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九旬老人给社区送来儿童节礼物,十五年来累计捐赠近千本书籍

“六一儿童节就要来了,我特意挑选了《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等十本童话书,希望社区代我赠送给有需要的小朋友,或是放在社区图书馆给大家看。”日前,家住春馨园小区32幢的90岁老人岳鑫根给姑苏区白洋湾街道路南社区工作人员打来电话,要为辖区小朋友们准备一份特殊的礼物。据悉,他是一位独居老人,也是一位阅读爱好者,最近15年来,已累计为社区和附近居民捐赠近千本书籍。

九旬老人笑对人生

看书成为唯一爱好

岳鑫根曾先后经历了中年丧子、晚年丧偶的伤痛,很长一段时间都闭门不出。“尽管如此,我依旧相信生活是美好的,应该微笑面对生活。亲人在‘远方’看到我过得很好,才会安心。”老人笑着说,数十年来,看书成了他最大的爱好,也是他的一种精神寄托。

“虽然年纪大了,长时间看书有点吃力,但休息一会儿,我还是接着看,而且能从清晨看到傍晚。也正是依靠这些书,让我慢慢走出伤痛进而笑对人生。我还会把书中的一些名言警句抄在我的床头墙面上,并作为自己的人生格言,每天都念上几遍,以此来激励、鼓励自己不要被困难所打倒。”岳鑫根年轻时当过兵,从事过坦克检验工作,常年奔波于祖国的天南地北,所以特别喜欢看有关历史的书籍。他说,《人类简史》《中国通史》《焦裕禄》《中国近代史》等都是自己非常喜欢翻阅的书。

闲暇时逛书店

搜集两千多本图书

岳鑫根退休以后,渐渐不再局限于翻阅历史类书籍,其他各类书籍也成了他搜集的对象。为了丰富自己的书库,他闲暇时喜欢逛书店,特别是旧书店,只要对哪本感兴趣,就会毫不犹豫地买下。这个习惯,老人不知不觉坚持了三十年,家里的书籍也累积到了两千多本。最终,小小的客厅几乎被各类书籍“占领”,鞋柜、床头柜、窗户、桌子也都给老人的“伙伴”让了位置。四面斑驳的墙面被老人改造成了一个个小书架,三层架子上整整齐齐地摆放着老人经常翻阅的书籍。

记者发现,岳鑫根家里有一面特别的白墙。“随手关门,出门别忘关水、电、煤气……”这面靠近门口的白墙被老人当成了提示板,上面写满了琐碎的事情。老人表示,自己年纪大了,担心越来越多的事情会前记后忘,所以每天要吃的药、每天要做的事都记在了墙上,用来提醒自己。但是,唯有看书这件事,是他时时刻刻记在心里的。“我每天睁眼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摸一摸、擦一擦我的这些书籍,不然总感觉少了什么。只要自己眼睛没花,还能看清字,我就会把这个爱好一直进行到底。”老人说。

加入社区志愿者队伍

十五年送出近千本书

“趁着自己还能走路、还能说话、还没犯糊涂,我一直想为社区做点什么。”岳鑫根说,最近因为疫情,越来越多的党员加入志愿者队伍,为居民的生命健康做起了“守护者”。看到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老人坐不住了。“我是一名退役军人,年轻时带领我的团队走南闯北,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虽然我老了,但不能什么也不做,更不能退缩。我还要继续回报社会。”他说。

据悉,岳鑫根十五年前就加入社区志愿者团队。一到节假日,他都会画上一幅字画或者拿出一些书籍送给社区以表心意,十五年间,老人向社区、路南日间照料中心、邻居等累计赠出了近千本书籍,并受到了周围居民和很多小朋友的喜欢。今年春节,老人给同样喜欢历史的8岁的赵奕琪送去了《上下五千年》《近代中国史纲》两本书籍,“中国历史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只要你感兴趣,我这里还有很多书籍可以给你看,我们还能一起探讨交流。”老人豁达、开朗的性格,也让原本内向的赵奕琪变得越来越活泼、健谈。她说:“空闲时,我喜欢到岳爷爷家里借阅书籍来翻一翻,也喜欢和他聊天,我要向岳爷爷学习,做一个爱读书、积极向上的人。”岳鑫根笑着说,他会一直赠送下去,将这份浓烈的热爱和对生活乐观的态度传递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