爅爅有闻·出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教版数学教材争议插画)

作者|赵小爅

编辑|林 默

1

教材遍布吐舌儿童画像

穿星条旗上衣、男童裸露下体

小学教材被骂上热搜霸榜好几天,可能是破天荒头一回。

5月26日,“人教版数学教材”话题一连爆出7个热搜。点开话题,大家讨论的焦点围绕人民教育出版社(简称“人教社”)出版的小学数学教材。

“太丑”“表情怪异”“面部神态像唐氏综合症”……在看图之前,我还想这些评价是不是有点过了?看图之后,我只觉得大家已经骂得很克制了。

上几个图给大家感受一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一个儿童形象,无一例外都是小眼睛、宽眼距、五官比例失调、目光呆滞、两眼无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算不提长相美丑了,就这一个个张着嘴吐舌头的表情,是什么特殊偏好?正常人说话会吐舌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真的,看起来要么心怀鬼胎,要么是得了什么大病。

被骂上热搜之后,人教社很快就发布了官方声明回应,表示已经在重新绘制这些有争议的插画了。声明表示,将“对社会各界好的一件建议虚心采纳”,“改进画法画风,提高艺术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句话,就把问题拉到了审美和技术上。

照这么说,把国旗画错也是技术问题,画男孩身穿的上衣,配色和图案都和星条旗一样,也只是巧合而已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丑嘛,不就是审美差异和画法水平不够吗?至于国旗元素,应该是无心之失吧?一定是你们太敏感了。

OK,那男生裸露下体、女生穿黑丝袜纹身又是什么操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本教材插画中,常有刻意勾画性器官轮廓的男孩、裸露下体的男童、穿着兔女郎黑丝袜服装的女孩、腿上纹身的女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明显不合社会规范的儿童形象,却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小学教材课本上。

我六岁的侄女画画都知道要给人画裤子,小学二年级的孩子都知道小孩子不能纹身,但很遗憾,给小学教材画插画的清华美院毕业的知名设计师不知道。

2

就事论事还是偷换概念?

只承认画得不好,重新画就完事儿了?

照这么说,不就是审美差异嘛,欣赏不来只能怪你们审美不够多元啊。

比如著名出版人洪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洪老师说,配图没什么问题啊,这个面部比例就是吸引小朋友的啊,你们要求审美统一化就是没审美。

可是中国小学教材有人教版、新课标半、北师大版、苏教版、西南示范版、鲁教版等十几个版本,每个版本的插画风格都不尽相同。这么多年用下来,也没见大家对哪个版本教材有这么大意见啊。

就像中国明明有明眸皓齿剑眉星目的审美体系,突然有人推举一个嘴歪眼斜的痴呆秃头当选美冠军,大家有意见还被骂没品味一样。

当个别人与绝大多数人干架了,那一定是绝大多数人都有问题,肯定是你们不懂包容啊。

也有人会觉得,不就是几张儿童画嘛,画得不好肯定是钱没给到位啊。

比如自称“美国鲁迅”的乌合麒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乌老师从业内人士的角度,痛心疾首地表示行业待遇没有与时俱进。他觉得人教版插画拉胯的核心原因,就是出版社没钱了,请不起好画手了,最后只能层层外包给艺考班的穷苦学生,导致插画水平不行了。

照这个逻辑,把教材插画的工作外包给一个连工商注册信息都没有的工作室,确实和外包给不知名穷苦学生也没什么两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本引起争议的教材副页显示,插图(含封面)由“北京吴勇设计工作室”设计。而在天眼查系统中,并没有“北京吴勇设计工作室”相关工商登记信息。甚至在今年4月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的一份判决书里,北京互联网法院认定,并没有“吴勇设计工作室”这一实际单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来出版社真是生存艰难啊,连个正经外包商都请不起,出版赚钱不够,还要出硬件周边来凑。

人教社在卖的定制ipad,配置64G的ipad售价4380元。对比之下,苹果官方10.9英寸+256G的IPAD只要4388元。要知道现在一台64G的iPad卖二手,也最多抵旧500元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两天,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央网信办等刚刚联合发了文,要求大中小教材存在问题要追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这套教材早在2012年或2013年就完成审定,已经在全国许多学校中使用了近10年,有至少10届小学生已经阅读学习了这套教材。

这么多年里,也许有人曾发现了教材的问题,但没有引起重视。但在10年后的今天引起如此大的关注后,公众却只得到了一句“画得不好重新画”的回应?

3

新疆毒教材事件

13年后才被发现举报

在我们朴素的观念里,在那些我们认为肯定不能出事儿、也不会出事儿的领域里,可能就会隐藏巨大的危险。

最极端的事例,就是2021年新疆公布的震惊全国的“毒教材”案件。在那套从上到下多人合谋策划的毒教材里,随处可见血腥暴力的内容,还充斥着虚构的恐怖极端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CGTN播出的反恐纪录片《暗流涌动——中国新疆反恐挑战》中,落马的原新疆教育厅厅长沙塔尔·沙吾提亲口承认,在暴力恐怖事件中参与暴动的年轻人,很多都是受他们极端思想影响“培养”出来的那批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1年出生的阿提科木·肉孜就是这些问题教材的一个受害者。他在上初中学到了这些课本里的一些事时,就有了“要做些事”的想法,这也导致他最终走上歧途,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

而这套教材自2003年审定通过之后,直到2016年才被群众举报,2017年相关官员落马之后才被更撤,期间已经在新疆自治区使用了长达13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教材不好会引起公愤?

因为教育从娃娃抓起,第一步抓的就是教材。

4

还记得那些年

我们涂鸦过的课本插画吗?

但凡有借口审美差异的人去看一下以前的教材插画,就会知道,这次人教版插画被骂真的一点不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首古诗词必备的诗人画像,李白杜甫李清照,不仅有观赏价值,还有涂鸦二创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月色下在瓜田刺猹的少年闰土,专注的神态和随风扬起的衣襟,一秒将人带入那个乡村夜晚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校园生活和家庭生活的写实画,每一幅的人物刻画都细致而生动,人物氛围和场景感跃然眼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哪怕是纯卡通形象的数学教材,每个人物也长相不同,神态生动,表情丰富,从行为举止到服装搭配没有半点不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比那些辣眼睛的教材插画,这也能算审美差异吗?根本就是云泥之别啊。

哪怕抛开其他因素,只谈美丑,批评的声音也理应被重视。

就像当代画家朱光潜在《谈美》中说,美是事物最有价值的一面,美感的经验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一面。

当然,如果有压制审美追求和混淆道德标准的声音,那也很正常——

因为美感和道德感,都是只有人类才会拥有的高级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