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太常,浙江人,仕途亨通,三十九岁官至监察御史,儿子王元丰却是个傻子,十六岁了还分不清男女,提亲数次,均被拒绝,让人发愁。
一天,有位妇人领着一位娇俏伶俐的少女登门,说是愿意把女儿许配给王元丰。王夫人大喜,热情款待,商量聘金,妇人却说,聘金已付,希望他们能善待女儿小翠。吃完饭,妇人同小翠交代了一番,就辞别而去。
数天后,妇人未如约而至,王夫人询问小翠家住何处,小翠竟然答不上来。王夫人把院子收拾出来,让小夫妻成婚。
成婚后,小翠同王元丰竟然玩到了一起。两人一起踢皮球,一起化妆,王夫人见了又气又恼,说了小翠两句。
小翠没有放在心上,隔天,小翠让两个丫鬟扮作官差的模样,自己则装扮成宰相,在巷子里玩耍,走到家门口,门房以为是宰相驾到,通报了王太常,王太常连忙起身迎接,谁料竟然是儿媳嬉闹,气得直摇头,数落了小翠一番。
同巷子的王给谏,与王太常,官场不合,一直瞅准时机,准备参王太常一本。明枪易躲,暗箭难防,王太常没有办法,一直小心提防着。
王给谏听说宰相去过王太常家里,派人打听了宰相的模样。谁料竟然同小翠那天的着装一模一样,于是连忙上门打听。王太常牙关紧闭,无论王给谏如何探听,绝不开口。王给谏认为两人商议了机密,不能同外人说。王太常知情后暗自开心,叮嘱小翠切莫再扮,小翠欢快地点点头。
一年后,宰相倒台,有位外省的亲戚写了封求情信给王太常,却被误送给了王给谏。王给谏认为王太常的后台已倒,以信要挟,一万两银子。王太常当场拒绝。
王给谏不死心,登门交涉,王太常不愿搭理。王给谏等了很久,准备离开,忽然王王元丰身着龙袍,头戴冠冕,大摇大摆地走出来。王给谏当场愣住,接下来脑筋一转,哄骗王元丰脱下衣帽交给了他,转身离去。
王太常知道后,吓得瘫软在地。王夫人要打死小翠,小翠逃进房间,王太常拎斧砍门,小翠冷静地说,公婆莫怕,刑罚我担着,定不会连累二老,如今你们劈死我,是准备灭口吗,二老见小翠异常理智,开始冷静下来。
王给谏连夜进京,告发王太常图谋造反,有龙袍冠冕为证。皇上打开包袱,里面只有秸秆扎的帽子和一块黄色包袱皮。皇上大怒,认为王给谏欺君犯上,诬告同僚,判他充军。
经此一事,王太常悬着的心,终于落地。王氏夫妇认为小翠并非凡人,礼敬有加。很快,王氏夫妇开始想抱孙子,王夫人找小翠聊了聊,小翠只是笑笑。王夫人问儿子,儿子却说同床时小翠经常把脚放他肚子上,打扰了他休息,坚持要分床睡。
一天,王元丰在洗澡,小翠让他跳进一个瓮里,王元丰喊热,小翠却拿两床被子盖住了瓮口。很快,王元丰气息微弱。王夫人知道了,怒斥小翠谋杀亲夫,小翠气得说不出话来。
忽然一个丫鬟跑来,说是王元丰醒了。王元丰满头大汗,眼神却很清澈,言谈举止,仿佛换了一个人,没有一点痴傻。此后,王元丰同小翠十分恩爱,形影不离。
一年后,王太常被罢了官,心中不快。小翠失手打碎了一个白玉花瓶,王太常言语刻薄,训斥了小翠。小翠恼怒,说道,这个家,不待也罢。
小翠对王元丰说,早年间,我母亲渡劫,承蒙你父亲搭救。我是来替母报恩的,同你有五年的姻缘,现如今,虽未满五年,但你父母薄情,我不愿再待下去,你我诀别吧。
小翠走后,王元丰一蹶不起,相思成病。王氏夫妇要给他续娶,他果断拒绝,每天对着小翠的画像睹物思人。
一天,王元丰外出,路过一座荒废的宅院,听到里面女子嬉闹的声音,其中一个人的声音特别像小翠,于是喊了一声,没想到,院内女子居然回应了,夫妻相见,泪流满面。
王元丰想迎回小翠,小翠却不愿意再踏足王家,于是王元丰搬来同小翠同住。
五年将近,小翠劝王元丰向钟太史家提亲,迎娶钟家的女儿。王元丰不肯,小翠提出若不答应,自己会提前离开,王元丰无奈,顺从了小翠的安排。
大婚当晚,王元丰极为诧异,新娘的样貌举止与小翠如出一辙。隔天王元丰去找小翠,小翠却已不知去向,只留下一块玉玦。
王太常虽官运亨通却内忧外患,外有同僚虎视眈眈,内有傻儿无人婚配。早年间小翠母亲渡劫,得到王太常庇佑,小翠成年后,替母报恩。小翠的到来,傻儿王元丰不再孤独,有人作伴。小翠假扮宰相,解了王太常的燃眉之急。小翠安排王元丰假扮皇上,替王太常从根本上清除了政敌。与此同时,她治好了王元丰的痴傻。王家顺风顺水,逢凶化吉,祥和安宁。一年后,王太常被罢官,因为一只花瓶迁怒于小翠,罔顾昔日情分,恶语相向,刻薄寡思。细想这些年,每一次消除劫难,小翠都承受了很多白眼与谩骂,化险为夷之后,迎来了王氏夫妇短暂的笑脸,反复无常。小翠说是来报恩,更像是来渡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