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苏州正式发布《关于推进苏州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在今后5年,苏州全市将建成不少于150个、各县级市(区)不少于15个布局合理、业态齐全、功能完善、智慧便捷、规范有序、服务优质、商居和谐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居民日常生活服务便利化、标准化、智慧化、品质化水平全面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幸福感、获得感”是衡量城市文明的指标之一,对居民来说,居住地附近是否设施齐全,是否环境优美、生活便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近年来,高新区枫桥街道以“宜居创业首选地,和谐幸福新枫桥”为目标,因地制宜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从实处着手,为辖区居民托举“稳稳的幸福”。

“我家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隔条马路,经常来这里的舞蹈房排练,小孙子可以在一楼的图书室看书学习,一起享受周末的惬意时光……”康佳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是刘阿姨几乎每周“打卡”的地方,在她看来,这里整合了宣讲、教育、文化、科技、体育等功能,可玩可学可交流,满足一家老小的各项需求。自从加入了枫桥的夕阳歌舞团,刘阿姨积极参加街道和社区举办的各种文化娱乐活动,竭尽所能发挥自己的光和热,“我们退休了,最大的幸福就是身体健康、生活多姿多彩,现在这两样我都有,日子越过越有劲!”

枫桥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涵盖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区书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文化场馆等各类公共服务阵地,可以精准对接居民各项需求;在此基础上,近年来街道还先后建设了枫桥为民服务中心、“壹号”菜市场、马涧商业街、高景山公园等便民服务场所,解决办证、买菜、购物、休闲等各类日常生活问题,“家门口”的便民服务,真正“圈”出了枫桥居民的幸福生活。

积极推进“三整合”改革工作以来,枫桥街道在东中西部分别成立了一个为民服务中心和两个便民服务站,依托“一中心两站点”,全面深化“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提升行政审批效率,拓宽便民服务广度。去年10月,为民服务中心新建B厅,新增交警、身份证、出入境等窗口,将原本要跑市级大厅和区级大厅的业务,下放到群众身边,不仅充实了窗口业务类别,更进一步提升了服务社会公众的能力。

“自从这里开业,我每天下楼锻炼的功夫就把菜给买了,”家住金科王府的赵阿姨提到壹号菜市场,便忍不住感慨,“像我们这些中老年人,以前为了买点新鲜的瓜果蔬菜,都要乘公交或者骑车子跑很远,现在真是太方便了!”

说是菜市场,但位于月泊湾广场的“壹号”菜市场不仅能买菜,早上八点,各色的新鲜果蔬便已码列整齐,咫尺之内,鲜花店、食品店、理发店、裁缝店一应俱全、准时开张,这个融入了“智慧农贸市集”和“邻里中心”的全新理念空间,以“一点多用”、服务叠加的方式,成了附近居民“遛娃”、休闲的好去处。不仅如此,壹号菜市场党群驿站还会经常举办公益插花、烘焙、科普等多样化的邻里活动,引导居民在邻里互动中,收获温情与快乐。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提升便民项目的丰富性,同时积极开展线上服务,实现线上线下融合运行,提升便民效能,依托‘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真正做到惠民便民利民。”枫桥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孙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