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故事起源之女娲补天和葫芦庙各藏什么玄机?事关康熙传位
红楼梦一书中借用了大量文学意象,这当然不是作者为了故弄玄虚,而是为了逃避当时盛行之文字狱。要读懂此书,就要弄清楚这些文学意象的意义。
一
葫芦庙的玄机
红楼梦开篇第一回首先提到的便是葫芦庙,葫芦庙是故事的发源地,葫芦庙炸供是灾难的开始。
“葫芦庙”这一意象对于探寻真相极其重要。
1
“葫芦” 的意义:华夏民族的起源
葫芦是瓠(hu)(甜葫芦)和匏(pao)(苦葫芦)的俗称,在中国古代有许多记载。“瓠”、“匏”、“壶”、“甘瓠”、“壶卢”、“蒲卢”均指葫芦。
我国葫芦文化源远流长,主要有以下两种意义:
1
以葫芦比喻繁衍后代、生生不息
古代人口稀少,寄予葫芦子孙繁衍,生生不息的寓意。
《诗经·大雅续篇》中有,“绵绵瓜瓞,民之初生。”
瓜瓞,即大葫芦瓜和小葫芦瓜。这句诗以葫芦的繁茂,比喻子孙繁衍。
2
葫芦是华夏先祖的化身
01
伏羲女娲是葫芦氏族
闻一多在《伏羲考》中,考证了中国人祖伏羲氏,是以葫芦为族称的民族。
伏羲氏,风姓,又名宓羲、庖牺、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三皇之一。
《史记》中称伏牺。《楚帛书》记载其为创世神,是中国最早的有文献记载的创世神。
伏羲和女娲作为人类始祖,在上古神话中,都看作是葫芦的化身。
有一则神话传说,上帝降怒,用大水淹没人间,伏羲和女娲两兄妹借助一个大葫芦逃生,后来又结为夫妇,繁衍后代。
根据这些神话传说,“葫芦”象征着华夏民族的起源,女娲和伏羲也是葫芦的后代。
02
“胡”是“天之骄子”
有传说西王母古国时期,人口繁衍曾多,鱼猎野果无法满足人们食用需求。为了解决食物问题,人们开始在三河流域(今青海甘肃交界处)试种葫芦(今人称蕃瓜)。
葫芦种植成功,给人们提供了大量的食物。葫芦是人工种植食物的开始,是农耕文明的源头,后人称其为开天劈地。
因此,种植葫芦氏族部落的农耕者被称为"芦落人",也称为"胡人",即匈奴人。
《汉书》记载:西汉时,匈奴单于狐鹿姑曾经给汉室皇帝致书,说“南有大汉,北有强胡。胡者,天之骄子也。”
这表明,“胡”在匈奴人眼里是天之骄子的意思,和汉人的天子意思差不多。
由此可见,“葫芦”的意象代表之意为:开端,同时又含有“天子”之意。
对于汗族人民来讲,所用的外族都习惯称之为“匈奴”、“胡虏”,包括满人和金人。
03
盘古是“从葫芦开端”
彝语专家刘尧汉在《论中国葫芦文化》中指出:
盘古就是葫芦,盘古的盘,即是葫芦;古意为开端。所谓盘古即“从葫芦开端”,意即从葫芦中开始人类的繁衍。
2
葫芦比喻秘密
大家常说一句话“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表示“不知道对方的意图”。
古代葫芦通常用来装药、卖药。“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的说法就由此而来,这便使“葫芦”有了神秘性。
这种说法又可以叫作“打闷葫芦”。
《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在薄命司看金陵十二钗命运画册,警幻仙姑怕泄露天机,拉着宝玉去游玩,她说:
“且随我去游玩奇景,何必在这里打这个闷葫芦”。
“闷葫芦”比喻难以猜解且令人纳闷的话或事情,有时候也比喻不爱说话的人。比如:
袭人本来从小就不言不语,被贾母说是“没嘴的葫芦”。
尤氏被王熙凤说是“又没才干,又没口齿,锯了嘴子的葫芦。”
3
《红楼梦》中的葫芦因素
《红楼梦》中“葫芦庙”伴随着一对“真假”:
贾雨村寄居在葫芦庙,他是“胡州人士”;
甄士隐居住在葫芦庙旁,是脂砚斋口中的“羲皇上人”。
随着贾雨村的离开,甄士隐家的毁于大火,葫芦庙退出了读者的视线。
可是,作者又把它潜藏在某种细节上:
