花上的卡片。 工作人员陈姣说, 目前已经整理了10册, 其中5册被送往湖南省档案馆, 剩下的卡片还在整理中, 整理完成后将会展览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袁隆平生前先后在三亚的基地里选育出数十个杂交水稻品种。5月22日上午, 在三亚 水稻国家公园袁隆平纪念园,将 举行袁隆平院士铜像落成揭幕仪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袁隆平生前在三亚南繁基地

由袁隆平团队培育的超级耐盐碱新型高杆高产“巨型稻”,近日在天津市宁河区东白庄鱼场进入插秧阶段,这是华北环渤海地区首次在盐碱地上试种非转基因“巨型稻”品种。

袁隆平次子袁定江在袁隆平院士逝世周年纪念会上表示,父亲的一生都献给了杂交水稻研究与推广实验,他未竟的“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有人在接力,他的事业有人在传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袁隆平的老照片,看着看着就哭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友纷纷发文缅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央视新闻(cctvnewscenter)、中国青年报(zqbcyol)

▼扬子晚报微信矩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