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过网文小说吗?
前段时间,小破站上线了《凡人修仙传》的动画,这让我十几年的网文DNA动了。
想当年,一个班级50个人,49个写过网文,还有一个是班主任。
最近心血来潮,想找个写过网文的老哥聊下《凡人修仙传》的那点事。
然而打了电话没聊两句,就听到了对面的背景音:
「亲爱的骑手,您的订单即将超时。」
他说他现在的工作很忙,分分钟几块钱上下。
我也不好意思再打扰他。
我查了一下,2019年,全国有77万网文签约作者。
其中一半作者的月收入不到2000元,超过1万元的仅11%。
然而中国热度前100的影视剧里,42部是网络文学改编,总产值超一万亿,可谓热钱滚滚。
这个昔日让全民沉迷的创作产业,为何如今却沦为了金碧辉煌的血汗工厂?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中国网文产业畸形发展的20年。
1997年,中国联网计算机29.9万台,上网用户人数62万,年龄在21到35岁之间的年轻人占78.5%。
那时能写网文的,基本都是科研、计算机、高教领域的人才。
当时,中国出版业因为版号限制,不像国外那么容易出书,新人出头难。
所以,网络文学成了文学青年的圆梦捷径。
1997年,美籍华人富二代朱威廉创办了文学网站「榕树下」。
捧红了后来的文艺偶像——安妮宝贝;
喜剧鬼才——宁财神;
韩寒IP制造者——路金波;
还有《家有儿女》的编剧——邢育森。
我没搞错,他真的是叫这名,和《武林外传》里的邢捕头同名,估计也是宁财神设置的彩蛋。
痞子蔡的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相信在座各位应该听过或者看过。
这本小说先是在海峡两岸的BBS上爆红,后来由出版社出版,最后改编成了佟大为主演的电视剧。
那时虽还没有IP的概念,但“网文改编”这四个字的价值频繁出圈,让一众文坛老炮儿们放低了姿态。
1999年,榕树下主办首届网络原创文学大赛。
评委有京圈老大——王硕,文坛噩梦——余华,还有失足青年——阿城。
各路参赛者的感觉,就像是无师自通的人,得到宗师盖个戳后,才能登堂入室。
那时的网络文学,大多是文学出版的垫脚石。
在网上集聚人气,成为头部作者,然后转型传统文学期刊和文学出版。
大多数人走的是「先草莽,再招安」的路子。
至于大部分的普通作者,几乎就是小众文化、圈地自萌的气氛组。
当初的唐家三少没收入,他爹拿了篇报道郭敬明的新闻质问他:
「你写小说,人家也写小说,为啥人家一年100万?!」
那么,涉世未深的网文产业,是怎么实现自己财务独立的呢?
2000年,北大毕业的程序员吴文辉,除了上班摸鱼,每天还喜欢花几个小时泡在论坛里看小说。
2001年,他和5个小伙伴一起办了个小网站——玄幻文学协会。
几个小伙伴的名字现在看来都特别中二,什么黑暗之心,藏剑江南,宝剑锋,黑暗左手。
其羞耻程度堪比十八年后跟孩子说,「你爸当年笔名——火云邪神」。
网站本来是玩票性质的,并没有什么商业计划。
2002年,这个网站改名为「起点中文网」。
名字是有了,难题也来了——不赚钱。
2002年底,「榕树下」因为资金问题卖身贝塔斯曼,然而拐点不期而至。
2003年,《小兵传奇》在起点连载,引爆了网站的流量。
ALEXA网站流量排名由5000名以外,迅速升到1500名以内,服务器和带宽的压力剧增。
吴文辉这才发现,中二梦总要遭遇现实。
于是提出了VIP收费的商业计划,开创了新纪元。
收费首月,“流浪的蛤蟆”成了第一个稿酬过千元的作者。
收费的第一年,起点吸引了两万人的作者队伍和100万人的注册会员。
2004年底,吴文辉等来了打工男女梦寐以求的事情——天上掉下来个陈爸爸(陈天桥)。
盛大在两年里投资了1.1亿元,先后买下了「榕树下」「红袖添香」「潇湘书院」「晋江文学」。
以起点中文为核心的盛大文学成了网文行业霸主,开启了文学网络史上无法逾越的巅峰之年。
2006年,中国网民达到1.37亿,互联网红利带来了大批读者。
《诛仙》《小兵传奇》《步步惊心》红得发紫;
《鬼吹灯》《盗墓笔记》一度让我傻傻分不清楚;
《明朝那些事》《琅琊榜》让全国男女的荷尔蒙飙升。
全国的中小学生们,不是幻想上天入地,统御四方,就是YY来场穿越时空的爱恋,网络文学迎来了黄金年代。
十多年之前上学的朋友,有没有过省下早饭钱,买《今古传奇》《科幻世界》《九州幻想》的经历?
