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印度知名门户网站Rediff.com评选该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女演员,丝米塔·帕蒂尔排名第二,仅次于纳尔吉斯。

丝米塔是上世纪70和80年代印度平行电影的领军人物之一,在短短十数年的演艺生涯中出演了80多部电影,扮演的多是正直,自信,聪明,坚强的贫苦女性。

所谓“平行电影”,是指关注政治民生等严肃话题的小制作电影,这些电影侧重艺术性和独立性,排斥印度主流大众电影中的元素,不会时不时来一段歌舞。

丝米塔有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拍电影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反映社会问题,她利用自己的名气和资源,一直积极为女性争取平等的社会地位和权力。

事业如日中天,未来一片光明,如果不是爱上了一个有妇之夫,她的人生也许是一个快乐的结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喜欢微笑的人

喜欢微笑的人

印地语名字丝米塔(Smita)的意思是“喜欢微笑的人”。丝米塔的母亲维迪亚泰为她取了这个名字,因为她生来爱笑。

维迪亚泰怀上丝米塔时,生活正处于困难时期。她与丈夫希瓦吉拉奥·帕蒂尔分居两地,独自照顾年幼的女儿。希瓦吉拉奥是印度某政党的工作人员,收入不高,每月只能寄回家30卢比。为了贴补家用,维迪亚泰准备找一份工作,没料到又有了身孕。

她最终找到了一份护士工作,每天骑车将近10公里去药房上班,因为过度劳累,孩子早产了。

1955年10月,丝米塔在浦那出生。

儿时的丝米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等级制度严明的印度,丝米塔从小就显出与众不同。她性格实在,待人真诚,富有同情心,完全没有等级观念,经常与穷人打成一片,维迪亚泰说她穿得像个流浪汉。

从小喜欢表演的她在上了戏剧学校以后,成为了当地戏剧界活跃的一员。

1969年,希瓦吉拉奥升任马哈拉施特拉邦的内阁部长,维迪亚泰带着孩子们从浦那搬到孟买居住,一家人得以团聚。

丝米塔和父母在一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非典型美女

非典型美女

在以肤色白皙为美的印度,丝米塔不属于典型的美女,她吸引人的,是身上独特的气质。

70年代初的一天,丝米塔陪着一位朋友去全印电视台考试。她与往常一样,穿着帽衫和牛仔裤,挎着花布包,头发随意挽了个髻。一位导演以为她也是来考试的,拿出报纸让她读印地语新闻。机缘巧合之下,她成为了一名电视新闻主播。

有了电视这个媒介,丝米塔的知名度提高得很快,越来越多的电影导演开始注意到她。丝米塔不想演电影,也不认为自己能成为明星,

她的伯乐,著名导演山亚姆·班尼戈尔在接受采访时说,“没有人认为丝米塔能成为电影明星,因为印度人对深色皮肤有偏见,这很可笑,可事实就是这样。不过我有种预感,丝米塔会做得很好。”

1976年,丝米塔在山亚姆执导的电影《挤奶工的二三事》中,扮演了一个带领村民反抗私人牛奶厂剥削的农妇。该片获得了1977年印度国家电影奖最佳故事片奖,丝米塔朴实的表演广受赞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年以后,凭借在山亚姆的另一部电影《角色》中的出色表演,丝米塔获得了印度国家电影奖的最佳女主角奖。

渐渐地,她成了独立女性的代表,是人们眼中的女权活动家。

她的形象和事业在人们得知她与一个已婚男人有染时,都崩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拉吉和纳迪拉

拉吉和纳迪拉

印度男演员拉吉·巴巴尔出生于1952年,他与妻子纳迪拉相识于国家戏剧学校,纳迪拉比他大四岁。在拉吉还在努力开拓自己事业的时候,纳迪拉已经是一位小有名气的戏剧演员了。

纳迪拉是个才女,集编剧,导演和演员于一身。她的母亲是作家,从小耳濡目染,纳迪拉也十分擅长写作。她邀请拉吉参加一出新戏的创作,在工作过程中,两人碰撞出了爱情的火花。

恋爱五个月后,他向她求婚。

1975年,两人举行了婚礼。经济拮据的拉吉没钱购置婚房,与妻子住在岳母名下的一间小公寓里。一年以后,他们的女儿朱希出生。

拉吉说,那段时间是他们最艰难的日子,为了获得事业上的突破,他以6000卢比的价格卖掉了摩托车,把钱交给纳迪拉后,只身离开新德里前往孟买,去宝莱坞找工作。

年轻时的拉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拉吉很快就取得了成功,他的电影很受欢迎,片约滚滚而来。

1979年,纳迪拉把家搬到了孟买。不用再为生计发愁,她觉得终于可以喘口气了,“我曾经为了生存努力工作,长途奔波四处演出,我不想再工作了,况且现在还有孩子要照顾……我也没有24英寸(1尺8)的腰围,一个已婚女演员在哪里能找到好角色?”