引起顽童闹学堂的金荣的母亲是“胡氏”;袭人和尤氏都是不爱说话的“葫芦”;芳官被宝玉改名为“耶律雄奴”,谐音“耶律匈奴”。
这些零散的小细节,都暗中呼应着“葫芦庙”这个大文化意象。
《红楼梦》以“葫芦庙”作为故事开端,正是对中国葫芦文化的运用。
4
“庙”的意义是庙堂,即朝廷
1
“庙”是中国朝廷机构的别称。
“庙”字现在演变成了佛教的专享词,可是在秦代之前,它压根与佛教不搭边,是朝廷上经常使用的字,古时候的朝廷又称为“庙堂”。
中国古时候有一句名言称为: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这句话的含义就是,祭祀祖先神灵与保卫祖国是国家最重要的两件事儿。
祭祀祖先神灵的地方就是“庙”。
东汉学者王逸注解道:“庙者,先袓之所居也。言人君为政举事,必告于宗庙,议之于明堂也。”
《说文解字》:“庙,尊先袓貌也。”东汉学者刘熙所著《释名.释宫室》:“庙,貌也,先祖形貌所在也。”
最早的“庙”是为先袓所立,夏商周三代之后才为神立庙。
天子和诸侯祭祀先祖的庙称“宗庙”;天子祭祀先祖的庙称“大庙”(即“太庙”),这是只能天子使用的专用称谓。
天子之庙又分为“大庙”和“小庙”:始祖庙称 “大庙”,高祖以下的庙称“小庙”。
“堂”指明堂。明堂是古代帝王宣明政教之处,凡是朝会、祭祀、庆赏、选士、养老、教学等重大的典礼都在这里举行。
综上所述,“庙堂”是古代的朝廷的朝堂,指皇帝接受朝见、议论政事的殿堂。
比如:
01
朝堂商议对策叫“庙算”
《孙子兵法》中说:"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
古代兴师作战之前,通常要在庙堂里商议谋划,分析战争的利害得失,制定作战方略。这一作战准备程序,就叫做“庙算”。
02
庙堂即朝廷,国君接见大臣在庙堂
《庄子·在宥》:“故贤者伏处大山嵁岩之下,而万乘之君忧栗乎庙堂之上。”
西汉学者刘向的《逢纷》中写道:“始结言于庙堂兮,信中涂而叛之。”
这是说国君起初在庙堂之中和我结议连谋,如今却听信谗言,中途背叛了我。
03
紫禁城是大庙
《晚清侍卫追忆录》中说,“紫禁城就是一座齐全的寺庙,是满处皆神灵、遍地圣佛祖宗、处处须虔诚的地方。”
1
寺,在古代先是朝廷机构
这里简单说一下“寺”,《说文》中解释:寺,廷也。意思就是说寺是廷的意思,在古代指的是朝廷。
“寺”,在秦朝时期官员任职的场所,通称为寺;汉朝时,是朝廷的办公衙署。
比如:
大理寺指的是中央审判机关;太常寺是管理宗教礼仪的机构;鸿胪寺用来招待来客的机构。
寺作为宗教建筑这一说法的由来,要从秦汉时期“三公九卿”制度说起,三公官员办公地称为“府”,九卿官员办公地称为“寺”。
佛教传入中国后,朝廷对佛教的关注度很高,经常请僧人前来传教,他们居住、修行都是在寺,后来寺便成为了僧人居住、修行的场所,寺逐渐便成为了僧人居住地。
《红楼梦》中总是出现僧尼的身影,她们的原型身份不是真正的出家人,而是朝廷上的官员。
5
《红楼梦》中
以“庙”比喻“玉皇宝殿”
第四十一回,刘姥姥游大观园,从栊翠庵用茶完毕,贾母说累了,由鸳鸯带着刘姥姥继续逛,来到了省亲别墅。书中写道:
一时又见鸳鸯来了,要带着刘姥姥各处去逛,众人也都赶着取笑。一时来至“省亲别墅”的牌坊底下,刘姥姥道:“嗳呀!这里还有个大庙呢。”说着,便爬下磕头。
众人笑弯了腰。
刘姥姥道:“笑什么?这牌楼上字我都认得。我们那里这样的庙宇最多,都是这样的牌坊,那字就是庙的名字。”
众人笑道:“你认得这是什么庙?”
刘姥姥便抬头指那字道:“这不是‘玉皇宝殿’四字?”
刘姥姥见到玉石牌坊,首先说这是个“大庙”,然后又指出匾上的四个字是“玉皇宝殿”。
这里看似刘姥姥闹了笑话,可是他的“村言粗语”,正是作者假借来说出真相的。
甲戌本凡例中,作者说,“何为不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以悦人之耳目哉?”
