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很多人都在说德国在二战时期之所以战败,是因为德国碰到了两个“猪队友”,意大利纯属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穿着最昂贵最时髦的军服,享受着最好的伙食待遇,却打着最烂的仗,就不多说了。而日本呢?日本的军事科技虽然不如欧美强国,但日军却极为疯狂,所以战斗力也不算弱,至少在东南亚战场上曾轻松击败英军和美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很多人认为日本犯了两个最主要的错,第一个就是没有和德国夹击苏联,第二个就是主动招惹美国,使得美国有理由放弃中立,美国这个强大的生力军参战,不仅日本被打得节节败退,而且连带德国也倒了霉;本来打苏联就已经十分艰难了,美国的加入让德国一时压力极大。总之吧,这日本简直就是正事没干一件,倒忙帮得似乎比意大利还多。

其实吧,日本不是不想与德国一起夹击苏联,甚至在德国对苏联发起进攻前,日本就已经试探性地和苏联打过两次了,第一次是1938年发生的“张鼓峰事件”,第二次是1939年发生的“诺门罕战役”,虽然两次都是由日本主动挑起的,但结局却也都是以日本战败而告终;虽然两次战役伤亡都不算大,但苏联军队展现出来的强大火力却让日本惊恐不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在“诺门罕战役”后,双方各怀心思地签订了“日苏中立条约”,当然,双方都是国际上的“老油条”了,自然不会真把“和约”这张纸当回事,毕竟这张纸唯一的作用就是用来撕了烧火用;“诺门罕战役”结束后,日本方面持续不断增强关东军,在其巅峰时期,拥有31个师、13个旅,近百万人。

这么多人放在东北当然不是为了好看,其实日本一直都想和德国夹击苏联,但迟迟都不敢动,为啥呢?因为苏联也一直在防备着日本,苏联的远东方面军(前身是远东特别集团军)一直都保持着非常庞大的规模,在苏德战争爆发前,这支方面军人数就已经高达70万以上,在苏德战争爆发后,这支方面军的人数更是常年保持在一百万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就算是欧洲战场上战事再吃紧,斯大林也从未想过抽调这支规模庞大的军队回去救援,而且还不断加强这支在当时能够改变任何战场战局的军队。除了人员上的增加外,坦克、飞机、大炮等一系列军事装备也是源源不断地运到远东地区,此外,苏联所委任的历届远东方面军司令也都是功绩卓著名将,比如布柳赫尔、阿帕纳先科、普尔卡耶夫,华西列夫斯基也曾短暂担任过。

而斯大林给远东方面军的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防备日本入侵,给苏联前方一个安稳的后方;有这么一支强大的军队在虎视眈眈的盯着自己,而且无论是人数还是装备都强过自己,关键是这支军队从未放松过对自己的警惕,就算日本人再疯狂,只要不傻,这种明显就是“送死”的事情还是不会做的,所以到后来,由于其他战场的需要,日本方面干脆一步步将关东军的精锐尽数抽调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为了迷惑苏联方面,所以也一直在给关东军补充士卒,但战斗力就不用说了;但这也的确是迷惑到了苏联方面,以至于苏联准备了一百七十余万军队进攻关东军,熟料关东军太不禁打,在日本投降前就已是节节败退,就在关东军司令准备决一死战时,日本天皇的投降书来了,这也正好给了关东军逃走的理由,但苏联的动作更快,早就堵死了关东军的退路,也就是说,在日本投降前,苏军就已经把关东军给包了饺子。

所以关东军没几个逃走的,近70万人的军队,除了战死的,基本上都成了俘虏。而战败后的日本已经是穷得叮当响,压根没钱赎他们回来,所以这些俘虏就很自然地被送到西伯利亚地区,以劳动的形式还债。回过来说,也就是苏联对日本是否会发起进攻压根就不慌,毕竟早就已经做好了准备,甚至有可能会让日本提前退出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