纳迪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1年,纳迪拉生下了儿子阿利亚,同年,她创办了一家名为Ekjute(意思是“在一起”)的戏剧公司,继续从事她喜爱的编导工作。

正当纳迪拉觉得苦尽甘来的时候,拉吉狂热地爱上了丝米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秘密结婚

秘密结婚

1981年,拉吉与丝米塔在《Bheegi Palkein》(意思是“湿润的眼眶”)的片场首次相遇。

拉吉说,见到丝米塔那一刻,他觉得人生第一次找到了真爱,“我们的第一次见面以冲突结束——一种甜蜜的冲突,奠定了后来关系的基础。她从一开始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丝米塔对拉吉也是一见钟情,爱火在这对恋人心中燃烧,他们觉得婚姻是对彼此最好的承诺。

拉吉不认为纳迪拉会成为他与丝米塔的阻碍,“纳迪拉足够成熟,能够理解我的感受。”

维迪亚泰可能是唯一一个有机会对这段恋情提出反对意见的人,她不同意女儿与已婚男人交往,但丝米塔心意已决,为了拉吉不惜与母亲反目。

不久,丝米塔和拉吉在一所寺庙秘密结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蒙在鼓里的纳迪拉是从小报上得知丈夫与另一个女人已经秘密结婚了,感到难以置信的她找到拉吉询问,他承认了。纳迪拉如遭晴天霹雳,陷入了抑郁之中。

事实证明,拉吉很了解纳迪拉。震惊过后,纳迪拉决定接受现实,不过她没有选择退出,而是要求维持婚姻关系,只要他仍然是她名义上的丈夫,她就没意见。

拉吉告诉丝米塔,他和纳迪拉的婚姻已经结束了。

看着拉吉搬出去与丝米塔住在一起,纳迪拉十分难过,但还是表态说愿意与另一个女人分享丈夫,“丝米塔与我丈夫很亲近,她需要他的陪伴。即使我丈夫有外遇,只要他会给我想要的东西,就对我没有影响。我很高兴有一个人在我家外面爱他,理解他。如果她让他高兴,那我也很高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拉吉觉得自己有能力一脚踏两船,对两个女人做到一碗水端平,“我爱上了她们两个,所以都娶了。”

印度教徒不能一夫多妻,拉吉的行为实际上已经触犯了法律。拉吉和丝米塔婚后的头几个月,批评如潮水般涌来。法律缺乏执行力,滚滚而来的只有道德上的谴责,没有实质性的制裁。

丝米塔在三角恋漩涡中挣扎,与良心作着斗争,一次私人采访中,她说,“我们都在经历着炼狱般的痛苦,都有幸福和孤独的时刻。她(纳迪拉)一定经历了很多孤独和悲伤,但她有自己的家和孩子,而且永远都是安全的,拉吉将她们照顾得很好,他是一个非常公正的人。她很有天赋和创造力,我相信她一定是一个很好的人。”

那段时间她碰巧在电影《Arth》中扮演一个介入他人婚姻的“第三者”,影片的拍摄让她感觉十分崩溃,‘天哪,我不但每天晚上过着这种该死的生活,白天还得拍摄同样的生活,没有喘息的机会。见鬼!我要疯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角恋的两名女当事人都成为了舆论攻击的对象,女权组织跑到丝米塔家门口举行抗议活动,说她是“家庭破坏者”,纳迪拉也因为对丈夫“疏于管控”而受到批评。

丝米塔说,她不在乎外人的评论,“很多事情都不容易理解……我并不担心社会的敌意。”