《红楼梦》中越是荒唐无稽之处,越是最真相所在。
作者以真作假,我们则要再以假作真,作者说“假作真时真亦假”,此处却是“真作假时假亦真”。
刘姥姥一语道破机关,“玉皇宝殿”是一座“大庙”,这座大庙就是作者笔下的“葫芦庙”,比喻的是清代朝堂。
小结
葫芦比喻诞生始祖的母体;是先祖灵魂的归宿地;葫芦籽是万物的种子。
“葫芦庙”代表清皇宫、清朝廷,这里是清朝皇嗣传承繁衍的地方。
当时的大清朝廷上有一个“闷葫芦”的秘密。
二
女娲补天石数字的秘密
究竟当时清廷上打了个什么样的“闷葫芦”?答案在女娲所练之补天石上。
第一回详细描写了女娲补天石的尺寸,书中写道:
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练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
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
谁知此石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
关于这组数字,有许多解释,我们遵照脂砚斋的批语来理解。
1
补天石数字的秘密
1
“十二”“二十四”影射康熙皇子数量
在《红楼梦》中,“十二”具有特别意义。脂砚斋指出:
“高经十二丈”,【总应十二钗】;方经二十四丈,【照应副十二钗】。(甲戌本脂批)
脂砚斋明确指出,女娲石的数字的“十二”“二十四”指的是人的数量,对应书中的十二钗和副十二钗。
这一点很容易理解,关键是如何把书中的数字对应到当时的现实中去。
要做这种对应,就得先明确补天石的身份特征。
女娲补天的背景是“水神共工与火神祝融争帝”,它最表层、最直接的意义,就是古代争夺天下导致的战争灾难。
女娲补天,意味着重建政权,所谓“补天”,乃是平息灾难、拯救氏族灭亡的寓言。
“天”在古代是皇帝的象征。补天石如果能够成功补天,那就是天的一部分。所以,补天石的身份象征是皇子。
天下间有许多凑巧的事,清朝康熙皇帝皇子众多,具体情况是:
康熙排齿序的儿子有24人,他晚年废太子后皇子中年龄较长者有12人,可以作为储君的人选。
石头方经24丈,高经12丈,正对应康熙皇子们的情况。
2
三万六千五百比喻清朝建国一百年
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三万六千五百是一百年的时间。
01
文学典故的应用
这种用法苏轼和唐寅都有诗为证:
苏轼《满庭芳》中写道,“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
意思是一百年之中,一日一醉,不过是三万六千场。以“三万六千”这一数字表示一百年的时光。
无独有偶,明代唐寅在他的《绝笔》诗中也使用了此种用法:“一日兼他两日狂,已过三万六千场。他年新识如相问,只当飘流在异乡。”
意思是:一天当两天过,人生匆匆,不过百年(36500天),已过三万六千场,只过了一半了,即过了半辈子了(50年)。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葬花词》中有“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一年三百六十日”意指一年,三万六千五百这个数字对应的便是一百年。
女娲炼的补天石一共是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剩余的这一块,单独计算。
这是新的开端,看作一年。
02
清朝建国历史
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
1644年大顺攻占明朝国都北京,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一片石之战后,摄政王多尔衮率领清军趁势入关,同年顺治帝迁都北京,从此清朝取代明朝成为全国统治者。
从1616年到康熙1717年,正是一百年零一年的时间。
03
清朝建国第101年的大事件
清廷上1717年有什么引入关注的事件发生呢?
1717年即康熙五十六年,发生了一件关于立储的重大事件。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十月,太子胤礽再次被废。之后康熙朝储位悬虚,有大臣多次进谏册立太子,均被康熙皇帝拒绝。
康熙五⼗六年(丁⾣ 1717年)⼗⼀⽉⼆⼗⼀⽇,康熙帝于乾清官暖阁召诸皇⼦、满汉⼤学⼠、学⼠、九卿、詹事、科道等作了一篇谕旨。
在这篇长谕中,康熙皇帝表明自己对立储之事已经有了安排,他说:
“十年以来,朕将所行之事,所存之心,俱书写封固,仍未告竣。立储大事,朕岂忘耶?”
并且向诸大臣保证:
“朕万年后,必择一坚固可托之人与尔等作主,必令尔等倾心悦服,断不至于贻累于诸臣也。”
从这些话语之间,可以得知当时康熙帝已经有了嗣君人选,只是没有公开宣布。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1717年,其实就是康熙晚年真正嗣君产生之年。
《红楼梦》女娲炼石补天的故事锁定在这一年,补天之石就是储君的比喻。
结论
《红楼梦》的时代背景是清朝康熙末年诸子争储时期,精准切入时间点是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
“葫芦庙”比喻清廷,这座大葫芦里装的是康熙晚年废立太子的事情。康熙皇帝晚年心中“坚固可托之人”,就是那块补天遗石。
康熙皇帝没有正式嗣君人选,这就是他打的那个“闷葫芦”。正因为这个闷葫芦,埋下了“九子夺嫡”的隐患。
思考
康熙皇帝哪位皇子是真正的补天遗石?
这块历经锻炼的“坚固可托”的顽石为什么没能补天?
贾家宁荣二府作为皇宫的投影,具体对应的现实地点是哪里?
且待下期揭晓
正是:
女娲炼石有奇传,葫芦庙中多事端。
储君废立难如愿,恩怨情仇有万般。
原创不易,感谢关注,青溪邀您:
共话红楼,同解其中味。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