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每个人一生中或多或少,或迟或早都会遭遇失眠的困扰,只有合理的、及早的、个体化的干预才是我们找回健康睡眠的正确方法。
北京冬奥会世界冠军谷爱凌谈到自己成功的秘密武器就是“每天晚上要睡10个小时的觉”。据统计在2021年,中国人入睡难、失眠及睡眠质量差的人群接近半数左右,平均睡眠时间仅为6.52小时,中国人的睡眠质量正在下降。
失眠的临床表现:
①入睡困难(入睡潜伏期超过30 min)
②睡眠维持障碍(整夜觉醒次数≥2次)
③早醒、总睡眠时间减少(通常少于6.5h)
④睡眠质量下降
⑤日间功能障碍(疲劳、情绪低落、激惹、认知障碍)
失眠的干预方式:
常见的干预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种: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中医治疗。失眠患者应积极寻找失眠的诱因,必要时需进行心理治疗。依据国内外相关指南,失眠首选认知行为治疗,包括纠正影响睡眠的不良习惯、营造利于睡眠的卧室环境、放松训练等等。当患者无法完成认知行为治疗时,则应早期进入药物治疗。
失眠的药物选择:
失眠类药物按药理作用机制主要分为以下几大类:苯二氮卓类受体激动剂(苯二氮卓类、非苯二氮卓类)、褪黑素及其受体激动剂、具有催眠作用的抗抑郁药物、其他药物等。
01、苯二氮卓类受体激动剂
苯二氮卓类
代表药物:艾司唑仑、阿普唑仑、地西泮
作用特点:药理作用强大,在具有良好的镇静催眠作用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抗焦虑,抗惊厥作用,尤其适用于焦虑性失眠患者。
不良反应:药品不良反应较为明显,包括药物依赖,次日产生困倦现象,撤药困难而导致的停药反跳等等,有部分研究表明这类药物可增加老年人骨折、摔倒、及老年痴呆等的风险。
总结:优势劣势都比较明显,不良反应多,对老年人群不太友好。
温馨提示:重症肌无力、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以及重度通气功能障碍患者禁用此类药品。
非苯二氮卓类
代表药物:唑吡坦、佐匹克隆、右佐匹克隆等
作用特点:起效快,半衰期较短,安全、有效。
不良反应:一般不产生日间困倦,药物依赖风险低,不良反应少,整体安全性较高。
总结:优势显著,目前指南推荐治疗失眠的首选药物。
温馨提示:关注特殊药品不良反应发生,例如唑吡坦可能引起梦游症等相关行为(梦中驾车、做饭、打电话);唑吡坦服药不足8小时、右佐匹克隆服用3mg的大剂量均建议次日避免驾驶及从事高精神警觉工作。
02、褪黑素及其受体激动剂
褪黑素参与调节睡眠觉醒周期,改善睡眠。35岁以后,随着年龄增加,褪黑素分泌逐渐减少,褪黑素的下降可能会导致睡眠节律和多个系统功能紊乱,老年人尤为明显。然而,目前市面上的普通褪黑素主要以保健品形式存在。使用普通褪黑素治疗失眠尚无一致性结论,故不推荐将普通褪黑素作为催眠药物使用。
褪黑素受体激动剂类药物有雷美替胺、阿戈美拉汀。目前我国上市的药物仅有阿戈美拉汀。
阿戈美拉汀
作用特点:一种新型抗抑郁药物,在发挥抗抑郁疗效的同时兼具调节生物节律的作用。
不良反应:头痛、头晕、焦虑、GGT(谷氨酰转肽酶)升高等。无药物依赖性及戒断症状。
总结:可以作为伴有睡眠障碍抑郁患者的一线治疗药物。
温馨提示:75岁以上患者服用阿戈美拉汀出现严重肝损伤的风险增高;肝损害(肝硬化、转氨酶超正常上限3倍)患者禁用。
03、具有催眠作用的抗抑郁药物
部分抗抑郁药物具有镇静作用,在失眠伴随抑郁、焦虑心境时应用较为有效。
常见药物
多塞平:小剂量的多塞平(3-6mg/d)因有特定的抗组胺机制,可以改善成年和老年慢性失眠患者的睡眠状况。
曲唑酮:小剂量曲唑酮(25-150mg/d)具有镇静催眠效果,可用于治疗失眠和催眠药物停药后的失眠反弹。
米氮平:小剂量米氮平(3.75-15.00mg/d)能缓解失眠症状,适合睡眠表浅和早醒的失眠患者。
文拉法辛和度洛西汀:可通过治疗抑郁和焦虑障碍而改善失眠症状,更适用于疼痛伴随失眠的患者。
04、其他药物
一些中成药具有较好的助眠作用,如安神补脑液、枣仁安神胶囊、乌灵胶囊、舒眠胶囊、百乐眠胶囊,七叶神安片等。用药前应按照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确定疾病状态是属于何种中医证候类型,依照判断的证候类型,选择对应的中成药。
常见的复方感冒药中含有的抗组胺药物、抗过敏药物也具有一定的催眠作用,但不推荐用于慢性失眠的治疗。
失眠患者药物治疗策略
首选非苯二氮卓类药物,如唑吡坦、右佐匹克隆。
首选药物无效或无法依从,更换为另一种短-中效的苯二氮卓类受体激动剂、褪黑素受体激动剂。
添加具有镇静催眠作用的抗抑郁药物(如多塞平、曲唑酮、米氮平或帕罗西汀等),尤其适用于伴随焦虑和抑郁症状的失眠患者。
定期疗效评估,个体化用药。
当您与失眠不期而遇但自我调整不佳的时候,别焦虑,别担心,请及时到医院专科就诊咨询医师或药师,相信他们会为您制定科学合理的诊疗计划,助您健康睡眠,还您安睡的夜晚。
来源:铜川市人民医院订阅号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