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北旱塬上的引水人——渭南市东雷抽黄工程管理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李焕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国际英才网5月23日讯:据陕西英才全媒体报道 2022年5月20日,由陕西省英才委员会主办的《英才之路》高端访谈栏目组专访了陕西省渭南市东雷抽黄工程管理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李焕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焕新,陕西渭南临渭区人,1973年12月生。本科学历,工学学士,正高级工程师,水利部水效领跑者专家、绿色小水电建设专家,渭南市“特支计划”科技领军人才、三三人才、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199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年8月入职渭南市东雷抽黄灌溉工程管理局(现渭南东雷抽黄工程管理中心),从基层技术员干到副局长,2012年调任渭南二期抽黄工程管理局任副局长、副书记。2017年融合创新提出了“整洁、规范、素养、安全、节约、满意”的“6S”管理理念,并在全局推行,2018年获渭南市政府创新工作范例,2019年9月在水利部举办全国灌区泵站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培训班进行了案例教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9年8月任东雷抽黄工程管理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后,根据多年的工作和管理经验,广泛调研之后,他提出了建设节水灌区、生态灌区、智慧灌区、人文灌区(简称“四个灌区”)的发展理念,并系统地在工作实践中细化落实。这个新理念受到了上级水利部门的关注和重视,2020年9月,水利部举办全国灌区泵站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培训班及随后八省(自治区)水利厅组织的培训班上,他受邀分享了“四个灌区”的发展理念和实践经验,受到了业内同行的赞赏和借鉴。之后内蒙古、湖北、山西、湖南、河南等多个省(自治区)水利厅等相关单位,组织专业人员专程来东雷抽黄参观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陕西渭北一带十年九旱,“睡半夜、起五更,拿手电、提马灯,大人担、小孩抬,天明连坡上不来。”“宁给一碗饭,不舍半碗水。”是对当地艰难生存条件的真实写照。抽黄工程投入运行后,原来的靠天吃饭变成水旱从人。李焕新出生在农家土炕,成长于土坯木屋,是土生土长的渭南农村人。从小看到父母在田间艰苦劳作的场景,听到乡亲们感激水利工程的话语,而且力所能及地帮助父母干农活,对一粥一饭来之不易、半丝半缕物力维艰体会深切,对“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感悟深刻,久而久之便生出了投身水利事业,让黄河水造福家乡百姓的念头。1993年从陕西省水校毕业后,他选择回家乡,到全省扬程最高、流量最大的东雷抽黄灌区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到灌区后,他矢志科技兴水,让黄河水造福渭北旱塬。他在灌区结婚生子,儿子随他在偏远泵站成长。服务成为追求、灌区成了信仰,渠为路、站为家,润泽旱塬、兴水富民,成为他和东雷抽黄广大干部职工的不懈追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二十九年来,他一直在灌区摸爬滚打,先后在5个基层站工作,从基层干到机关,从技术干到管理,丰富的工作经历锻炼了他独当一面的能力。担任路井管理站站长时,在管理中心主要领导的支持下,通过潜研攻关,外引内联,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把路井站建成了全省自动化建设样板站,该成果荣获了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陕西省水利科技进步一等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二期抽黄灌区后,他克服万难,冒着极大的风险,解决了灌区下寨三级站抗大旱的卡脖子问题,使该站6台大机组全负荷运行,并采取工程措施和管理措施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清理北干渠陈年淤积、优化调度、控制水位等措施,有效降低了渠道淤积,显著提升了运行稳定性,促进了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二黄灌区创造了连续5年有效灌溉面积位列全省第四,斗口引水位居全省第一的骄人成绩,他个人荣获陕西省“秦龙杯”2017年夏灌追赶超越劳动竞赛先进个人称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9年,他担任现职后,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提出了建设节水灌区、生态灌区、智慧灌区、人文灌区(简称“四个灌区”)发展理念,明确了目标内涵,突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抓落实,节水型机关成为渭南标杆,信息化建设走在全省前列,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受水利部认可,典型经验在全国得到推广,内蒙古、甘肃、山东等8省(自治区)邀请他开展专题授课,湖北、湖南、山西等10省相关水利单位先后组织到东雷抽黄灌区参观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至今日,2021年,东雷抽黄灌区灌溉面积和节水成效双创运行42年以来新纪录。2021年10月22日,中国水利网报道,东雷抽黄滋润着渭北4县的百万亩良田,节水1800万立方米,减少群众支出840万元。工程累计灌溉农田3200万亩次,创造经济效益达210亿元。有了黄河水灌溉,渭北旱塬上的年均粮食亩产,由受益前的120公斤增加到现在1250公斤,最高可达1500公斤以上,41.7万农村人口粮食安全得到了有力保障。经济作物产业更是“百花齐放”,灌区大荔冬枣、澄城樱桃、高石甜瓜、合阳红提葡萄、黑池北雷红薯成为国家地理认证商标,每亩露天樱桃年可收入1万元左右,大棚樱桃年可收入7-8万元、冬枣、脆瓜年可收入10万元,大荔县的老百姓,家家户户每年收益高达几十万元,真正鼓起了百姓的钱袋子。过去花钱靠救济,吃粮靠返销,贫瘠枯焦的渭北旱塬带成为陕西重要的粮、棉、果、蔬生产基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二十九年,他和抽黄人传承并发扬东雷抽黄工程建设先辈们“砸锅卖铁”的大无畏精神,践行初心矢志不渝,勇担“农业消防队”职责使命,默默坚守在水利战线上,为渭北旱塬老百姓服务,他们的奋斗历程,孕育出了“黄河情怀 大禹风范”的东雷抽黄精神,也集中体现了新时代水利精神: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进入发展阶段,他们深入贯彻落实“十六字”治水思路,紧紧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立足增加粮食生产、助力乡村振兴,着力建设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示范灌区,奋力谱写新时代兴水富民新篇章,真正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渭南市东雷抽黄工程润泽渭北旱塬四县,惠及子孙后代。近三十年过去了,李焕新仍像“铁码头”一样,几十年如一日的伴着黄河水,倚着龙首站,心如磐石,一如既往地以当一名渭南抽黄人、渭北旱塬的引水人为荣为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