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上午,“红色胥锦,锦绣山乡”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启动工作在宜兴太华山区美丽的龙珠湖畔举行,胥锦红村小雕塑当天揭牌。当天,胥锦村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概念性规划发布,标志着该试点村内红色遗址遗迹修复保护、人居环境改善、“红色旅游+”深度融合等建设项目同时启动。2021年12月,太华镇胥锦村被列为全国红色村组织振兴建设红色美丽乡村试点,是无锡地区2022年唯一入选的村庄,也是迄今为止无锡首个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胥锦村(受访者供图)

红村印记,峥嵘画卷

宜兴太华镇是抗日战争后期苏浙皖边区的革命根据地,有“苏南小延安”美誉。当天的活动现场,粟裕大将之子粟戎生、开国中将王必成之女王苏炎、江渭清之子江旅安等革命后代通过视频发来祝福和寄语。粟戎生将军在视频祝词中说:“抗战期间,我的父亲粟裕大将和母亲楚青都曾在苏南太华地区战斗生活过,与当地的百姓结下深厚情谊。希望太华镇借这次创建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的契机,充分利用新四军红色文化资源,既要注重有形遗产的保护,又要注重无形遗产的传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太华山新四军和苏南抗日根据地纪念馆

据宜兴新四军研究会收集的资料表明,太华镇地处苏浙皖相交的群山中,为新四军成功开展游击战提供了地域优势。1943年10月,新四军十六旅旅部、苏皖区党委、苏南行署机关、后方医院、被服厂、修械所等移驻太华镇,是新四军开辟的8个战略区之一,陈毅、粟裕等100多位将领、知名进步人士先后在太华镇胥锦、襄阳等山村战斗和生活过。

“我家给新四军捐过两匹棉布,我多次见过新四军战士汤松林。”92岁的贾纪卢老人对记者说。老人回忆,新四军战士们到了太华山里人家之后,先打扫室内外环境卫生,挑水装满水缸。新四军在村里人家过夜,室外设有流动哨。新四军离开时,整理好室内外环境卫生,打地铺用的稻草也捆扎整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2岁的贾纪卢老人在龙珠湖畔凉亭里讲述新四军故事

记者从宜兴市史志档案馆、太华山新四军和苏南抗日根据地纪念馆、宜兴新四军研究会等方面了解到,1984年4月26日,粟裕部分骨灰由粟裕将军和夫人楚青的次子粟寒生及其妻子李鲁鲁护送,在当时的南京军区有关领导陪同下,撒在宜兴与浙江长兴交界山区。陈毅之子陈昊苏、粟裕将军之女粟惠宁、新四军六师师长谭震林之女谭胜远、新四军十六旅政治部主任张鳌之女张小滨及其丈夫阙勇等革命后代分别到宜兴寻访父辈战斗足迹,曾在太华山区战斗过的开国少将熊兆仁,将军装捐给了太华山区新四军和苏南抗日根据地纪念馆。

红色胥锦,锦绣山乡

太华山乡的胥锦村,如今隶属于宜兴阳羡生态旅游度假区(太华镇)。宜兴阳羡生态旅游度假区党工委委员,太华镇党委书记吕旭明在当天的仪式上表示,胥锦村将立足“红色胥锦 锦绣山乡”总目标,依托新四军红色文化、生态龙珠水库、宜南山区自然风貌等文旅资源,坚持绿色生态与红色文化双轮驱动,把传承弘扬铁军精神与胥锦村山、水、林、田、村、文结合,通过强化红色村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红色教育、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健全党组织领导的村级治理机制,建设宜居宜业红色美丽村庄。

吕旭明介绍,整个建设工程计划分三年实施,通过高起点精准定位、高规格精致规划、高标准精品建设、高水平精心组织,将胥锦村打造成为铁军精神的传承者、美丽村庄的守护者、乡村振兴的践行者,全力以赴建设成为本地乃至全省全国可学可鉴的样本。

宜兴市太华镇曾经以“山乡明珠”声名远播。近年来,当地加强对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保护和整理开发,致力将太华打造成宜兴乃至周边地区的红色文化新亮点、新特色、新“名片”。特别是2012年以来,当地完成新四军一纵司令部遗址修复工程、建成太华山新四军和苏南抗日根据地纪念馆投入使用、建立一支红色文化宣讲团队,使红色文化成为太华乡村振兴的核心承载。

“薪华之路”,红色布局

记者从发布的宜兴阳羡生态旅游度假区(太华镇)胥锦村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概念性规划中发现,作为无锡地区唯一的全国红色村组织振兴建设红色美丽乡村试点,其规划和建设思路亮点颇多。

根据相关规划,当地将重点围绕聚焦民生福祉、统筹红色资源、突出生态优势、依托人文情怀、串联一环三片,打造龙珠湖公共叙事环、红色文化教育片区、红色休闲体验片区、红色遗迹活化片区、“薪华之路”主题带五个部分。其中包括打造龙珠湖公共叙事环,充分呈现灵秀太华的山水俱佳、生态秀美;整合全域红色文化资源,修复改造一批历史遗迹,打造红村山馆、胥锦党建科普教育园、将军广场、红色竹海、合兴饭店、红色拓展营地、特色采摘园、民望党群活动中心等一系列特色项目;创新“红色+研学+传承”产品,定制差异化课程体系,打造红色研学大讲堂、红小竹云端档案馆、红色工坊DIY俱乐部,实现沉浸式教育目标。此外,当地还将打造一条红色线路,融合“大涧粮站”“一纵司令部”“戏台场兵工厂”“襄王岭送粮古道”等红色遗迹,打造“初心寻访”等红色线路,镌刻红色印记,再现革命历程。同时,挖掘一批革命遗址的内涵,突出“汤松林故居”“汤松林王英烈士墓”的缅怀、教育意义,加强红色旅游开发推介,把红色旅游、人文旅游和绿色旅游有机结合,赋予红色记忆新的时代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