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溺水是造成孩子们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希望广大家长务必增强安全意识和监护意识,切实承担起监护责任。给孩子们传授相关知识和技能,不断加强孩子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孩子们的避险防灾和自救能力,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事故发生就在一瞬间,家长和孩子都要特别警惕!

一、家长监管做到四知道:

孩子去哪了?孩子做什么?孩子和谁一起出去?孩子何时回来?

二、预防溺水,牢记“六不准”

1.不准私自下水游泳。

2.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不准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4.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5.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6.不准不熟悉水性擅自下水施救。

三、辨别溺水,认清七迹象

1.溺水者的嘴会没入水中再浮出水面,没有时间呼救。

2.溺水者的手臂可能前伸,但无法划水向救援者移动。

3.溺水者在水中是直立的,挣扎20-60秒之后下沉。

4.溺水者眼神呆滞,无法专注或闭上眼睛。

5.溺水者的头可能前倾,头在水中,嘴巴在水面。

6.看起来不像溺水,只是在发呆,但如果对询问没有反应,就需要立即施出援手。

7.小孩子戏水会发出很多声音,一旦安静无声要警惕。

四、遭遇溺水,如何自救

1.保持镇定:不要惊慌失措而手脚乱蹬。

2.仰泳露鼻:屏住呼吸,放松肢体,尽可能保持仰泳体位。

3.深吸浅呼:呼吸时吸气要深,呼气要浅。

同伴落水怎么办?

若遇同伴落水,切不可盲目下水救人或手拉手救人,而应大声呼救,让附近的大人来帮忙,这才是真正在帮助同伴。

不能认为不够朋友! 1.不能认为自己不够朋友!

千万不能认为同伴落水,自己不跳下去救,就不够朋友!及时找大人帮忙才是救援成功率最高的方式,才是真正在帮助同伴! 2.不能因为害怕而隐瞒!

救不上来同伴也不是你的错,千万不能因害怕而隐瞒!没有救上来同伴,也千万不要有心理压力,更不能因害怕而隐瞒事实,从而导致没有及时报警或让大人知道,耽误了宝贵的救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