有的话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华音流韶》里步非烟笔下的天竺异域和宗教传奇令人神往;
《镜系列》中沧月编织的傀儡师、迦楼罗穷极了学生们的想象力;
至于江南的《九州缥缈录》,挖坑不填坑,让多少网友骂碎了键盘。
以上的这些,我都是夹在《五年高考,三年模拟》里偷偷摸摸地追完的。
到了2011年,盛大旗下的注册作者达到160万,注册用户达1.23亿,市场份额72.1%。
建站十年,也中二了十年,起点中文网终于盈利了。
一段中二的故事结出了硕果,创业者和头部作者都实现了财富自由。
冲着写网文就能养活自己,很多年轻人天真地追起了成为网文作者的中二梦,却根本没有意识到资本的本性。
需要你的时候,你是他的小甜甜,要啥有啥;
不需要你的时候,你就是牛夫人,榨干为止。
淘金时代并不是网文的结局。
繁花似锦的热闹底下,是资本和网文之间的暗潮涌动。
吴文辉希望围绕网文打造内容矩阵,但老板陈天桥归根到底只是个“臭打游戏的”,接手传奇时,陈老板自己就可以玩个七天七夜。
但对网文产业,他就只爱薅这只羊身上的毛了。
2013年,腾讯趁虚而入,挖走了吴文辉。
马老爷的阅文集团对网络文学是要钱给钱,要权给权,吴文辉在那年王者归来。
2016年,阅文营收才25亿,但是光稿酬就发了近10亿。
年分成稿酬100万以上的作家超过100人,中层作者的规模和收入也被投机资本捧上了天。
相比之下,很多年轻人手头的砖就更不香了,电子厂的螺丝也不想打了。
从2017年到2020年,网文注册作者数从1400万飙升到2130万,签约作者数量从68万提升至100多万。
这里面有过半数作者的笔龄不到三年,个个都是低价耐X的优质资本燃料。
然而过去几年,能让所有人都点头的经典作品又有多少呢?
可以把你认为的经典,在评论区安利给我。
2018年,网文市场大变天,「免费+广告」的在线阅读模式快速崛起。
趣头条的米读,百度的七猫,字节的番茄,一个比一个崛起的速度快,原本稳步增长的付费阅读也不香了。
2017年到2019年,阅文平均月付费用户数少了130万,付费比率由5.8%下降到5.1%。
有人说,给免费阅读app写书的作者也一样能赚钱。
可你也不想一想,一旦点击付费这个有理有据的收入模式被干掉了,还指望资本老爷一辈子靠补贴养着作者吗?
哪怕是在付费模式还没被完全干掉的今天,
四年全职写文,365天里连大年夜都不敢请假,月入500到几千的起点作者,
连载100多万字,求签约被拒绝后,最终沉迷送外卖的,可太多了。
一腔热血的打工人,像看A股一样追求价值投资;
满身铜臭的资本家,却只想着要量化收益。
2020年4月底,腾讯接管阅文集团,吴文辉团队“被迫退休”。
第二天,阅文就被爆出霸王合同,不仅要推免费阅读,吃相难看到要锁定作者死后50年的收益。
作者们发起了“5·5断更节”以示抗议,可一群小作者的细胳膊,哪里拧得过马四郎的粗大腿。
阅文辟谣的时候嘴上说,「全部免费阅读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
懂了,原来是打算99%免费阅读,就跟拼夕夕砍一刀的最后1%一样。
《界面新闻》曾将阅文合同中的的争议点列出,我放在下面,在座各位可以看看。
真的是条条款款都在拉我的血压。
不出所料,2021年,阅文的月付费用户下降了14.7%,但免费渠道的日活用户却增长了50%。
那么问题来了,规模才250亿的网文行业,到底是怎么吸引到这些市值千万亿的资本大鳄们?
从盛大到腾讯,再到字节,没有谁是看着网文那点付费收入来的。
2021年,整个阅文的利润只占腾讯的1%,流量和版权的前景才是资本们真正在乎的。
2020年,在线阅读用户使用时长的增速,仅次于短视频,连手游都得甘拜下风。
在抖音的流量加持下,免费的番茄阅读,更是远远地甩开了所有的对手。
除了流量之外,2017年到2019年,阅文的版权收入占比也一路飙升,在线收入占比则掉到了谷底。
以前做网文需要依赖作者和内容,所以哄着、供着、伺候着;
现在流量和版权都在资本手里,自然是拽着、牛着、支配着。
一方面,资本对股票市场说,「我这个东西很好,以后很赚钱,快来买我的股票。」
另一方面,又对打工人说,「你又赚不了几个钱,没资格跟我BB,赶紧退休滚犊子。」
堪称PUA界的老师傅。
吴文辉网文梦的中心,是作者和内容,再以此来做流量和版权。
但资本已经将时代的逻辑颠倒了,作者和内容,成了被抛弃和被牺牲的。
这时肯定有人要说,「你写网文,别人也写,为啥人家一年100万?!」
绝大多数依靠订阅为生的腰尾部作者们,版权和流量的热闹,压根跟他们没关系。
《大唐明月》卖出了1300万的授权费,而原著作者只拿到手16万。
就像付费模式前的网文时代,网文作者只怕又要成为网文流量化和IP化的气氛组了。
20年一个轮回,沧海桑田。
日本的动漫,北美的好莱坞,欧美的游戏。
每一个影响世界的文化产业,都是在几十甚至上百年的时间里稳步成长的。
我们不缺文化源泉,不缺人才,更不缺受众。
可遍地都是资本的鼓风机,张口长期主义,闭口投机生意。
急躁的风,吹散了年轻人的热血。
创作者成了工厂的燃料,以至于年轻人都忘了,当初他们不是为了赚钱才来做内容。
有太多赚钱的选择,而他们选择了梦想。
读者、作者、创业者,创造这个产业的人们,
梦想的是一片荫蔽大众的文化之森;
而不是只让资本盆满、头部钵满的摇钱树。
希望网文也好,影视、动漫、游戏之类的文化也罢。
都能在新一轮的资本热潮中,终有一日,回归初心,重新回到作者和读者的手里。
你有哪些觉得很不错的网文?
你觉得网文改编的影视作品里,哪些是经典?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我是猛犸,再瞄一眼这个奇怪的世界。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