短暂的幸福

短暂的幸福

丝米塔的幸福并没有持续多久。

1986年,一直渴望做母亲的她高兴地发现自己怀孕了,同年11月28日,她的儿子普拉提克出生。

产后不到一周,丝米塔开始发高烧,12月13日,她因吐血被送往医院,当晚死于分娩引发的败血症,生命永远定格在31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丝米塔死后不久,拉吉与女演员瑞哈有了一段情。尽管瑞哈从未承认,但拉吉在接受采访时说:“是的,我们因为某些情况走到了一起,这段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帮助了我。我们的恋情虽不激烈,但也绝不是普通朋友关系。”

拉吉说丝米塔的离去使他崩溃,“丝米塔永远离开了我,她的死让我深受创伤,但我不想我的悲伤影响到那些依赖我的人。我在工作中寻求庇护,伤口需要时间才能愈合。”

除了工作和时间,谈恋爱也是拉吉疗伤的方法之一。

拉吉和瑞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门垫”

“门垫”

丝米塔去世后,普拉提克被送去了外祖父母家,拉吉则回到了纳迪拉身边。

那些以为纳迪拉不会再接受拉吉的人对纳迪拉感到大失所望,觉得她太没有骨气,给她起了个外号叫“门垫”(Doormat),意思是逆来顺受的可怜虫,受气包,任人随便踩。

纳迪拉解释说,让拉吉回家是为了孩子,“我张开双臂接受了他。女权主义者和其他人称我为门垫,我不在乎……我想告诉他们,如果你有孩子的话,最好做个垫子,给你的孩子一个父亲。做门垫总好过你只想着自己。”

拉吉和纳迪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纳迪拉带着两个孩子出现在丝米塔的葬礼上时,受到了一些人的嘲笑,她对人们说,“丝米塔有她的梦想和愿望,很遗憾,这些梦想和愿望无法实现。她的去世让每个人心碎。我已经原谅了这一切,对任何人都没有恶意。”

人死为大,一切恩怨都可以放下了。

纳迪拉在丝米塔的葬礼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普拉提克

普拉提克

受这段三角恋情影响最大的,是普拉提克。他带着母亲的照片长大,从来没有得到足够的父爱和陪伴,因为拉吉总是在忙于照顾“其他家庭”。

维迪亚泰说,普拉提克是一个安静的孩子,如果他母亲还活着,他会更顽皮,更健谈,更有表现力。

每逢电视中播放丝米塔的作品,他就会走开,因为一看到母亲的电影,外祖母就开始流泪。

普拉提克长大后也成为了一名演员,他始终无法与父亲和睦相处,后来甚至将巴巴尔这个姓从名字中去掉,让人们只叫他普拉提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维迪亚泰去世后,普拉提克与父亲一家和解,他与同父异母的哥哥姐姐关系融洽,对纳迪拉也很尊敬。

纳迪拉称普拉提克是自己的儿子。

普拉提克也说,“我的妈妈纳迪拉总是帮助我,给我提供非常宝贵的建议,我可以从她那里学到很多东西……她是一个心志坚定的人。”

下图:阿利亚,朱希和普拉提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记

后记

丝米塔嫁给了爱情,纳迪拉嫁给了婚姻。嫁给爱情的人会为了爱情舍弃一切,嫁给婚姻的人会为了维持家庭的完整而忍辱负重。

如果丝米塔还活着,她会是最终退出三角恋的那个人,因为嫁给爱情的人,想要的是专一的感情。

拉吉与纳迪拉还维持着婚姻关系,这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丝米塔,她是介入别人婚姻的第三者。纳迪拉表现得越大度,丝米塔就感觉越内疚。她不愿意一辈子在愧疚中生活,只有退出三角关系,心灵才能重获自由。

为丝米塔写传记的作家迈蒂利·拉奥透露,丝米塔原本准备孩子出生后就离开拉吉,独自抚养孩子,陪他长大。

在孕期的最后三个月,快要做妈妈的丝米塔终于领会了维迪亚泰对她的一片苦心,与母亲和好。

对于未来,丝米塔有很多计划,挑战不同的角色,尝试做导演,带着孩子住进一座面向大海的房子,享受雨水从敞开的窗户飘进来的感觉。

房子买了,也装修了,她却没有来得及住。

命运对她是残酷的,再也没有给她机会选择一个不同的人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是夭之沃沃,希望您喜欢我的文章,欢迎您的关注,评论和点赞。