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郡望为赵郡的由来

周公庙最近新征集了一通元泰定三年苏轼写的《周公庙》诗石碑,署名为赵郡苏轼。咱们都知道一代大文豪苏轼是四川眉山人,为什么他的郡望署名不是眉山而是赵郡呢?今天就来简单说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郡,古地名,今河北赵县、元氏、高邑、栾城、临城等县地。历史上栾城县长期由赵郡所辖。东汉建安十七(公元212)年,改赵国为赵郡,隋又称赵州,以后历朝历代就在赵郡赵州之间改来改去,多次反复。1913年,赵州改为赵县,著名的赵州桥就在那里。

为了弄清楚苏轼郡望为赵郡的来历,直追苏轼的先祖至其十一世祖苏味道时,才发现他是赵郡栾城人。苏味道,唐朝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武则天时官至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两度为相长达七年;中宗李显时,任眉州刺史,在任上去世。据《苏氏族谱》记载,苏味道死后葬在四川眉山西南十公里的杨梅山,苏味道的二儿子苏份就留在眉山守墓,并娶妻生子,他的子孙后代就居住在眉山。也就是说,苏轼是苏份的后代,虽然出生在眉山,但他的十一世祖苏味道是赵郡栾城人,因此苏轼的祖籍和郡望也是赵郡栾城。苏辙在其兄苏轼的墓志铭上亲书“苏自栾城,西宅于眉”,明确说明眉山苏氏来自赵郡栾城。有如此优秀的祖先,苏洵三父子引以为豪,所以苏洵经常在文章、诗词、书画上署名赵郡苏洵,他的两个儿子也都以赵郡署名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供稿单位:岐山县周公庙管理处 张锁翠
编辑:裴逸萱 审核:王文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