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华彦钧(九)
建国初,周总理指示要抓紧保护我国音乐文化遗产。据我国著名音乐家、中国音乐学院前院长吕骥先生回忆,五十年代初期,杨荫浏先生在中央音乐学院的音乐研究室工作时,看到学院聘请了几位民间音乐家,向我谈起了无锡有一位民间二胡演奏家。根据这个信息,中央音乐学院遂指派专人前往江南华彦钧出生地抢救他的音乐作品,《二泉映月》就是在这个期间录下来的。
据录音师说《二泉映月》本没有名字,是他们当场定名叫《二泉映月》的,但此一说是否属实,已经无从考证了。录下华彦钧《二泉映月》等六首乐曲后,他们将其带回北京封存起来,表示今后用于民间音乐资料参考。吕骥先生等不来录音后的消息,便专程从天津(当时中央音乐学院校址在天津)赶往北京索要。他听了后,严厉地批评了录音师,要求抓紧公之于众,并立即联系了唱片公司灌制唱片出版发行,遂《二泉映月》得以为全国人民所知悉。
吕骥先生是著名音乐理论家,我国新音乐运动的先驱者之一,1937年赴延安,参加筹建鲁艺,并任鲁艺音乐系主任兼教务主任、副院长,建国后担任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曾创作《抗日军政大学校歌》等数十部音乐作品。吕骥少年时自学箫、笛、扬琴、琵琶,后又自学钢琴、小提琴,有相当高的音乐鉴赏水平。他认为,《二泉映月》不是一般民间音乐,也不是一般二胡音乐,而是我国当代最杰出的音乐作品之一。其实,用了“最”字,就没有之一了,表明吕骥先生对这首乐曲的高度认可。
据当年华彦钧身边群众回忆,他们听到的《二泉映月》,总是断断续续的,感觉他心情好时,就拉得快一些,不好时,就拉得慢一些,但没有任何人说听过完整版的《二泉映月》。所以,他们的议论也仅此而已。这也是当年录音师第一次完整听完此曲后为什么会一片愕然的原因所在。他们根本就没想到华彦钧竟然能用一把破旧二胡拉出如此完美瑰丽、气势如虹的乐曲来,惊异之下,便采取了带回北京不上报的办法来应对学院。
吕骥先生听了《二泉映月》后,就萌生了聘请华彦钧来中央音乐学院任教的想法,因为当时已经聘请了现代笛子演奏家冯子存,他的情况跟华彦钧有点类似,只是华彦钧失明了。但有人以华彦钧有抽大烟的习惯,表示不便介绍。因此,华彦钧掌握的近千首各类民歌以及他的毕生音乐研究成果,便随着他突然去世而湮灭于尘世。
其实,华彦钧是否抽大烟,并没有确凿证据,只凭“三人成虎”、花边新闻不行,因为类似这种缺乏证据的历史虚构情节,在有关华彦钧的各种口述史料乃至传记、小说中比比皆是;其二,民国时期是一个“道德放了假”的时代,是严复不抽,还是马连良不抽?加之军阀割据,为了筹集军饷,到处种植烟土,大烟便宜得很,如今日之烟卷,仅凭某人某天夹着一支烟,就定性为抽大烟,有点牵强;其三,冯子存先生当年大字不识一个,称其“睁眼瞎”也不为过,中央音乐学院是否可以因其不识字、不便教学,而拒绝聘请他呢?
《二泉映月》是一部划时代经典音乐作品,是华彦钧对中国民族音乐在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如何转型的开拓性尝试,其音乐中展现出来的宏大气韵,是民族音乐史上罕有的,仅把它当作一般二胡曲来听,甚至来演绎,明显会大大降低它的感染力与阔达乐风。
所以说,不听《二泉映月》一百遍,是没有发言权的;因为他失明了就小看他的音乐作品,那才是真正的“盲”了。(2022年5月25日)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