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辽宁联合辽宁省司法厅共同推出“法治易读”专栏,结合案件普及法律常识。

近年来,未成年人“巨额”游戏充值引发的纠纷并不少见。在某知名消费者维权平台上,以“未成年人游戏充值”为关键词搜索,相关投诉量就近9000条,内容多是“小孩被诱导不理性消费”,涉及金额从数千元到数万元不等。这些投诉均提到,“小孩是在大人不知情情况下完成充值的。”

澎湃新闻5月20日报道,河北保定的赵女士反映,4月19日至24日,她11岁的大儿子用亲戚的手机玩《逃跑吧少年》等三款游戏,在4天时间内充值66次,总计14684元;去年9月,也有媒体报道,广州一名小孩向这款游戏充值,花光父亲7万元积蓄。

本期栏目通过一个案例进行解读。

家住湖北武汉的胡女士5月19日向澎湃新闻质量报告平台反映,其11岁儿子小康(化名)使用外公手机向一款名为《逃跑吧少年》的游戏充值近3万元。平时,小康会使用外公的小米手机玩游戏。今年4月,小康通过小米应用商城下载了一款名为《逃跑吧少年》的游戏,逐渐着迷,并绑定了外公的支付宝。银行账单显示,4月19日至4月30日,小康通过外公的支付宝向游戏充值近3万元,其中单笔最小金额为1元,最大金额648元,共交易了百余次。事发后,小康觉得很内疚,主动向外公认了错。

据胡女士称,除了前期数笔小金额充值,由外公输入密码完成,其余充值外公均不知情,直到充值金额越积越多,小康感到害怕,自己说出了实情。胡女士认为,孩子系未成年人,在家长不知道的情况下进行大额游戏充值,希望游戏公司予以退还。对此,游戏下载平台“小米应用商城”方面当日回应称,已和游戏公司协商,对方同意退款95%。5月21日,胡女士收到退款。

近年,因未成年人玩手游充值引发退款纠纷的案例并不少见。律师周铭称,就游戏充值而言,未成年人没有经济来源,充值3万的行为也与其年龄和智力不相匹配。如果其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充值行为不追认或不同意,则充值行为可撤销,平台应返还相应金额。

不过,中国教育科学院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类似事件近年来时有发生,作为家长来说,也应该负有一定责任。家长平常应该管理好自己的手机,对孩子要履行好应有的监护责任。

早在2019年,国家新闻出版署就曾发布《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其中明确规定,应规范向未成年人提供付费服务。比如,网络游戏企业须采取有效措施,限制未成年人使用与其民事行为能力不符的付费服务;网络游戏企业不得为未满8周岁的用户提供游戏付费服务;同一网络游戏企业所提供的游戏付费服务,8周岁以上未满16周岁的用户,单次充值金额不得超过50元人民币,每月充值金额累计不得超过200元人民币。

律师周铭介绍,以前述11岁男孩小康为例,根据民法典,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只能从事与其年龄和智力相关的民事行为。“就游戏充值而言,未成年人没有经济来源,充值近3万元与其年龄和智力不相匹配。”周铭认为,如果其监护人对相关充值行为“不追认或不同意”,则可撤销。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游戏公司)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

对于游戏公司应承担的责任,也有专家认为,游戏开发者对其开发的游戏的受众或使用者是非常清晰的,其针对的群体也是明确的,如果为未成年人使用较多,则须承担相应责任。

但现实是,不少游戏注册仅需姓名及身份证号,这就意味着,未成年人可以随意使用成年人身份信息登录,而在充值支付时,也没有二次身份核验。此外,部分主要受众为未成年人的游戏,“赚钱”目的过于明显,比如以各种炫目的皮肤、道具,引诱用户充值。

“类似事件一再上演,作为家长来说,也应该负有一定的责任。”中国教育科学院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则认为,家长平常应该管理好自己的手机,对孩子要履行好应有的监护责任。在不少案例中,小孩多次充值后家长都无察觉,说明家长在平常没有做好对孩子的监管。这也提醒家长,当年龄较小的孩子使用手机时,平常就应该多留意。

一名游戏行业从业者透露,近年来不少游戏公司不断升级防沉迷措施,比如登录、充值均需人脸识别,倘若是未成年人,玩游戏时间段、时长及充值行为均有限制。但这也衍生出新的问题,比如引发受众“过度索取个人隐私”的质疑。即便如此,仍有未成年人绕过监管,冒用家长身份信息登录、充值。

“有的小孩会编些理由,比如谎称上网课需要家长刷脸登录,或者干脆趁家长不注意,直接拿手机对着家长脸刷。”上述从业者透露,其所在游戏公司经常接到家长退款申请,有专人负责审核,但往往不会退全款,这么做的目的是,让家长也“长一个教训”。

作为家长,不仅要保存好手机、密码等,也应该多带孩子进行一些户外活动,多陪孩子,不要让他沉浸在游戏里。

稿件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