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千年来,铜与中国人有着血脉相连的感情,诞生出一个古老的职业——打铜匠。在他们手里,一块铜片,一把锤子,历经千锤百炼,才能造就一件精美铜器。

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将至,5月22日,新国潮非遗铜文化品牌“朱炳仁·铜”,首次亮相西湖边的“网红”直播间——湖上直播间,开展以“非遗N+”为主题的品牌快闪日活动,演绎国家级非遗铜雕技艺在当代的N种可能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炳仁·铜”品牌首次亮相杭州“网红”直播间——湖上直播间

一边观赏西湖美景,一边体验铜雕非遗,这也是杭州上城文商旅集团主办的“乐游双街·云上活力购”的重头戏。今年,正值熔铜艺术诞生16周年,响应政府号召的“全民非遗”,“朱炳仁·铜”向各行各业每一位可爱的人发出邀请,来湖滨步行街“湖上直播间”现场,共赴奇妙的铜艺手作体验之旅。

2006年5月25日,天宁宝塔的一场大火,让铜跳脱出5000年铸造的“枷锁”,在天人造化中走向了金属艺术的自由,被称为“中国铜艺术史的第二次革命”。活动现场,特邀的“非遗体验官”共同参与了“千人千锤,一铜守艺”打铜壶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千人千锤,一铜守艺”打铜壶活动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非遗体验官一锤一打,一“铜”为“非遗N+”献力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铜雕技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朱炳仁也空降现场,为“全民非遗”助力,“大家打铜非常努力,说明全民对非遗的热爱。无论在湖滨步行街的湖上直播间,还是河坊街的江南铜屋,都能看到铜文化正在从传统走向时尚。非遗不能只代表历史,更应该向前走,适应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铜雕技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朱炳仁空降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铜雕技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朱炳仁表示非遗应该“向前走”,面向未来

一把手作铜壶,代表我们民族曾经的生活侧影,也蕴含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寄托。据悉,最终的成品,将在赋有文化底蕴的清河坊历史街区“御街茶集”中展出。“朱炳仁·铜”希望通过这种亲自体验的手作方式,让更多的人见证老手艺的时代新生,也让全民参与、保护、再造非遗,一“铜”为“非遗N+”献力,传承践行的工匠精神。

在当前线下经济如何复苏的形势下,如何将传统工艺转向数字化发展也成为了老字号企业的当务之急。“朱炳仁·铜”借助直播互动,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经营的私域业态,真正点燃消费热情,破局蜕变实现逆势增长。

在直播间内,文化主播不仅为大家介绍中华老字号的背后故事,还畅聊老手艺如何衍生出“新国潮”。“朱炳仁·铜”小苹果壶、瑞鹤铜盘、鹿王天成等“网红”爆款,以宋韵、敦煌为设计灵感,尽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炳仁·铜”宋韵文化《瑞鹤系列》茶礼套装

“朱炳仁·铜”文创副总裁廖润丹表示,非常高兴这次与上城文商旅集团的合作,一“铜”携手,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作为非遗老字号企业,通过网络直播,大大活跃了用户的粘性,也给品牌带来了新的增长点。对未来新消费的全面升级,我们很有信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炳仁·铜”品牌快闪日,更多的年轻消费者认识非遗、了解非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炳仁·铜”铜文创纷纷亮相湖上直播间,讲好中国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炳仁·铜”亮相湖上直播间,激发市场活力,点燃消费热情

据悉,非遗铜文化品牌“朱炳仁·铜”,承袭于1875年始建的“朱府铜艺”,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铜雕技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朱府铜艺”第四代传人朱炳仁领衔,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朱府铜艺”第五代传人朱军岷创立。“朱炳仁·铜”一直以“让铜回家”为使命、传统文化为基石,与故宫博物院、《国家宝藏》多家文化机构开展文创IP合作,跨越千年重塑华夏文明巅峰时的铜美学。据了解,“千人千锤,一铜守艺”打铜活动还将继续在江南铜屋举办,让更多的人“零距离”感受铜雕非遗的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