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上海突发疫情,防控形势极其严峻复杂的关键时刻,无数英勇的医务工作者从全国各地奔赴集结上海战“疫”一线,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大仗、硬仗全力以赴!

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作为新冠肺炎救治省级定点医院,广大医务工作者以定点医院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时代使命感在筑牢本地疫情防控“安全网”的同时,积极响应号召,仇珍珍、陆叶、沈旭琪、蔡瑶泉、吉美玲、陈培培、徐梦俞、屈卫娟、丁楠、徐云芳、杨烨、陆韵、耿燕、镇汇、倪琳琳、葛海峰、顾春华、殷宏杨、刘姝共19名护理人员组成的南通三院援沪小队,于4月1日、2日随江苏省援沪医疗队方舱队增援上海。

从清晨到黄昏、从黑夜到黎明,三院19名白衣天使与江苏援沪医疗队方舱队2147名队员先后坚守在浦东临港方舱医院和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等4家定点医院,在病患分诊、引导、护理、院感防控、信息办公、核酸采样等多个岗位上真情奉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6天,从方舱到定点医院

据统计,自4月5日临港方舱开舱至5月21日休舱,临港方舱/亚定点医院共运行46个日夜,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江苏、浙江三支医疗队4000多名医务人员以及贵州、山西、河南等地医疗队员累计救治患者47224名,亚定点医院救治5336名,其间,单日救治患者最多时达5684人,完成舱内患者新冠核酸检测180126人次,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5.79天;5月10日,南通三院19名护理人员转战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在神经内科、外科9A和9B病区全力救治护理患者。截止到5月23日,该院累计收治新冠肺炎患者3419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临港方舱收治的绝大多数是无症状和轻症患者不同,浦东医院累计收治的3400多名病人中很多都是患有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以及持续呼吸窘迫的重症患者,这些患者在进行常规抗病毒治疗的同时需要呼吸机+俯卧位通气(PPV),治疗过程中随时可能因呕吐致误吸甚至窒息,或产生气溶胶喷溅,风险很大;还有极少数危重患者需要进行气管插管甚至ECMO(体外膜肺氧合)辅助,对医护人员而言,这部分患者的治疗护理,无论是技术还是心理承受能力上,都是更加严峻的考验。

面对无处不在的感染风险和复杂的病情变化,三院援沪队员始终“疫”无反顾,冲在一线,无畏无惧!据三院援沪小队队长仇珍珍介绍,从4月1日、2日支援上海进入方舱医院,到5月10日起转战定点医院,直到26日结束任务凯旋,56天里19名队员从未有一人因故请假或申请休息,三院人以“使命如磐”的坚韧决心和“坚持就是胜利,坚持必定胜利”的信念信心在各个“战位”上履职尽责,无私奉献,其专业水准和敬业精神受到上海当地及兄弟省市同仁的高度肯定和赞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奋斗是青春最靓丽的底色。仇珍珍说:“面对种种困难、挫折和压力,我们撑住了、顶住了、扛住了,这就是新时代青年的闯劲、锐气和担当”——这群涵盖了“70”、“80”、“90”后年龄层次的勇敢的姑娘们,有的还未成家,有的正处于新婚后不久,有的孩子尚处于学龄前,有的与丈夫分隔两地……关键时刻,她们毅然选择了别离,在与南通一衣带水、唇齿相依的上海跑出了“三院速度”、传递了“三院温度”、贡献了“三院力量”,彰显“三院担当”,谱就了一曲曲苏沪同心、战“疫”必胜的铿锵赞歌,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出色的答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20”当天,队员们拼出“上海、南通加油,比心❤”传递爱与温暖

“驰援上海,坚决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是我们身为医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请大家放心,我们一定不辱使命、不负重托”——4月初出征现场,中共党员、三院援沪小队队长仇珍珍铿锵有力的誓言吹响了她们在战“疫”一线勇担使命,攻坚决胜的号角;5月26日,经历了56天艰苦卓绝的战斗,仇珍珍和她的战友们以实际行动圆满践行了当时的誓言,光荣凯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24日晚上,姑娘们在美丽的外滩留下倩影。上海当夜灯光璀璨,向抗疫英雄致敬

当天下午2点,浦东新区水芸路港城大厦出发点前,鲜花簇拥、旌旗飘扬,公安干警整齐列队,警车全程开道护航,苏沪人民用最高礼仪向抗疫英雄们致以最深的敬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忘初心悬壶愿,捐忱致志献丹心。56个日夜坚守、56天风雨同舟,在没有硝烟却同样危险重重的战场上,白衣天使用柔弱之躯为人民群众筑起了抗击疫魔的钢铁屏障,用仁心大爱为无数患者和家庭点亮希望之光,她们,无愧于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次向抗疫英雄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56天的牵挂和期盼

欢迎回家!

文 | 晨光

图片来源于三院援沪小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